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通從實驗室研發到成果轉化,市場應用的路徑,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我們希望建立一所引領未來發展的世界級科技金融學院我們將依托產學研多元化投入和協同創新,聚焦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關鍵環節,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國家產業升級的現實生產力最近幾天,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科技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劉紹軒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表示
劉紹軒表示,中銀科技金融學院的成立,是上海交通大學順應國家發展需求,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一項重要創舉學院將為更多創新技術尋求市場化渠道,縮短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環節,共同加強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
中國銀行科技金融學院即將揭牌。
根據消息顯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科技金融學院將于7月30日舉行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科技金融高峰論壇上正式揭牌。
劉紹軒說,依托安泰經濟管理學院,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將與上海交大其他院系形成跨學科融合的新機制。
早在2020年,國家發改委就批準上海交通大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試點在教育部的指導下,上海交通大學深入貫徹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計劃,在中國銀行的支持下,于今年2月成立了中銀科技金融學院
從科學發展到創新發展,背后隱含的含義是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入關鍵推進期要把握地域優勢,既強調原創性科研成果,又要面向社會經濟,把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劉少軒說
產教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上海市科委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高校等科研機構技術合同出口16824項,成交額215.2億元,同比增長65.7%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科技成果轉化的活躍度和技術轉移的能力已經成為高校競爭的焦點
在上海交通大學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專項改革舉措中,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承擔著產教融合,科技成果賦能,助推轉化的重任如何發揮交叉學科優勢,依托產學研協同創新下好這先手棋
劉紹軒表示,上海交大正在搭建一個匯聚產,學,研,創新,用資源的聚合平臺,力求為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創新和實踐探索提供一套成熟的,定型的,可復制的方案,為金融資本賦能科技創新開辟一條有效路徑。
我們擁有中國第一個‘技術轉移碩士學位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課程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行業與教學零距離劉紹軒表示,很多行業兼職教授參與了各種專業前沿課程和專業實踐項目,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和活動實現了知行合一
科技成果轉化是打通科技創新價值鏈的最后一公里和第一公里根據消息顯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科技金融學院將著力打造高端智庫平臺,在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方法,新模式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研究成果,為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交大智慧
培養新時代的復合型領軍人才
目前,我國在科研量化指標方面已處于世界前列,但在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人才是推動發展的關鍵
從科研到產業,在0到1的過程中,很多高校的高價值專利處于沉睡狀態,而需要技術支撐的中小企業卻很難找到合適的科技成果劉紹軒直言,要為科研人員簡化麻煩,鼓勵他們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實踐
劉紹軒認為,專業的團隊必不可少,一批懂市場,懂技術,懂財務,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才能促進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產生真正的價值。
要成為復合型領軍人才,需要系統掌握科技型企業技術轉移和融資知識的學科理論,具備技術戰略規劃,前沿技術商業化,科技與金融雙向融合,特定行業研究分析等能力劉少軒說
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銀行科技金融學院將構建生態,跨界融合,建設開放的專業學院,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形成匯聚一流科技資源,一流金融人才,一流行業智庫的國際化,開放平臺。
在劉紹軒看來,作為科技,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士,個人職業發展要與國家戰略,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有機結合,同時要對市場有很強的洞察力,能夠通過技術創新解決市場痛點具備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具有國際視野
展望未來,劉紹軒建議,從體制機制上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調動他們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積極性,在創業創新中,科研人員自身不僅要掌握技術的核心競爭力,還要運用管理,財務等方面的知識和力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