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前夕,以匠為心 科技向光而行BAICtimes;TECH北汽科技沙龍在北京舉行。發言伊始,北汽研究總院院長王磊用調侃的語氣解釋活動的初衷有媒體老師聊天時跟我說,你不講技術細節,可能覺著這些都是行業的常識,大家也都在做這些事,沒什么可宣揚的,但是在別人看來,沒有聲音,可能代表著你不自信,不敢說,或者說你根本就沒有。現在流行一個詞兒叫lsquo;聽勸rsquo;,那么今天lsquo;聽勸rsquo;的北汽,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一些進展。
申請專利數量約3.5萬件,三電、氫能等核心技術6次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掌握企業技術標準4000余份,累計參編國家、行業標準300余項hellip;hellip;這些技術積累都是秉持造車長期主義的北汽安身立命的基礎。
不過這些數字還是過于冰冷和抽象,如何轉化成可以感知的真實體驗傳遞給消費者才是關鍵。相比友商發布新車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手機支架都能形成話題在熱搜上霸榜好幾天,北汽這么多的技術創新,就像是大餃子被堵在小茶壺里,沒能倒出來,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這樣比喻。劉宇介紹,面對越來越卷的行業競爭環境,北汽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絲毫不敢放松。2024年,北汽研發投入達132.1億元,研發團隊超8000人,到2030年累計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與此同時,北汽集團的研發理念也將從產品思維向商品思維轉型mdash;mdash;從用戶需求出發,幫用戶解決問題,為用戶創造價值。我經常感慨,以前我們研發人員都是方腦袋,方的好處就在于,注重品質能夠給我們打好底;但同時我們還需要圓潤一點,圓潤一點就是我們要把消費者需求,比我們的友商更快速的洞察。劉宇表示。
談到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劉宇認為,電動車并不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唯一趨勢,至少從目前看不是。電動車只是多種動力形式的一種主要形式,但是電動車這個平臺,打開了一個魔盒,大量原先認為不可能、不好玩、不好用的技術,用電動車平臺孵化,就像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釋放出大量的黑科技,不斷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重新解讀,對功能定義進行重新的開發,所以汽車市場越來越好玩。劉宇介紹。
如何在越來越好玩的汽車市場里脫穎而出?北汽的策略之一就是打造更智慧的汽車產品,讓出行生活省心舒適、自在樂趣。北汽研究總院院長王磊表示,北汽目前是行業首批實現AI大模型上車的車企,包括極狐考拉、阿爾法T5等產品已經具備自我認知、主動學習和無限次對話等能力。
不久前,北汽還成為國內首批獲得L3級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的企業。而沙龍現場,北汽BJ60車型進行的原地掉頭演示,則充分展現了北汽在智能底盤方面核心技術優勢。除了智能化,如何讓車輛吃得更少、跑得更遠更快?mdash;mdash;更節能也是北汽用科技不斷延展的新能源汽車屬性特質。王磊以行業里討論度很高的電機高轉速舉例,北汽擁有國內最齊全的電機型譜,能夠開發行業最高轉速的電機,但并不一味卷轉速。我們第五代電機中的單電機總成轉速維持在22000轉/分,同時功率密度提升,實現整車百公里加速7秒、能耗降低10%以上,讓消費者實實在在感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王磊介紹。
安全是造車的底線。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也許永遠不會被看到,但真的很重要。北汽研究總院院長王磊如此解讀更安全的北汽產品理念。王磊介紹,目前北汽產品均采用高于行業的碰撞安全標準打造,新能源鋼鋁混合專用車身在碰撞中吸能效率可提升35%,全新BJ40整體籠式車身+內嵌式防滾架技術全球唯一,極狐超60000牛米的車身扭轉剛度堪稱公路坦克,極光電池保持著交付至今零自燃的紀錄。此外,北汽還率先在行業里提出健康座艙的開發理念,也是行業唯一在車內呼吸健康方面榮獲過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的企業。
2024北京國際車展即將拉開帷幕,北汽集團將攜北汽極狐、北京汽車兩大自主乘用車品牌主場出戰,帶來BJ30電驅版、全新BJ40、BJ60電驅版、阿爾法S5等明星車型在內的19款代表科技北汽的全新產品。與此同時,北汽還將特設科技展臺,呈現科技沙龍提及的部分核心科技,包括北極星全數字化高端電動平臺、魔核電驅超級平臺、AI大模型具身智能體、高算力智能座艙等等。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劉宇表示,車展期間,歡迎消費者到北汽的展位參觀體驗,就像我們今天這個溝通會的主題,其實講的是品質平權,我們希望很多大家覺得遙遙不可及的事情,讓普通消費者都可以得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