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加速邁向智能化,而人工智能技術正是這場產業變革浪潮的引領者。在汽車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品牌營銷及售后服務等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量產上車,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帶給用戶的體驗也越來越好。
制造提質升級
5月8日,隨著一輛磨砂純灰色創新純電動BMW i5駛出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大東工廠總裝線,華晨寶馬第6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
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不僅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生產基地,也是行業領先的智能制造生產基地。“大東工廠沖壓車間擁有業界頂尖的六序伺服萬噸級沖壓機,采用了行業首創的人工智能質檢系統,監測沖壓車間零部件生產質量。”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鶴軒說。
據了解,這套永不疲勞的人工智能質檢系統由寶馬自主研發,不僅能跟蹤檢驗生產線上每個零件,而且數據分析速度極快。僅需0.01秒就能完成沖壓過程單張影像數據資料的分析,檢測準確率接近100%,讓肉眼無法發現的微小縫隙無所遁形,確保零部件以最佳狀態進入下一道工序。目前,沈陽生產基地已上線約100項人工智能應用。
人工智能不僅給汽車生產管理提質,也在給汽車設計研發增效。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告訴記者,吉利運用人工智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設計流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尋找創意靈感;二是運用人工智能給消費者提供不同產品體驗。
“今天汽車造型設計研發已不再是單純人力創作,而是要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不過,針對“AI會取代設計師”的說法,陳政認為,人工智能是基于人而產生的,人工智能必須要人工干預才能發揮價值。
智能駕駛進階
繼特斯拉之后,小鵬汽車端到端大模型也開始OTA上車了。
5月20日,小鵬汽車舉辦以“開啟AI智駕時代”為主題的520 AI DAY發布會,宣布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面向用戶全量推送AI天璣系統,覆蓋小鵬汽車所有在售車型。
“AI智駕汽車具備3個核心特征,分別是主動學習、快速成長、千人千面。”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解釋,其核心在于通過數據投喂和訓練無限度規則的AI大模型,提高對復雜場景的理解、感知和數據決策能力。
目前,小鵬汽車已擁有感知、定位、規劃、決策的核心算法研發能力,同時具備車端、云端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可以實現基于實際數據的算法快速迭代,并通過OTA不斷給用戶提供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
“此前我覺得實現無人駕駛還要等好多年,因為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看不到完整的邏輯,我甚至認為可能需要另尋他路。”但當看到端到端大模型上車測試數據后,何小鵬改變了這一看法,“在數年內也許就會看到更強的無人駕駛,甚至迎來全無人駕駛時代”。
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小鵬汽車發布了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經網絡XNet+規控大模型XPlanner+大語言模型XBrain。
三網合一的深度視覺感知神經網絡XNet能夠讓自動駕駛系統如同裸眼3D。對現實世界中可通行空間進行3D高真實度還原,清晰識別靜態障礙物的每個細節,使得感知范圍提升2倍,面積可達1.8個足球場大小,精準識別50多個目標物。而XPlanner就像人類的小腦,通過海量數據時刻訓練,使得駕駛策略不斷向擬人進化,擁有老司機般的腳法,前后頓挫減少50%、違停卡死減少40%、安全接管減少60%。
“今后小鵬的OTA將以月為單位進化,迭代速度將比手機還快。”何小鵬預測,到2025年,小鵬汽車要在中國實現類L4級輔助駕駛。為此,2024年小鵬汽車將在智能研發上投入35億元,并新招募4000名專業人才,未來每年還將投入超過7億元用于算力訓練。
據了解,傳統的自動駕駛系統僅有感知環節采用神經網絡,規劃、決策、執行等模塊仍依靠人工編寫規則,但要解決極端工況下長尾場景問題,需編寫的控制程序數量龐大,依靠人工面臨較大挑戰。而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技術應用于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取代傳統的模塊化自動駕駛系統,將感知、決策和控制整合為一個整體。這種技術直接從輸入圖像數據到輸出操作控制,更接近于人類真實駕駛模式。
近年來,人工智能蓬勃發展,汽車智能化技術路線也被重塑。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大模型可重構自動駕駛技術架構、合成模擬場景數據、預測自動駕駛車隊安全風險,加快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應用落地。
座艙體驗提升
“你好SIMO,關閉后備箱,關閉車門,關閉車窗,打開空調到26攝氏度,打開座椅按摩,播放我收藏的歌單,導航回家……”一連串超長指令輸出,極越01全部精準識別,只需毫秒級短暫“思考”便完成了一系列操作,仿佛是駕駛員的超級私人助理。
人工智能具有強大的學習、計算及思考能力,并具備越來越“聰明”的自我成長能力,這集中體現在極越01車內的智能多模態交互。極越首席執行官夏一平告訴記者,與過去簡單的“開窗”“關聲音”指令型語言不同,極越01實現了“類人級”的語音交互體驗。使用者可以與極越01“聊天”,即使一口氣說十幾個指令,座艙系統也能全部記住并執行,使用者甚至還能和它聊聊奧數題的解法。
“我們不僅想要打造一臺擁有情感和智慧的車,更希望將更好的智能科技出行體驗帶給更多消費者,讓大家體驗來自‘汽車機器人’的魅力。”夏一平說,“以后‘汽車機器人’會學習各種各樣的信息,了解你的喜好。”
作為駕駛員及乘客最易感知智能化體驗的空間,座艙傳感器數量眾多且空間封閉,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絕佳的應用場景。然而,當前智能座艙仍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傳統智能座艙設計往往以單點功能為主,不同功能之間相互獨立,用戶體驗不夠流暢。另一方面,當前很多座艙大模型僅僅是將PC端或手機端的大模型APP簡單搬運到車內,而非針對座艙場景專項定制。
“由于手機和座艙在交互邏輯、顯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這樣的機械式搬運難以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體驗。”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總裁王曉剛認為,大模型上車后能將座艙各單點AI功能組合起來,并自動調用座艙軟硬件資源,多模態大模型甚至能夠實現人與車的多感官交互,顯著提升交互順暢性、自然性,滿足用戶的交互需求。
不過,無論是提升智能座艙交互體驗,還是強化智能駕駛安全性,大模型對算力、數據及適應性操作系統都提出更高要求。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表示,高端人才、高端芯片、高質量數據,這“三高”是未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有待解決的主要短板,還需要取得新突破,才能更好賦能汽車產業。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