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兩年多,而且沒有完全結束的跡象。
從2022年開始,從吉林到天津,從深圳,廣州到上海,北京尤其是4月份以來,北京和上海兩大經濟中心的疫情和關閉,引發了人們對今年就業,民生和經濟增長的深切憂慮
穩增長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關鍵詞。
在疫情的沖擊下,4月份中國經濟表現非常低迷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投資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11.1%,比上月回落7.6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
出口同比增長3.9%,低于市場預期的5.3%,也遠不及3月份的14.7%。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比上月回落4.8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其中,最慘的是房地產由于銷售額大幅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也降至—10.1%,新開工面積大幅降至—26.3%
考慮到4月份PPI上漲8.0%,如果剔除資源價格上漲的影響,投資應該處于負增長狀態。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兩年來首次負增長下降最為明顯的汽車制造業,同比降幅超過30%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吉林和上海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城市,汽車制造及相關產業鏈公司受到較大影響
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就業數據不容樂觀4月份,城鎮失業率達到6.1%,已經連續6個月上升從歷史的角度來看,4月失業的嚴重程度僅次于2020年2月
其中,16—24歲青年的調查失業率為18.2%,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差水平由于疫情的持續影響,最近兩年2000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無疑將異常艱難
如果說經濟和就業數據的疲軟還在意料之中的話,作為先行指標的社會融合和信貸增速的低迷就有些讓人意外了。
4月新增社融0.91萬億元,遠低于3月的4.5萬億元和預期的2.03萬億元,創下兩年多來的新低。
4月新增信貸0.65萬億元,低于預期的1.45萬億元,也低于過去三年1.4萬億元的平均值其中居民住房貸款減少605億元,創造歷史最低水平,信貸不景氣成為社會融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央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市場參與者借貸和融資意愿大幅下降,這顯然是對經濟前景悲觀的表現。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同樣面臨嚴峻的疫情沖擊,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明顯高于2020年初,市場悲觀情緒較重。
這背后的原因是,當前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與兩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
國內,是經濟周期的變化。
2020年初,國內經濟的關鍵詞是基欽周期轉折帶來的經濟復蘇跡象屆時,2018年開始的去庫存已經進入尾聲,企業產成品庫存處于歷史底部企業補庫存帶來的經濟增長逐漸明朗
同時,國內中長期貸款,PMI等重要先行經濟指標也在2020年初開始企穩回升這意味著2020年疫情過后,中國經濟可以快速復蘇,重回增長的軌道
在本輪疫情之前,中國經濟經歷了近兩年的增長,庫存周期已經上行到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去庫存帶來的下行壓力已經初步形成從2021年底開始,中國經濟的關鍵詞變成了穩增長
國際上是貨幣政策和供求環境的變化。
2020年初,疫情爆發帶來的嚴控措施極大影響了海外市場的供應鏈但是由于各國普遍的貨幣投放,海外需求還是很大,導致供需錯配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率先改善疫情的中國成功承接了國際市場的供不應求此外,當時國內庫存處于低位,出口和制造業都快速復蘇,從而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
與兩年前不同的是,海外產能基本恢復,但在緊縮的貨幣環境下需求很難持續好轉此外,國內庫存處于高位,這意味著中國的出口和制造業將面臨疲勞
換句話說,即使中國疫情好轉,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也不可忽視,重回中高速增長并不容易。
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信心是金,這是各界的共識,也是中國經濟走出低谷的基石。
自信從何而來。
不是靠口號,而是靠務實的政策尤其是對于政府強勢的中國,政策對于市場信心的恢復更為重要
中央決策層顯然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著深刻的認識穩增長政策從去年年底開始,一季度數據公布后,逐漸進入加速踩油門階段
日前,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當前經濟問題,對房地產,平臺經濟,資本市場,物流,供應鏈,穩增長,穩就業等方面提出了非常積極的政策建議,相當于對當前經濟政策的一次頂層調整。
要穩定經濟市場,新經濟當然很重要低碳經濟背后的風電,光伏,儲能,充電樁,數字經濟背后的芯片,數據中心,云計算等新興產業的市場空間,是一片星辰大海,這無疑是引領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希望和方向
但短期撐腰提振經濟見效最快的兩個行業仍然是房地產和汽車。
這兩個傳統行業不僅市場規模大,而且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強,能夠快速拉動整體經濟復蘇。
事實上,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已經開始實施先是各地不斷放松限購措施,鼓勵正常購房需求,再是中央對房地產的定向貨幣寬松越來越清晰
日前,央行和銀監會宣布下調商業房貸利率首套房貸利率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
日前,LPR宣布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調整為4.45%,下調15個基點這是半年內第三次降息,也是LPR改革以來最大的單次下調幅度本次降息后,五年期利率已降至20多年來的最低值
5年期LPR利率,目標主要是房貸,參考首套房利率下調20個基點的政策,首套房理論最低利率只有4.25%。
目前,至少有20個城市實施了首套房利率政策,覆蓋了像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和眾多的二三線城市以30年貸款100萬買首套房,房貸利率下降后,節省的利息超過15萬元,每月房貸支出減少400元左右
汽車消費促進政策也是今年的熱點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可持續回升的意見》,明確提出穩步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
日前,全國人大放出大招,出臺33項措施穩信貸,降成本,提振需求,其中一項就是階段性降低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從歷史經驗來看,降低購置稅對刺激購車需求的作用非常明顯2009年減少購置稅435億元,最終拉動汽車消費368萬輛2015—2017年減少購置稅1550億元,刺激汽車銷量增加374萬輛
當然,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并不是買房買車需求的引擎,而是助推器如果不能提高經濟人的收入預期,像車庫這樣的消費品需求還是很難提高的
從提高人們的收入預期來看,小微企業的很多行業都是政策傾斜的重點。
比如餐飲,從市場規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行業2021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為46895億元,與汽車市場規模相當可是,我國餐飲店數量已達930萬家,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行業集中度極低小餐飲店大多規模極小,抗風險能力極差他們受到了這場流行病的巨大影響
早在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就發布了《關于促進服務業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優先支持餐飲,旅游等特殊困難行業。
日前,增值稅大規模退稅政策正式實施日前,各級國庫辦理了9000多億元,資金直接到了相關企業賬戶,對短期內沒有收入的小微企業起到了幫助作用
除了常規的貨幣寬松和金融支持,制度創新也尤為重要,比如直接發放消費券,尤其是針對中低收入群體,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此外,在養老保障和行業準入方面,中國也有足夠的制度創新空間
事實上,經過10多年宏觀調控的經驗和教訓,中國政府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單純的貨幣投放和刺激投資的老路是無法持續的,只有政策決心和制度創新才能成為經濟脫困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但是很多重要的制度創新其實都是在困境中逼出來的,困難時期是改革的重要契機。
歷史證明,中國政府,企業界和億萬人民具有強大的糾錯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的源泉。
放棄
——END——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