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繼續創新高,但續航、充電和安全問題仍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其消費信心。近日,數據機構J.D. Power與懂車帝聯合發布冬季新能源汽車用戶調研報告顯示,無論是新能源車主還是潛在購買者,都對冬季續航表示了極大擔憂。
實際行駛里程低于官方數據是造成續航焦慮的主要原因。本次調研共收集有效樣本4330份,近半車主從未開到過官方續航里程,尤其在冬季,續航受溫度影響極大。
報告指出,當氣溫低于10℃時,新能源車的續航和電池問題開始集中出現,車輛啟動動力不足、剩余里程突然下降、充電變慢等最為常見。此外,空調是冬季續航的主要“殺手”,多數人認為低溫情況下暖風無法持續保持理想溫度。
調研中用戶普遍表示,冷車啟動行駛的前5到10公里、電量低于50%后續航下降明顯加快。在電量驟減的情況下,必須提前充電才能避免焦慮。而在充電時,-9℃~10℃是影響充電速度最常見的場景,即便有快充,41%的車主也認為“并不快”。
與此同時,剎車制動能力同樣是用戶冬季比較關心的問題。部分新能源車主對單踏板模式容易誤操作表示了擔憂:“單踏板模式下駕駛者不熟悉制動方式,易把動能回收當做剎車使用,緊急情況下造成誤操作。”
J.D. Power中國區汽車數字化用戶體驗總監裴林表示,不論是新能源車主還是潛在購車人群,對于新能源車的首要顧慮仍集中在續航和充電上,尤其電池不抗凍導致的續航縮水需引起行業警惕。未來幾年,電池方面的技術進步與迭代仍將是汽車行業的重點突破方向,特別是增強冬季常見溫度(-10℃到10℃)場景下的車輛續航能力。各大車企需以消費者的實際體驗為基點,提升不同場景下新能源車的“適應性”,進而推動整個行業更好地發展。
目前,我國新能源車普遍采用NEDC工況續航標準,因未考慮駕駛習慣、車載電器使用、動能回收等實際情況,續航縮水較為普遍。不少受訪者也建議,應該有更多元客觀的實際續航測試,為用戶提供不同場景下的使用參考,增加對各品牌新能源車的真實了解。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