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廣州接連迎來兩個重磅計劃。
日前,廣州市規制與自律局公布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擬定了總規模為52條線路,2029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上一輪規劃是2017年批復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其中遠景年線網總長約1025公里,相比之下,廣州地鐵總里程將大幅加長1004公里。
去年在城市的地鐵規模競爭中,廣州和成都已經經歷了多次的位置互換,關于第三城的攻勢和碾壓式競爭不斷上演本次規劃發布后,相比成都1666公里的遠期規劃線網目標,廣州軌道交通第三城的地位似乎更加穩固了一點
地鐵一度降速的廣州,如何達到1000公里才能增加里程對此,規劃給出了兩個答案:一是建設南沙副中心獨立的軌道網絡,二是建設與灣區其他城市中心60分鐘直達的交通網絡,包括佛山,東莞,30分鐘可達
廣州對城市骨架的南向重構不止于此日前,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廣東都市區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南》,展示了一份《廣州都市區軌道交通結構指南圖》其中,廣州站和南沙站分別向兩側延伸兩條水平線,構成灣區城市高速鐵路網的基本骨架
在某種程度上,交通正在加速向南發展,廣州正在進一步站在灣區的中心。
打破膠水
盡管1000公里俱樂部仍然空缺,但包括廣州在內的少數城市已經將目光投向了2000公里+的長遠目標。
201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的批復》根據規劃,2035年網絡總長度約2200公里,其中地鐵線路1043公里,市政鐵路1157公里
去年底,北京監管局公布的《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規劃線網總里程約2673公里。
與現有水平相比,北上廣三個城市基本規劃了2倍以上的增長速度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上海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為825公里,北京和廣州分別為783公里和609.8公里
事實上,關于全國軌道交通第三城的競爭也一度令人焦慮——2020年底,成都一口氣開通5條地鐵線,一次性新增運營里程216.3公里,總里程達到557.8公里,以微弱優勢擠垮當時總里程僅為553.2公里的廣州。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5條新線中,僅一期和二期就有18號線,全長69.39公里,對新增里程的貢獻超過30%伴隨著地鐵線路不斷向城市外圍延伸,線路不斷延伸,一條線路往往可以改變城市間的排名
去年,在成都沒有新增運營里程的情況下,廣州再次發力,一次新增40至590公里這主要得益于廣州地鐵18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該線路連接廣州市區和南沙自貿區,運行時速160 km/h
目前,廣州仍有10條軌道交通線路在建,成都有9條短期來看,兩者的排名可能仍有變數
但根據國家發改委此前的批復,到2023年,廣州軌道交通線網總里程將達到792公里,而成都到2024年的規劃總里程約為692公里。
僅僅兩年后,兩者的差距很可能會拉大到100多公里。
開始加速。
廣州地鐵建設進入加速期。
1997年,廣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到2010年,成都開通第一條地鐵線的時候,廣州已經開通了廣佛地鐵一期第一段,成為全國第一個幫鄰居修地鐵的城市
可是,在隨后的十年里,當所有城市全力追趕時,廣州地鐵卻因為不夠快開始引來質疑。
2017年,有地方媒體發現,雖然廣州地鐵網絡里程位居全國第三,但客流強度遠超北京,上海等城市,位居全國第一當時,時任廣州地鐵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余給出的數據是,2017年1—8月,廣州地鐵日均客流751萬,單日最高客流達到近908萬,客流強度約為每天每公里2.7萬
有分析指出,廣州人口規模與北京,上海相當,廣州與佛山互動密切很多佛山人在廣州工作,生活,購物兩個城市的人口加起來超過了北京和上海,但當時廣州的地鐵里程只有北京和上海的一半左右,自然不堪重負
直到去年,情況略有好轉,但仍不樂觀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21年度城市軌道交通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廣州全標準綜合線網平均客運強度為每天每公里1.31萬人次,較2017年的情況有明顯緩解,但仍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新排名第一的深圳
一個原因是線路建設不夠快就在今年年初,廣東發改委調整了12號線,14號線二期,18號線的建成時間,全部從2023年推遲到2024年據媒體報道,上述線路建設進度差強人意,最終導致難以按時完工的局面
除了疫情的影響,廣州地鐵還有自身的建設問題。
一方面,廣州地質條件復雜,因其獨特復雜的地質,構造,水文條件,被稱為地質博物館穿越斷裂帶,富水,破碎地層洞穴等可能都會帶來地質災害200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廣州市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677處,其中32處塌陷可能是當時規劃和在建的地鐵誘發的推進安全建設,必然需要更細致的探索和預測,這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投入
另一方面,業內有聲音指出,廣州地鐵建設嚴重依賴財政,特別是相對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引入社會資本的積極性似乎不夠高,引入PPP試水較晚,可能高于財政壓力數據顯示,2011年至2020年,廣州市財政共安排軌道交通建設資金1618.2億元,其中財政資金856.19億元,國債762.01億元
向南突破
在新規劃下,廣州地鐵進一步改善擁堵問題的態度相當明顯。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調研員何崇明提到,規劃實施后,廣州百萬人口軌道交通里程將達到101公里,在一線城市中將僅次于北京的109公里,超過上海的88公里和深圳的77公里。
廣州地鐵如何實現快速超車先說問題——相比北京上海的多中心結構,廣州的強中心結構更明顯無論是工作還是休閑,都有大量的人流向中心區在公共交通分擔率高達61%的廣州,城市結構失衡的壓力由地鐵承擔,擁堵在所難免
重新打造一個中心導流,將有效避免過度集群化帶來的問題從新一輪規劃來看,南沙是新中心的所在地
俯瞰粵港澳大灣區,南沙區,廣州位于其幾何中心南沙距離香港38海里,距離澳門41海里粵港澳大灣區所有11個城市和繁忙的國際機場如廣州機場,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都聚集在方圓100公里以內
幾何中心代表了城市的先天稟賦,但要把南沙打造成交通中心,進而成長為功能中心,還需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
新一輪規劃從兩個方面聚焦南沙,全面提升南沙內外溝通的樞紐功能:一方面在市域內建設高速地鐵,縮短南沙副中心,外圍城區與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支撐城市空間格局另一方面是建設南沙副中心獨立的軌道交通網絡,快速鏈接深港澳,支撐南沙與港澳的全面合作
在今年6月發布的南沙規劃中,南沙被賦予了樹立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桿的探索任務伴隨著南沙立足灣區,合作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平臺的加快推進,也將為廣州地鐵建設帶來利好的政策和資源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曾指出,伴隨著市中心軌道的網絡化,連接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城際軌道交通將迎來大發展。
在廣州納入規劃的43條軌道交通線路中,廣州以外的起點有15條,其中9條延伸至老伙伴佛山,1條延伸至廣州都市圈的清遠,其余將連接韶關,中山,東莞,惠州,并進一步連接深圳,珠海等城市。
在強化中心,支撐南沙的基礎上,廣州將通過聯灣區進一步豎立灣區中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