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卷招聘現場:83%的崗位要求博士,200多名碩博排隊求職
12月7日,陳輝特意從澳門趕來東莞。
他是江西人,也是明年即將從澳門大學畢業的博士生。提前一天趕來,是為了準時參加一場重要活動——東莞在12月8日舉辦的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
這是東莞連續第7年舉辦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洽談會上,像陳輝一樣的博士不少。時代周報記者在現場發現,即便是站在學歷金字塔的尖端,博士們依然要早起趕去排隊——用人單位提供的543個崗位,要求博士學歷的占83%,光是從全國投遞的簡歷超過500份。
“這里離廣州、深圳很近,發展潛力挺大的。”陳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說,他這次就是沖著東莞高校來的,希望能夠順利留下。
東莞的發展潛力確實不小。
在2021年東莞人才活動周開幕式上,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亞非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4.62億元,預計今年將成為全國第15個擁有萬億GDP、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
新的起點,也有新的挑戰。
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和發展動力發生深刻變革,高質量發展對產業的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東莞更注重產業的前沿發展、高端發展、融合發展、提質發展和綠色發展。為此,東莞需要不斷吸納人才,為此提供智力支撐。
“對人才的渴望,是東莞危機感的體現。”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在經濟總量達到萬億后,東莞仍需要更高質量發展。
最卷招聘在東莞
在東莞,博士求職是要排隊的。
12月8日,時代周報記者在洽談會現場看到,博士手持簡歷,排著隊等待面試。攤位前的椅子幾乎都沒有空閑過,一個人剛面完試起身,后面人就接上。
今年洽談會在以往基礎上聚焦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平臺、重點高校和重點企業的用人需求,如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東莞理工學院、大灣區大學、東莞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
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王惠和陳輝排在同一條隊伍里。“主要是看中了東莞距離廣州、深圳很近,但生活成本低的優勢。”除了奔向高校,她還想看看有沒有機會去東莞的研究院。
“東莞以前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對半導體、生物、材料這些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力度大。”城市的這番轉變,讓來自山西的博士劉琳愿意進莞來,“我是研究材料的,東莞的產業發展方向更適合我”。
事實上,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愿意來到東莞。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東莞人才總量達258.4萬人,高層次人才18.3萬人;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7%和7.31%。
這是東莞用真金白銀,大手筆招攬人才的成果。
時代周報記者在洽談會現場留意到,無論是研究院、高校,還是企業,對博士學歷要求的工作崗位,開出年薪在30—40萬元不等,個別崗位年薪最高達到100萬元。“東莞這邊給的薪資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劉琳直言,來東莞之前對比過許多城市,東莞薪資的吸引力確實不低。
東莞連續第7年舉辦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 時代周報記者 劉文杰/攝
用人單位舍得花錢,東莞亦如此。
根據東莞最新出臺的特色人才政策,對人才放開了年齡、戶籍、國籍、來莞時間的限制,補助力度也顯著加大,如購房補貼從原來最高25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提高健康體檢服務費用,從原來每人每年最高2500元提高至10000元;各類引進人才對應的獎勵分別提高5—10萬元。
據了解,前來參加現場洽談的碩博超200人,包括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20多家高等院校。現場達成國內博士人才求職意向約401人次,研發人才273人次,占比68%,科技和博士后項目60個。
人才隊伍“頂天立地”
最卷招聘會出現在東莞,并不稀奇——這畢竟是一座新晉的萬億城市。
東莞5年前定下的目標,終于要實現了。如今,東莞躋身萬億俱樂部,是對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多方面認可。
萬億城市的背面,是新的挑戰。縱觀廣東省內三座GDP萬億城市,以“創新”為名提出建設目標——廣州提出打造科技創新軸,建設樞紐之城和創新之城;深圳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創業創新高地;佛山則是要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東莞壓力不小。近年,東莞不斷推進制造向智造轉型,布局高端新型電子信息、云計算與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技術領域。2021年東莞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東莞制造的產業能級需要加力提升,工業生產以中間產品為主、附加值相對較低,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新動能亟須加快培育。
“萬億GDP是總量概念,和經濟效益好不好是兩回事,跟經濟發展質量也沒有太大關系。”林江分析,東莞想要高質量發展,依然面臨擴大內需的挑戰。他認為,東莞許多企業依然處于產業鏈中下游,容易受上游制約。
林江認為,高層次人才是關鍵。“從研發、設計,再到為研發設計提供金融服務、法律咨詢等,都需要高層次人才支撐。東莞需要集聚一批既了解市場、技術,也能實現國內市場、技術對接的人才。”
“今天的東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肖亞非在人才活動周開幕上發出了引才的吶喊。東莞清楚知道,持續引進高層次研發人才,將為東莞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發展提供人才要素支撐。
作為廣東第三個人才超千萬的城市,東莞有明顯人口優勢,但要將其轉化為人才優勢,還需要東莞助力。
目前,東莞出臺全國首個地級市的研發人才專項政策,提出要“頂天立地”建人才隊伍。既要國際流的科學家,也要深耕企業的工程師;既要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也要扎根東莞多年的技能人才。
從2022年開始,東莞計劃用三年時間,引進10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前沿技術團隊;選拔200名博士研究生專業人才進入學校、醫院、科研單位以及重點民營企業等;引進和培養1000名重點行業領域的領軍人才;引進培養3萬名碩士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創新創業人才、50萬名大學本科生人才進入社會各領域;推動10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素質。
“未來,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會是意外。”當中國散裂中子源在東莞建成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曾作出這樣的預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