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機構“八仙過?!奔娂娂哟a財富管理業務之際,近期,在銀行拓寬財富管理業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智能投顧”功能卻被悉數按下了暫停鍵。
中新經緯通過體驗銀行APP發現,包括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暫停智能投顧相關產品的申購。這意味著,不少銀行昔日看重的“智能投顧”功能或將迎來更新,究其原因或與銀行業整體投顧業務邁向規范化有關。
實測:多家銀行暫停申購
市場上有多家銀行均具有智能投顧功能,并上線了智能投顧相關產品,以多元化的服務與產品類型應對“大財富時代”,比如工行的智能投顧品牌“AI投”,招商銀行的智能投顧產品“摩羯智投”,以及平安銀行的“平安智投”。
以工商銀行AI智投為例,據該行APP介紹,AI智投基于海量數據,智能選取基金產品,構建基金產品組合,分散投資風險,為客戶獲得相應收益。AI策略則是在工商銀行渠道向客戶提供的基金公司策略組合服務。
不過中新經緯于近期注意到,多家發布了暫停申購的有關公告,上述功能與產品已不再正常運行。
工商銀行方面,據該行APP,工商銀行正在對AI投產品進行規范改造,自2021年12月4日起暫停AI指數、AI智投和AI策略產品的申購交易。工商銀行宣稱,盡管存量客戶贖回和調倉交易不受影響,但后續存在不能持續提供服務的風險。
招商銀行方面,據該行移動客戶端顯示,為了配合監管要求,銀行將暫停摩羯智投購買功能,原持倉客戶的贖回和調倉交易不受影響,后續存在不能持續提供服務的風險。
平安銀行方面,中新經緯在該行手機APP輸入“平安智投”的關鍵詞后,并未查到相關產品的入口,僅能夠跳轉至智能客服頁面,而在該頁面上,可以看到“平安智投”的介紹,在點擊立刻體驗后,相關頁面卻無法完全顯示。針對這一問題,中新經緯以客戶身份致電平安銀行客服,銀行工作人員反饋稱:“目前按照相關規定,智投因涉及到升級改版的問題,部分功能已經被暫停。以前的老客戶可以進行贖回等基本服務,但不允許新客戶參與?!?/p>
據悉,智能投顧是指通過使用特定算法模式管理帳戶,結合投資者風險偏好、財產狀況與理財目標,為用戶提供自動化的資產配置建議。相比傳統投顧,智能投顧借助科技的手段,具有低投資門檻、高度線上化、普惠性、精準識別客戶需求、服務內容差異化、服務質量標準化等特點。
對于智能投顧產品暫停申購,平安銀行客服對中新經緯解釋稱,“對于這類產品,行業監管有了新的要求,銀行就要按照新的要求對之前一些產品進行升級整改,所以有些產品可能就涉及到下架就會暫停,有些功能可能就不再進行開放。這是技術部門接到的通知,所以目前我們行的一些代銷產品也涉及到改版?!?/p>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等銀行也曾推出過智能投顧產品,而部分銀行同樣暫停了智能投顧的申購功能。興業銀行的“興業智投”目前只能查詢持倉,無法找到申購入口。浦發銀行的“極客智投”自2021年7月27日起,浦發銀行僅保留持倉查詢、贖回等功能,將不再提供各類建議或提醒服務。還有廣發銀行的“廣發智投”也發布了基金組合暫停購買的提醒。
不過,也并非所有銀行均暫停了智能投顧功能。中新經緯在中國銀行APP上看到,“中銀慧投”產品依然可以申購,頁面顯示“中銀慧投”共有12號投資組合,產品1000元起投,中新經緯嘗試投了1000元,仍然可以買入。
原因幾何?
對于銀行此次暫停智能投顧申購的原因,多家銀行在公告中都提及,本次調整主要原因是應監管要求,而廣發銀行特別提到“監管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要求”。
據中新經緯了解,智能投顧突然被喊?;蚺c2019年以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工作的開展有一定關系。
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機構部發布了《關于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啟了基金銷售從以銷量為導向的“賣方時代”,向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的“買方時代”的轉型。
截至發稿,共計59家機構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其中,包括29家券商、24家公募基金公司、3家銀行以及3家第三方銷售機構。與券商、基金公司不同,銀行盡管作為最重要的金融機構,只有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三家獲得了投顧業務試點資格。
可以看到,此次銀行被喊停智能投顧業務發生于基金投顧業務轉型階段,而被喊停業務的銀行也不止于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三家。一場圍繞基金投顧業務的生態重塑或將開啟。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告訴中新經緯,實際上,基金投顧試點才剛開展兩年,而很多銀行智能投顧業務開展的時間要遠遠早于基金投顧業務的開展。“早期由于智能投顧業務還是一種比較創新型的業務,在沒有牌照的情況下開展的一種業務,并沒有相應的金融牌照去規范它?!?/p>
“2017至2018年,公募基金投顧牌照還沒有正式發布前,銀行、券商、基金公司還有第三方銷售公司也在推投顧服務,那時主打是機器人服務,也就是智能投顧。背后其實也是投資基金組合,比如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后來,監管陸續發布了基金投顧牌照,出臺相關政策和操作指引,智能投顧的說法就變少了。其實都是基金投顧服務,只不過里面加了一個智能元素?!币晃活^部基金公司人士告訴中新經緯。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今年11月初,多地證監部門下發《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基金投顧業務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與客戶單獨簽訂合同;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服務單獨收取費用;并且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锻ㄖ愤€要求各家機構在年前完成整改。
黃大智分析稱,近期一些監管部門集中發布了關于基金投顧業務的相關管理規范,導致不少機構開始對基金投顧業務進行管理規范,比如原來的所謂大V組合等非持牌機構所開展的基金投顧業務都受到整改,目前為了滿足監管規定,在取得基金投顧業務牌照之前,很多基金投顧業務都下架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分析稱,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牌照,包括銀行的投顧牌照和個人的投顧資格,當前智能投顧的外部治理環境還沒有完善。
盤和林進一步指出,智能決策系統是高級智能,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還是屬于弱智能,而智能投顧需要強智能,技術發展程度對智能投顧行業來說并不匹配,更多的智能投顧并非根據市場情況來調整策略,而是預先設置被動投資策略,實現自動化交易,而當市場發生意外情況,智能投顧往往應對不及時。
未來開展智能投顧業務需持牌
提到銀行智能投顧的體驗,投資者趙女士對中新經緯談到,今年年初,她在某銀行APP上看到了智能投顧相關產品介紹,“我看著覺得挺好,1月時行情也不錯,就投了5萬進去。后來一度忘了這回事,最近打開才發現,這個產品目前的年化收益率竟然是-4.45%?!?/p>
趙女士進一步表示,近一年來,該銀行的手機APP并未向其推送任何通知,也沒有提供其他投顧服務,甚至最近她才發現3月時她的浮虧一度高達近萬元。
事實上,近年來,券商、公募基金、銀行和第三方機構等均在發力基金投顧領域。與其他機構相比,銀行既有優勢,也存在劣勢。
財信證券在研報中曾指出,基金公司、券商是目前基金投顧試點的主流機構。或因業務及人員的多頭監管、基金投顧方案與銀行理財在部分領域的產品交叉、基金投顧方案的投資風險以及證監會、銀保監會的監管場景考慮,目前監管層對銀行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資格試點持相對謹慎態度,兩批試點機構中僅首批試點有三家銀行,且展業進度一般。
上述頭部基金公司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基金投顧本身考驗的是“投”和“顧”兩方面能力,也就是對基金投資、組合構建調整的能力,還有對投資者理財需求的滿足和財富管理過程的陪伴,和銀行相比,基金公司在專業投資能力上更具優勢。“現在也有很多投顧業務是基金公司和銀行合作來進行,就是在銀行上線基金公司的投顧組合,這也是雙方優勢的互補?!?/p>
黃大智同樣認為,銀行和券商相比,一是投研團隊和專業性有一定差距;二是銀行的理財人群偏向保本型產品,基金的很多產品偏向權益類更多,波動更大,對于銀行的客戶群體來說,可能對于凈值波動或虧損的承受能力較差。
在盤和林看來,銀行智能投顧的劣勢在于信息數據要素流通不暢,“一方面,當前數據信息安全觀念提升,立法愈發嚴格,銀行在數據信息使用上的能力減弱,而智能投顧依賴于銀行對用戶個體信息、數據的精準定位,精準定位用戶需求,也精準定位用戶風險承受能力,給予精準的投顧服務。另一方面,銀行對市場有隨機性,波動性認知不足,往往忽略了潛在的、特殊的、隨機的風險,而當風險爆發的時候,對于風險跟進不足,算法調整不夠及時?!?/p>
黃大智指出,從優勢來看,銀行的客戶基數大,從產品的保有量上看,基金代銷中,銀行的保有量規模最大,因此也有開展基金投顧業務的客戶基礎和產品基礎。另外,投顧業務屬于買方投顧,以客戶為中心,投顧中的“顧”是顧問服務,其他機構很難有專門的客戶經理做“顧”的服務,但銀行依托線下網點,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維護,以便做到更好的顧問式服務。
盤和林則表示,銀行的智能投顧現階段的優勢在風險匹配和投資策略設置。“智能投顧并非是讓投資人穩賺不賠,而是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和收入水平,提供給投資人相應的投顧服務,不能過度放大用戶投資風險,從這些層面來看,實際上智能投顧現階段對銀行的信托、理財業務,是有優化的,銀行也可以利用智能投顧和用戶加深關系紐帶。”
至于未來銀行是否還會繼續開展智能投顧業務,黃大智認為,目前有專門的基金投顧牌照,未來非持牌機構繼續開展該業務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希望繼續開展此類業務,應該還是去申請基金投顧牌照?!爸悄芡额櫴窃诨ヂ摼W金融大背景下,衍生出來的新業務,本質上是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現在有了基金投顧牌照,未來大概率智能投顧業務會放在基金投顧業務框架下進行?!?/p>
“未來銀行智能投顧將在探索中前行,現階段不成熟,將出現短期退潮?!北P和林稱,銀行在開展智能投顧的過程中,需要牢牢掌握算法,并需要向用戶描述智能投顧的算法特征,同時,在權責上面要做更細化的條款。另一方面,要著手形成信息數據管理機制,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和智能投顧等創新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