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可以走遍天下,但沒有鋰很難行走的時代又來了。
等級碳酸鋰均價達到50.75萬元/噸,已超過今年3月50.4萬元/噸的歷史高位。
日前,遠在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礦業公司舉行了年內第六次鋰輝石精礦拍賣,最終成交價為6988美元/噸FOB,較上次拍賣上漲約10%,創下歷史價格新紀錄。
上游原材料漲價看似離消費者很遠,其實很近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莫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成本傳導機制,電動汽車等終端需求端將成為資源漲價的承擔者,碳酸鋰的漲價將由消費者買單
根據消息顯示,今年以來,伴隨著補貼的下降和上游資源暴漲導致的成本上升,特斯拉,比亞迪等多家新能源車企進行了提價,有的已經漲了幾輪,每輪提價幅度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在碳酸鋰均價創新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新一輪漲價潮是否會出現
《瘋狂的石頭》
碳酸鋰近幾年的價格走勢給了它一個綽號——瘋狂的石頭。
資料顯示,兩年前的2020年9月21日,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一度跌至4萬元/噸但隨后迅速上漲,走出了六親不認的一步,2022年3月暴漲至50萬元/噸,一年半左右漲幅超11倍之后短暫跌至46.15萬元/噸,現在已經漲到50萬元/噸,價格非常堅挺
在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碳酸鋰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價格上漲對下游正極材料廠商,動力電池廠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影響都很大。
光大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動力電池電芯的成本構成中,正極材料是成本占比最大的環節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大幅提高了正極材料的成本,尤其是碳酸鋰的價格2020年底至2022年3月,碳酸鋰價格從5.2萬元/噸上漲至50萬元/噸,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在電芯成本中的占比從20%上升至42%,碳酸鋰在電芯成本中的占比從2.6%上升至15%
今年3月,碳酸鋰價格漲到高位時,也有消息稱鋰電池產業鏈中下游廠商計劃減產,以抵御上游高價原料當時,可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碳酸鋰的價格水平,生產正極材料的企業將會虧損
在今年7月舉行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群在發言中也提到:上游原材料的炒作給產業鏈帶來了短期的麻煩。
但有些觀點并不認同炒作的說法西南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鋰資源短期短缺支撐鋰價持續高位中國通信行業協會智能網聯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石琳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現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快,導致原材料短缺
如果說任何商品都離不開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的基本經濟學理論,那么碳酸鋰最近幾年來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326.2萬輛,同比增長119.7%
浙商證券9月11日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供給端來看,目前碳酸鋰市場整體供給較為平穩部分廠家受天氣和疫情影響,碳酸鋰供應萎縮,市場流通資源供應萎縮從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鋰鹽下游企業采購備貨意愿持續增強預計短期碳酸鋰市場將繼續上漲
那么,碳酸鋰的價格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呢50萬元/噸以上的價格還能維持多久
可比認為,碳酸鋰的價格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美國CPI和需求預期。
根據消息顯示,碳酸鋰目前主要以美元計價在可比眼里,美國每月的CPI決定了美元的實際價值,影響了碳酸鋰的價格美國勞工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3%莫克表示,美國月度CPI大概率不會再漲了,但往下走也不容易
從預期需求來看,可比認為需求相對穩定大多數人認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達到650萬輛,不會超預期在這種情況下,碳酸鋰的價格實際上很難上去,所以我認為今年剩余時間碳酸鋰的價格會穩定在47—50萬元/噸,在某些時間點可能會超過50萬,但不會成為常態可比說
下游車企會漲價嗎。
現在,碳酸鋰的價格再次突破50萬元/噸對于正極材料和下游電池廠商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否意味著更大的成本壓力
莫克認為,目前整個鋰電池產業鏈的成本傳導機制已經日趨順暢,材料和電池環節對碳酸鋰漲價的關注度普遍會下降,相應的下游車企成為資源漲價的接受者,當然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據浙商證券統計,今年3月以來,已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上調新能源汽車價格,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哪吒,零跑,Selys等,提價幅度從1000元到3萬多元不等。
但大部分車企漲價的原因都包括原材料上漲例如,比亞迪在3月15日發布的《關于車輛車型價格調整的說明》中表示,比亞迪將調整王朝網和海洋網車型的官方指導價,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
那么,當碳酸鋰價格再創新高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會出現新一波的漲價潮。
莫克認為:如果不漲價,車企的財務報表會更難看但如果漲價,就會面臨銷量下降的風險
事實上,由于原材料成本高企,今年很多新能源車企都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以Xpeng汽車為例,上半年總營收148.91億元,同比增長121.85%,但凈利潤44.02億元,同比增長122.18%上半年,李總營收182.95億元,同比增長112.38%,凈利潤虧損6.29億元,同比增長5.61%
從今年上半年整體情況來看,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在電池方面自給自足外,大部分新能源車企都面臨盈利問題當他們成為碳酸鋰漲價的承受方,是否會進一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這是一個銷量還是利潤的選擇題
但從前幾輪漲價的反饋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并沒有受到漲價太大的影響中泰證券9月15日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電動車漲價后,終端需求依然旺盛,產業鏈成本傳導壓力將進一步理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