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田靜 實習生吳泳莼 澳門報道
國慶節7天長假結束,粵港澳大灣區在這個“黃金周”又實現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長。
今年來,深中通道的開通便利了大灣區珠江口東西兩岸居民出行,成為提升大灣區旅游品牌影響力的重要引擎。
受訪專家表示,相比以往,今年國慶黃金周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市場呈現出三大新特點:一是“熱門仍熱,冷門不冷” ,二是“遠客持續,近客增多”,三是 “大眾流行,小眾興起”。經濟底盤、自然基底及差異文化是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
10月8日,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陸續公布數據。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數據,國慶假期廣州市接待游客1441萬人次,同比增長3.7%,實現文旅消費超112.6億元,同比增長2.2%。為迎接國慶長假,廣州市推出了2000余場假期文旅活動,涵蓋文藝演出、文博展覽、百姓舞臺、非遺活動、公共文化活動等,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
國慶黃金周期間,佛山各景區旅游人氣持續攀升。據佛山市文化廣電體育旅游局統計,七天假期,全市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378.7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對比增長38.66%;營業收入16790.27萬元,按可比口徑對比增長9.61%。其中,不得不提到位列全省A級景區增速第一的西樵山景區。西樵山景區在國慶假期累計接待游客43萬人次,同比增長356%,實現景區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03.39%。
這個假期,東莞文旅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東莞全市累計接待游客65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2023年增長3.2%;累計實現旅游收入46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8%,實現人次、收入雙增長。其中,10月4日至5日,草莓音樂節時隔9年再次在東莞開唱,吸引了近5萬名樂迷朋友從四面八方奔赴東莞。據初步估算,本次音樂節直接帶動全市酒店、餐飲、購物、文旅、交通、潮玩等相關行業消費約1.6億元。
今年國慶假期是深中通道開通以來的首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日。數據顯示,深中通道10月1日至6日總車流量為92.63萬車次,其中10月1日總車流量達15.5萬車次,創開通以來新高,環比增長56.27%。
作為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西岸的登陸點,中山市文旅市場在今年國慶假期供銷兩旺。截至10月7日12時,中山市累計接待游客超340萬人次,較2023年按可比口徑上升近102%,實現旅游收入近20億元,較2023年按可比口徑上升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深中通道開通后的首個國慶黃金周,深圳到訪江門的游客超120萬人次。深中通道開通后,深圳與江門之間的路程距離拉近,今年國慶,文旅資源豐富的江門吸引了眾多深圳游客。
“今年國慶假期,粵港澳大灣區接待游客和實現旅游收入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并呈現出三大新特點。”廣東省旅游協會副會長朱冰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中一個就是“熱門仍熱,冷門不冷”。以往大灣區旅游“冷熱不均”,核心景區景點人滿為患,一些偏遠地區卻是“門可羅雀”。今年,伴隨著深中通道和梅龍高鐵等公路鐵路的開通,旅客對新興旅游區域和產品的關注明顯提升,非一線城市的旅游熱度顯著增長。
在朱冰堯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城市旅游資源不同,產業豐富程度較高,這一特征對于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其中,經濟底盤是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構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
“能夠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地區,要么是具有世界級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要么是經濟基礎較好、消費能力較強,豐富的市場主體和產業結構讓旅游產業具有先天的經濟溢出效應。”朱冰堯說。
除深中通道外,粵港澳大灣區的另一項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在今年國慶黃金周也呈現出“兩頭熱”的情況。
“一橋連三地”交通區域優勢疊加“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出入境便利政策的實施,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成為了港澳居民入出內地最熱門、最便利的口岸之一。
據珠海邊檢總站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國慶假期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人員63萬余人次、車輛13.7萬余輛次,較去年分別同比增長46.8%、63.3%,其中10月5日驗放出入境車輛首次突破2萬輛次,達到2.26萬輛次,今年第四次刷新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以來單日最高驗放紀錄。
持續增多的“北上”港澳旅客和單牌車,正成為推動口岸客流車流快速增長的主力群體。10月1日至7日,經該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達34.8萬人次,同比增長28%,占口岸客流總量的55.2%;港澳單牌車數量超過8.5萬輛次,占車流總量的61.6%,其中,香港單牌車達5.4萬輛次,成為口岸通行量最多的車輛類型。
隨著“灣區旅游”的進一步走熱,涵蓋粵港澳三地的“一程多站”旅游產品備受內地旅客歡迎。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數據顯示,國慶假期,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內地旅客超過27.6萬人次,同比增長81.1%。
人車暢旺的港珠澳大橋,已經成為大灣區要素加速流通,深度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大灣區居民“雙向奔赴”成為常態。
今年國慶節,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均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并推出一系列優惠,吸引不少游客赴港澳過節。
澳門特區旅游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澳門錄得入境總旅客有993,117人次,日均14.1萬人次,較2023年同期的日均客量上升22.9%,并超越2019年同期日均旅客量。近100萬人次的入境旅客中,當中內地旅客達826,181人次,占約83%。而10月3日入境旅客亦達17.4萬人次,同創有正式統計數據以來,國慶節假期的澳門最高日均和單日旅客量。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16時,7天國慶假期共有約575.1萬人次出入境,分別有292.2萬人次入境及282.9萬人次出境。其中,約113萬人次為內地赴港旅客,國慶節當天內地游客入境數約22.2萬人次。
“‘遠客持續,近客增多’是今年國慶黃金周大灣區文旅市場呈現出的另一個新特點。”朱冰堯表示,以往大灣區吸引北京、上海、成都等北方城市的遠客比較多,是典型的目的地型旅游地區。今年國慶長假,出于對跨省旅游出行的擔憂,許多游客選擇前往大灣區其他城市旅游。“有的內地旅客會選擇港澳游,而港澳居民也選擇‘北上’就近在珠三角周邊旅游。”他說。
朱冰堯指出,今年國慶期間,自然景區、文化遺址和餐飲美食等傳統的大灣區旅游項目仍然是吸引全國游客的主要業態和產品,但一些有組織的內容活動也開始吸引小眾群體來到大灣區。
比如,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辦的“澳門國際文化美食節(橫琴站)暨第五屆粵澳文化美食巡禮”活動。現場匯集了95組美食攤位、28組文創攤位,以及珠遵新茶飲展示體驗區、鄉村振興特色產品展銷區、吉林省特色產品展區,還精心安排舞臺表演、趣味互動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和琴澳居民參與。市民和游客在現場能夠盡情享受包括澳門豬扒包、臺灣蚵仔煎、西班牙火腿、泰國炸物等多地域美食。據悉,澳門國際文化美食節已在橫琴成功舉辦了四屆,激活了橫琴“夜經濟”發展,豐富了澳琴“旅游+”選擇,讓橫琴文旅活動更加多姿多彩,提升澳琴旅游的吸引力。
今年國慶假期,合作區以其迷人的自然風光、寬敞舒適的活動區域,成為了澳門、深圳、廣州等周邊城市以及本地游客休閑放松的熱門目的地。據統計,一連七天假期,橫琴各景區游客接待量近43萬人次,同比增長3.5%。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