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一、公司介紹與行業發展趨勢
重慶百貨成立于1950年,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零售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百貨、超市、電器和汽貿等業務,擁有“重慶百貨”、“新世紀百貨”、“商社電器”和“商社汽貿”等著名商業品牌。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經營網點按業態口徑計算有294個,其中:百貨業態52個,超市業態169個,電器業態42個,汽貿業態31個,已成為重慶市內網點規模、經營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綜合商業企業。近幾年公司網點逐步對外拓展,擁有阜外門店20家,公司網點規模不斷擴大,市場輻射能力逐步增強。
2020年,公司引入物美、步步高作為戰略投資者,增資完成后,重慶國資委、物美、步步高持股比例分別為45%、45%、10%,公司控制人由原先國資委控股轉向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公司本次混改后,在管理層層面引入物美、步步高、多點科技、馬上消費金融高管,有助于公司在供應鏈議價,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形成協同。
2022年7月,公司發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擬對高管、核心骨干等53人授予471萬限制性股票,業績考核期限是2022-2024年,股權激勵的落地有助于激發公司管理層及核心員工積極性。2022年12月,公司公告稱擬吸收合并集團公司重慶商社實現整體上市,合并后公司組織架構將進一步精簡,有望提高公司運營效率。
1.百貨行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近幾年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比例下降,品質消費需求逐步上升,百貨作為品質消費主渠道,有望在2023年迎來復蘇。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2023年1-2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3%,扭轉了2022年8月以來連續五個月下降的趨勢,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高于上年12月27.5個百分點。
重慶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66元,較上年增長5.5%。同時,重慶市居民消費能力較強,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371元,比上年增長3.1%,全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9%,比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比例的下降,將有利于市內百貨、電器零售等品質消費的增長。
重慶百貨將門店劃分為地標性、區域性、主題性百貨等不同類型,進行差異化發展,商品方面,搭建戰略品牌、高檔化妝品類、非購物類三大平臺,2022年上半年戰略品牌銷售30.63億元,占比49.24%,占比提升1.23個百分點。自營品牌銷售17.82億元,占比28.65%,占比提升1.31個百分點。通過源頭合作、品牌共建、包銷定制,上半年包銷定制1,340萬元。
存量市場時代,龐大且活躍的會員數量是百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重慶百貨擁有的會員數量居國內百貨公司前列,會員具有消費頻次高、消費單價高等特點,有望為重慶百貨帶來穩健的業績增長,同時賦能公司其他業態發展。
2.超市行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超市是我國傳統且重要的零售渠道,近幾年,受社區團購、生鮮電商等平臺影響,超市行業增速略低于零售行業整體增速。但是線下超市在生鮮、食品飲料以及體驗感、即買即得等方面較線上購物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同時超市長期以來在供應鏈管理、物流建設及運營等方面形成短期難以超越的競爭力。
隨著線上平臺資本補貼的減少,線上平臺商品難以再次出現大規模低價引流現象,同時線下超市近幾年紛紛開展到店、到家等線上業務,線下超市作為食品飲料、日用品消費主渠道,有望逐步復蘇。
根據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9.08億元,同比增長3.4%。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日用品類零售額分別是133.61、14.40、18.76、34.8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2.0%、10.1%、-1.7%、8.6%。
重慶百貨旗下超市業態,近幾年優化生鮮供應鏈,2022年上半年生鮮基地直采銷售2.64億元,增長9.5%。雜百直供商品銷售12億元,增長3.6%。自有品牌方面,生鮮自營商品銷售增長16.6%,雜百自營增長271%。
同時,公司旗下超市業態通過促銷派券、專享拼團、線上新人券等多渠道拉新。建立私域群,加強維護,提高私域會員留存,提升會員月活度。截至6月末,超市會員總數1288萬,會員銷售占比56%,會員交易用戶數增長14.1%。超市線上銷售同比增長6.8%,線上占比10.8%,同比增長0.3個百分點。
重慶百貨旗下超市業態在重慶市內具有較強的品牌優勢,龐大且活躍的會員同樣有望為公司帶來穩健業績增長,受益于重慶居民消費復蘇,超市作為必需品消費主渠道,該板塊營收有望持續增長。
3.電器零售行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根據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2022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總額8,352億元,同比下降5.2%,線上渠道和下沉市場家電零售額增長明顯,穩住了家電市場總盤。其中,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4.24%,線上對家電零售貢獻率提升至58.2%;下沉市場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2.7%,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升至34.1%。同時,政策端發放消費券、以舊換新、推動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等政策,同樣有效推動家電市場發展。
2023年1-2月,重慶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40.79億元,較上年增長7.9%,重慶市內家電消費有所恢復。
2022年上半年,重慶百貨旗下電器零售業態深化核心戰略品牌合作,戰略品牌銷售7.09億元,增長7.8%;包銷定制銷售1.85億元,增長10.0%。通過提升前端采銷經營能力,舒適家居產品銷售1.1億元,增長50.4%;全屋項目銷售2,891萬元。同時,公司積極探索品牌專賣店,多樣化渠道發展,新建3C品牌授權店3家。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電器會員總數118.1萬,會員銷售占比95.8%,增長3.6個百分點。電器線上銷售同比增長158%,線上占比25.0%,同比增加14.6個百分點。
重慶百貨旗下電器銷售網點數量41個,覆蓋了重慶主城及周邊大部分區縣,預計未來隨地產景氣度復蘇,公司電器零售業務有望迎來增長。
4.汽貿行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的銷量占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同時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79.9%,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作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發展勢頭強勁。
重慶百貨旗下汽貿業態在重慶擁有36家門店,除了建立分銷渠道,公司還成立了汽車俱樂部、汽車美容、租賃等多個覆蓋汽車后市場的專業服務公司,同時公司積極申請合作新能源品牌,優化現有品牌結構,已獲得smart、嵐圖、睿藍,吉利皮卡、華晨新日5個新能源品牌授權,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品牌汽車銷售527臺,增長312%。
同時,汽貿業態加強與百貨、電器合作跨業態拉新引流,上線“挪車貼”會員拉新工具,截至6月末,會員總數13.5萬。汽貿電網訂單達成率94.6%,6月達成率104%。未來隨著新能源品牌合作的快速推進,公司汽貿業務規模有望迎來提升。
5.消費金融行業現狀與發展分析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我國狹義消費信貸余額規模從2014年的4.2萬億上升到2021年末的17萬億,年復合增長率達22.1%。預計未來幾年,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支出占GDP比重提升、Z世代消費觀念及借貸觀念轉變,中國狹義消費信貸余額規模將以7.9%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速持續增長,到2026年將接近25萬億。
自2010年我國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以來,行業經過快速發展期、政策收緊行業整頓期,2020年逐步進入規范發展時期。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有31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批,行業壁壘較高,擁有稀缺牌照的公司有望受益于行業規范發展紅利。
2015年重慶百貨參股馬上消費金融,經過三次增資后,目前持股比例為31.06%,是其第一大股東。除此之外,馬上消費金融股東還包括浙江小商品城、物美控股,為馬上消費金融提供了豐富的線下消費場景以及大量用戶,為消費金融業務未來業績增長提供良好支撐。
2022年上半年,馬上消費金融凈利潤為5.8億元,排在招聯、興業之后,位列行業第三。2021年,馬上消費金融凈利潤13.82億元,重慶百貨獲得投資收益4.29億元,馬上消費金融的業績貢獻占重慶百貨歸母凈利潤43.76%。未來在消費金融行業規模增長,準入門檻提高的趨勢下,重慶百貨有望持續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
二、業績預測
參考重慶百貨往年業績以及2022年中報、三季報數據,對2022年-2024年業績進行預測,預計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83.90、197.48、211.26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2.94%、7.39%、6.98%。
三、估值分析
1.PE模型估值
重慶百貨P/E為11.33,從同期可比公司P/E上看,公司目前估值處于較低水平(注:相關指標計算以2023年3月30日A股收盤價為基準)。
我們預計,公司2022年至2024年EPS分別為2.36、2.81、3.28,對應2023年3月30日股價的PE分別為11/9/8倍,綜合考慮公司業績的成長性,我們給予公司PE估值15X-20X,對應股價35元/股至47元/股為合理估值區間。
2.DCF模型估值
我們以預測的2022年至2024年EPS分別為2.36、2.81、3.28為基礎,根據以下假設,進行絕對估值測算,對應每股合理的內在價值為75.58元/股。
四、股價催化劑
在會員運營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公司龐大且活躍的會員有望為各業態賦能,帶來穩健的業績增長,馬上消費金融有望受益于消費復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此外,公司內部股權激勵以及資產重組的落地實施,有望進一步提高員工積極性及企業運營效率。
重慶市內消費逐步復蘇,重慶百貨旗下百貨、超市、電器零售、汽貿業態是品質消費、必需品消費的主渠道,且重慶作為旅游城市,在旅游復蘇背景下,將迎來大量游客,利好公司超市業務。整體來看,公司業績有望在2023年逐步好轉。此外,公司目前估值較低,從PE估值以及DCF估值來看,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