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年即將收官,各大機構的年終獎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
今日,“有量化私募發了5000萬元的年終獎”的消息在金融圈刷屏,讓人羨慕不已。
對此,券商中國記者采訪了多家量化頭部私募,他們表示有人能拿到5000萬元不奇怪。假設,私募有500億規模,一年給客戶20%收益率,按2+20%的收費結構,能收到30億利潤。一個公司若100人,人均創收3000萬,其中核心員工拿到5000萬就不奇怪了。
不過,南方一家百億私募告訴記者,“能拿到這個錢的,應該都是合伙人級別,或者核心PM”。多家頭部量化也表示,目前還沒發年終獎,甚至還沒開始計算。
年終獎5000萬?頭部機構:不奇怪
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同事的同班同學做量化,今年獎金超過5000萬元……今年做量化的二級私募確實厲害了,業績大爆表,震蕩市中,模型的確優于人腦。”“當你還在一級市場為‘年薪百萬’而努力的時候,二級從業者趕上一個大年,就可以直接退休了。”
又是“別人家”的年終獎讓人酸了。有網友表示,“多好啊,快去啊,簡直就是優秀年輕人的夢想。”
對此,券商中國記者采訪了多家量化頭部私募,他們表示有人能拿到5000萬元不奇怪。
“假設,私募有500億規模,一年給客戶20%收益率,按2+20%的收費結構,能收到30億利潤。一個公司若100人,人均創收3000萬,其中核心員工拿到5000萬就不奇怪了。”有頭部量化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該頭部量化也表示,他們家年終獎還沒發,還沒開始計算年終獎。
南方一家百億私募告訴記者,“能拿到這個錢的,應該都是合伙人級別,或者核心PM”。
核心PM某種意義上也與合伙人類似,主要是投資組合經理,類似團隊負責人,基金經理等,比如鳴石屬于PM制,有10個PM。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使是今年量化的大年,人均創收超過3000萬元,但普通投研類的員工年終獎也不會超過1000萬,但幾百萬應該問題不大。
不過,私募還是看行情吃飯,只有做出業績,年底才能收獲豐厚的年終獎。同時,有行業人士表示,量化私募雖然賺錢,但是交易費用、支付的稅費其實占了一大部分,若業績做不到5%以上,一年可能就白辛苦了。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表示,量化策略因為風險可控、收益穩健等特點,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獲得了投資者和銷售機構的廣泛認可,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開發量化策略。
“而量化策略的競爭往往是人才和硬件的競爭,國內量化策略起步比較晚,因此量化方面的人才儲備不足,在量化人才需求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造成了量化人才難求的局面,優秀的量化人才自然遭到了眾多機構的瘋搶,身價自然就水漲船高。”胡泊說。
26家百億量化平均業績超20%,鳴石將發近億元獎金
受益于結構化的行情,尤其是中證500大幅跑贏滬深300,今年量化私募的業績十分亮眼,尤其對比主觀多頭私募。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的數據,百億私募共有101家,其中百億量化私募有26家,數量占比25.74%。百億量化今年以來平均收益高達21%,并且全部百億量化私募年內均實現正收益。
自9月下旬以來,量化私募遭遇持續回撤,11月超額收益回歸,26家百億量化私募11月平均收益1.72%,單月最高收益接近5%。
其中,鳴石、聚寬、金戈量銳等百億量化私募不僅今年前11個月的業績居前領跑,11月份也有不錯的表現。百億量化私募的第一名依舊是鳴石投資,年內收益超過40%,再度蟬聯量化私募冠軍。
據悉,鳴石投資將發近億元獎金。鳴石投資與核心投研人員簽訂了為期3年的鎖定合同,并于近期發放了特別激勵。據了解,這份激勵獎金的總金額近億元。不過這個獎金是發給策略人員的,尤其是核心策略人員,前提是要簽3年鎖定合同,獎金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三年發。
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化大年的背景下,有行業人士估計,部分頭部量化私募的凈利潤或超過10億元,甚至達到20億元以上。
以A股上市公司為例,2020年度,4656家A股上市公司中僅279家公司的凈利潤超過20億元,525家上市公司凈利潤超過10億元,可見量化私募的賺錢能力。
而相比之下,一家量化私募的員工總數僅幾十人,最多一百人,所以有核心員工發5000萬的年終獎亦不奇怪了。
責編:戰術恒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