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行業寒冬,最大的自由莫過于不卷的自由。
近日,由于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寶馬中國將漲價保量。有寶馬4S店銷售人員表示,7月15日開始全系車型都漲價,漲幅在3-5萬元不等,之前訂車作廢,定金退給客戶。
短時間內,奔馳、奧迪也有了跟進的跡象。
根據終端最新的消息,奧迪Q5L、A6L、A4L這樣的主銷車型都開始了持續多次的漲價;而奔馳7月17日起已經開始回收優惠,如E級10萬的優惠降至7萬,個別車型已經上漲1萬元。同時,他們給到終端的銷售壓力也在放松,比如下調兩成銷售目標、取消金融滲透和密采考核等。
可見,價格戰已經讓BBA感到疲倦,在退出價格戰這一點上,BBA有著空前的默契。但歐洲人的團結不僅僅表現在漲價之上。
去年,歐盟取消禁止燃油車的計劃之后,今年奔馳宣布將繼續研發內燃機,放棄全面電動化,計劃繼續投入資源到2030年。甚至連蘋果這個場外玩家剛要入坑,聽見歐洲人集體放棄,也掉頭離開。
除了歐洲,日系車企也朝著一致的方向,首當其沖的是豐田。豐田在今年年初宣布“重新推動內燃機開發”,而豐田2023年全年銷量中,純電占比還不到1%。而馬自達和斯巴魯等車企甚至開始聯手簽訂相關協議,表示要共同研發使用汽油以外環保燃料的新一代內燃機發動機。
雖然他們的放棄,或多或少都和中國電動車的飛速發展有關,是無奈之舉,但單論做出這個決定的團結程度不得不說值得肯定。
比起德系日系的共同進退,目前國內車企卻互撕成風。例如華為幾個子品牌本屬鴻蒙智行,在理想發出的銷量周報中,鴻蒙智行卻被分為幾家,問界被單獨列了出來,為了爭新勢力第一,定語之戰又絞盡了大家的腦汁。
價格戰可謂是“無差別攻擊”,卷趴合資,也卷哭了不少“自家人”,就像暴走模式的喬巴一樣。
近兩年,高管互撕一開始是營銷手段,但隨著價格戰越演越烈,感覺大家都紅溫了起來。公開互撕之余,水軍之間的暗戰也在桌下暗流涌動,直接導致廣汽埃安、比亞迪等車企今年頻頻懸賞黑公關。互撕,傷害的是中國汽車整體的凝聚力。
盡管如此,也有著呼吁團結的例子。
比亞迪率先倡導“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在去年初的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小米公開向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華為等先行者致敬,到了4月底的北京車展,雷軍參觀比亞迪、奇瑞、長城、蔚小理的展臺,開啟大佬串門的營銷玩法,讓同場的美系、德系、日韓系車企刮目相看。
正所謂“強者互持,Low者互撕”,營銷也好,合作也好,我們希望看見的更多是中國車企大團結的高光時刻。在寒冬,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形成合力,所有中國企業共同努力去塑造聲譽和形象。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