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8億,預計2035年左右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隨著年齡增加,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多病共存的情況也較為常見,罹患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風險也隨之顯著增加。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
公開資料顯示,約99.5% 50歲及以上的成人體內潛伏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大約1/3 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當前,我國50歲以上人群每年新發帶狀皰疹約156萬例,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也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接種疫苗成了對中老年人疾病預防與控制帶狀皰疹的重要措施。
“到目前為止,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鎮痛、糖皮質激素等,但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療效有限 ,所以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帶狀皰疹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德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當前國內可供接種的帶狀皰疹疫苗分為減毒疫苗與重組疫苗兩類。
然而,目前部分中老年人群仍缺乏對帶狀皰疹的疾病認知與預防意識,存在“疫苗猶豫”等問題。
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帶狀皰疹的早期征兆包括皮疹出現前部位的灼燒痛、刺痛或瘙癢,通常在面部或身體的一側,疼痛可為輕到重度。患者會出現皮疹,表現為水皰,之后會結痂并消退。皮疹通常位于身體的左側或右側,呈單一帶狀分布,少數情況下皮疹會全身播散。一些患者可能有發熱、頭痛、寒戰、胃部不適。
疼痛是更常見的、更主要的癥狀。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其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持續性刺痛、燒灼感,甚至輕微接觸皮膚就會引起劇烈的疼痛。
疾病所帶來的“疼痛”會對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嚴重的影響,會導致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嚴重的甚至有自殺傾向。部分慢病患者得帶狀皰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強。
公開數據顯示,30%~50%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疼痛時間超過1年,部分可達10年。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治療方法,目前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療效都較為有限。因此,化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將疾病管理關口前移,無疑是遠離“切膚之痛”的關鍵手段。
近日,一項針對初次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受試者所進行的約11年的隨訪研究——ZOSTER-049取得積極結果。研究結論指出,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在50歲及以上成人中的保護效力超過10年。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后11年,在50歲及以上成人中的保護效力接近90%。
預防接種是最經濟有效的疾病預防手段之一,但有相當一部分中老年群體不知道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可通過疫苗預防,缺乏對疾病本身及對應預防手段的了解。
更為關鍵的是,相當一部分中老年群體存在疫苗認知誤區。
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門診中常見有中老年人擔心患有慢性病不愿進行疫苗接種。
“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也會加大慢性病管理的難度。這部分人群更需要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疾病的發生。”陳德雄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免疫功能低下和伴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也更容易發生帶狀皰疹。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慢阻肺患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帶狀皰疹疾病的風險增加。例如,患帶狀皰疹會影響慢性病控制,糖尿病患者得帶狀皰疹后,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
因此,在日常診療中,對老年人的科普教育也就成了促進老年朋友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
陳德雄表示,他們會在門診期間向老年人科普強健身體、強化免疫的知識,包括日常生活方式與主動預防意識等,樹立“早認識、早預防、早健康”的疾病預防觀念,科學認識疾病,提升預防接種意識。
接種疫苗固然重要,疫苗的選擇也十分重要。中老年群體在接種疫苗前應牢記三個關鍵詞:年齡、保護效力、誰不能打,具體可向專業醫生咨詢進行選擇。
陳德雄建議,中老年群體在接種疫苗前咨詢專業醫生,主動訴說個人健康狀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需要注意接種禁忌證,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對于重組蛋白疫苗,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受損不是接種禁忌。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