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2954和2.27億元,同比增長+36.5%和+4.2%作為國內膠粘劑龍頭企業,公司產能穩步擴大,在多個領域的應用突破體量有望充分受益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車膠粘劑的快速增長,以及消費電子和交通運輸領域膠粘劑的國內替代我們維持公司2022—2023年凈利潤預測411/5.39億元,上調2024年凈利潤預測6.97億元,對應2022—2024年EPS預測0.95/1.25/1.62元,當前股價對應2022—2024年9.8/7.4/5.7倍PE最近市場整體估值有所下降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022年18倍PE,目標價下調至17元,維持買入評級2021年營收高增長趨勢不會改變,成本上升將拖累凈利潤表現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54,242和227萬元,同比增長+36.54%,—2.99%和+4.20%季度營收分別為742,660,847,6.9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53,7343,6875,960萬元2021Q4單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有機硅聚合物成本較高,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升拖累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產能持續擴張,看好2022年利潤回升公司3萬噸光伏膠和3000萬平方米太陽能背膜產能擴建完成2021年12月,發行可轉換債券計劃,以籌集資金和擴大生產廣州田慧3.93萬噸膠粘劑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工翼城5.1萬噸鋰電池電極膠項目環評報告正在審核中,項目儲備良好據百川傅穎了解,2022Q1公司核心原料有機硅DMC均價為3.38萬元/噸,環比下跌約5000元/噸預計伴隨著有機硅產能的不斷釋放,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跌2022Q1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9.64億元和8861萬元,同比增長+29.8%和+17.3%,均創單季度新高,毛利率環比增長7.4個百分點至23.15%在需求淡季和疫情影響下,公司仍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逆勢增長,毛利率回升我們認為,在原材料價格下跌,下游需求快速擴張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在2022年實現營收高速增長和毛利率恢復平臺供應商優勢突出,重視R&D強化公司專注于R&D和膠粘材料生產,已成為國內工程膠粘劑行業的龍頭企業,下游應用廣泛,包括光伏新能源,電子電器,交通運輸等具有作為平臺型新材料供應商的潛力,競爭力有望持續提升公司R&D項目的達成率約為80%2021年,R&D重點項目37個,其中14個項目處于量產階段不斷加強5G,消費電子,復合材料,光伏新能源等行業應用產品的技術升級同時,公司已獲得18項發明專利授權,申請并受理32項發明專利,加強R&D投資,促進高端產品進口替代,增強競爭優勢新能源產業鏈蓬勃發展,公司有望持續受益在雙碳戰略下,新能源將保持高景氣,公司相關業務有望長期受益光伏方面,2021年公司光伏硅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8.46%,太陽能電池背膜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7.31%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2022Q1,中國光伏裝機容量為13.21GW,同比增長148%光伏行業需求持續改善,公司光伏相關產品有望快速增長鋰電池方面,公司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穩步推進,實現新產品的引進,導熱結構膠攜手比亞迪,億緯鋰能,銷量穩步增長,公司持續推動造車新勢力的突破和主流車企的進口替代,有望充分受益于電池CTP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導熱硅膠需求的高增長風險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投資建議:公司作為國內膠粘劑龍頭企業,產能穩步擴大,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正在突破體量有望充分受益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用膠粘劑的快速增長,以及消費電子和交通運輸領域用膠粘劑國內替代的推動我們維持公司2022—2023年凈利潤預測4.11元/5.39億元,2024年新增凈利潤預測6.97億元,對應2022—2024年EPS預測0.95元/1.25元/1.62元,當前股價為2022—2024年的9.8/7.4/5.7倍近期市場整體調整,導致估值水平下降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022年18倍PE,目標價下調至17元,維持買入評級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