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奔馳展臺看車,就是想換一個踏實、可靠、有排面兒的車,5月2日,在第十八屆北京車展E4館,一位中青年男性觀眾這樣對車訊網說。
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盛況空前,在幾位刻意帶流量的明星盡情宣泄之后,五一小長假才真正進入車展的平民時刻,平和、務實。5月2日、3日兩天,車訊網在多個展館注意到,奔馳等頭部豪華車品牌展臺人頭攢動,不同款式的燃油車依然是備受關注的焦點;當然,參觀電動大G的隊伍總是排的很長hellip;hellip;
出席本屆北京車展,梅賽德斯-奔馳帶來1款全球首發(fā)、7款中國首發(fā)及車展首秀、8款中國上市的全品牌21款車型和前瞻數字科技,要以梅賽德斯-奔馳最硬核、最迅猛、最豪華的多元產品矩陣,全新奔馳模塊化架構MMA平臺與自研操作架構MB.OS,在機械性能、駕控體驗、豪華尊享、智能化與數字化方面全面進階,在奔馳中,超越奔馳。
第一個媒體日當天,在與車訊網等媒體的交流中,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的唐仕凱表示,今年的北京車展非常火爆,這一盛況反映了中國市場的熱度。我一直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盡管現(xiàn)在市場有一些挑戰(zhàn)、非常卷。
到中國工作十余年,一直堅持學習中文的唐仕凱說,在我看來,破卷的唯一方法就是持續(xù)投資中國、持續(xù)融入中國、為中國用戶提供需要的產品。因為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重要的戰(zhàn)略支點之一。中國古話講路雖遠,行則將至。我們在中國市場不僅要行,而且要行得快,行得穩(wěn)。
他說,我們花了很大氣力讓德國同事了解了中國,現(xiàn)在他們也懂了什么是卷。比如康林松先生在兩個月內三次來到中國,次數比去其他任何市場都多。我們的首席技術官也是這樣。他們到這里既是了解市場,也是學習借鑒,還會把對中國的信心帶回斯圖加特。
也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的卷,本屆北京車展,奔馳的21款重磅車型,涵蓋多種驅動方式和各個細分市場。作為100萬級及150萬級以上豪華汽車市場的客戶首選品牌,伴隨全新G級車家族油電雙雄的問世、史上最快AMG量產車GT 63 S E PERFORMANCE的發(fā)布以及全新邁巴赫EQS純電SUV的上市,梅賽德斯-奔馳高端豪華產品矩陣持續(xù)豐富。梅賽德斯-奔馳電動轉型的決心不變,擁抱多元需求的創(chuàng)新激情不變,從產品到體驗,無論油電,都很奔馳。
唐仕凱在奔馳展臺的發(fā)布會上特別談到:梅賽德斯-奔馳在過去45年打造了超50萬輛G級越野車,至今仍有約百分之八十的大G仍馳騁在道路上,彰顯其lsquo;堅于時光rsquo;的品質。作為全球首款豪華純電硬派越野車,全新純電G級越野車保留了G級車家族的標志性設計,更將越野實力提升至全新高度。中國是G級越野車的全球第二大市場,我們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以中國速度和奔馳標準,打造電動時代最令人向往的星徽座駕。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及首席技術官,負責研發(fā)和采購的薛夫銘也表示:CLA級概念車向我們展示了MMA平臺未來量產車的風采。其率先搭載的梅賽德斯-奔馳操作系統(tǒng)MB.OS,由奔馳自主研發(fā),能覆蓋智能座艙、行車與充電、車身舒適以及自動駕駛四個功能域。中國研發(fā)團隊從一開始就參與研發(fā),實現(xiàn)四個功能域與整車的深度整合,為中國客戶提供更智能的數字化體驗。未來,梅賽德斯-奔馳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以lsquo;超個性化rsquo;用戶體驗,持續(xù)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待。
唐仕凱說,我們深知過去的輝煌未必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榮光,因此我們必須在變革中加強學習、加強在中國研發(fā)的部署。現(xiàn)在,我們在中國的約2000多名研發(fā)人員每天都在和全球的研發(fā)同事合作。
最后,唐仕凱還做了一點很重要的澄清,他說,近期市場上的一些認知涉及奔馳電動化轉型的問題,我們的電動化轉型戰(zhàn)略是不變的。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在不同市場當中,特別在不同細分市場的發(fā)展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在戰(zhàn)略聚焦的同時保持戰(zhàn)術的靈活。我們會繼續(xù)加大電動領域的投入,到目前為止,奔馳旗下所有品牌都可以提供電動化產品。未來,我們將用中國速度打造新的產品。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xiàn),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yè)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qū)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yè),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fā)布《2021醫(yī)美行業(yè)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