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這是乘聯會公布的我國1-6月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占比。
根據艾睿鉑的預測,2023年全年我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將會達到51%,是歷史上首次超越合資品牌。
毫無疑問,今年是中國汽車產業大爆發的一年。
不僅僅是內銷,我國汽車出口也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累計出口達234萬輛,同比增長77.1%。這也使得我國一躍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強勁的數據背后,是我國本土汽車產業鏈整體的迅速崛起。
近年來,車企出于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性的考量,著力培養本土供應商的生產能力,而本土供應商的成長,則又反哺了車企的競爭力,并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產業的蛻變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在這個大背景下,車企率先掀起IPO浪潮,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并迅速站穩腳跟。
緊隨其后的,則是本土核心供應鏈的上市潮。
例如,2023年至今,僅我國A股市場就有約17家汽車及零部件廠商上市,累計融資金額超百億元。
而在港股市場,明星企業黑芝麻智能也于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在我國資本市場的產業鏈圖譜中,自動駕駛芯片一直是空白項。而黑芝麻智能的上市,則有望將這塊拼圖補齊,并成為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第一股。
自動駕駛作為新能源車未來最重要的戰場,很可能會成為車企決勝的關鍵。因此,我國自動駕駛芯片相關企業的成功上市,無疑又給國內汽車產業的自主化進程打上一針強心劑。
那么,黑芝麻智能有哪些看點呢?
自動駕駛芯片獨角獸
近年來,造車新勢力們旗艦車型的主打宣傳語中,幾乎都會出現的兩個字是:智能。
隨著汽車電氣化的加速,智能化不再變得遙不可及,并迅速成為車企尋求差異化的突破口。
在“軟件定義汽車”的理念下,汽車的E/E架構開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方向發展,并劃分出動力域、自動駕駛域、座艙域、車身域、底盤域等五大域。
每一個“域”智能化的實現,都離不開域控制器主控芯片的調度。因此,車企拼智能化,實際就是在拼“芯片”,而自動駕駛域對應的SoC芯片,則又是車企間拉開身位的焦點所在。
因此,車企間智能化的比拼,也就成為自動駕駛SoC芯片研發商間關于“性能”的較量。
與常規印象不同,在自動駕駛SoC芯片領域,我國與海外的差距并不大,并大有追趕之勢。根據中泰證券梳理,到目前為止,就算力這一重要指標下,在已實現量產的自動駕駛SoC芯片算力中,英偉達的最高算力254 TOPS,緊隨其后的,就是黑芝麻智能的華山二號A1000 Pro。
黑芝麻智能于2021年推出的這款芯片,也是國內首款超過100 TOPS算力的自動駕駛SoC。
當然,芯片的核心性能指標不止算力,在車企同樣關心的功耗方面,黑芝麻智能則同樣處于領先水平。根據興業證券統計,黑芝麻智能華山二號A1000的功耗僅不到8w,能效比高達8.8TOPS/w,在全球處于第一梯隊。
在今年4月份,黑芝麻智能又前瞻性地發布了質變式降本的武當C1200智能汽車跨域計算芯片,武當系列也是業內首個智能汽車跨域計算芯片平臺,能夠完美覆蓋座艙、智駕等智能汽車內部多個不同域的需求。
未來,隨著E/E架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的進一步演進,汽車五大域的跨域融合浪潮也逐漸展開,黑芝麻智能則又憑借武當C1200的高性價比,成為行業下一個風口的引領者。
因此,在黑芝麻智能強大研發能力的加持下,不僅鑄就了國內乃至世界領先的性能參數,也奠定了黑芝麻智能穩固的行業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2022年黑芝麻智能芯片出貨量分別占國內及全球高算力SoC市場的5.2%及4.8%,是全球第三大高算力自動駕駛SoC研發商。
圖片圖:高算力SoC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從2016年成立到現在,做到世界第三,黑芝麻智能僅僅用了6年。
強大的產品力加持下,黑芝麻智能也成功將各大車企的注意力從海外芯片企業拉回本土,2020-2022三年間,黑芝麻智能的客戶數從33增長至89名,并成功拿下吉利、一汽、東風等行業領頭羊的訂單。
從營收數據來看,2020/2021/2022年黑芝麻智能的營業收入達到0.53/0.61/1.66億元。特別是2022年,隨著A1000和A1000L高性能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的逐步量產交付,公司的營業收入實現了170%的暴漲。
屬于黑芝麻智能的時代
黑芝麻智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智能駕駛計算芯片的引領者,離不開自動駕駛行業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天時”在于,全球乘用車市場目前有兩大明顯的趨勢,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二是自動駕駛滲透率的不斷提升。
新能源汽車由于其電動機可以做到更高的控制精度,被廣泛認為是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最佳選擇,因此,自動駕駛也成為不少新能源汽車型最大的賣點。而燃油車為了對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也不得不加大了自動駕駛功能的裝配力度。
由此帶來的,就是自動駕駛乘用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在國內市場,2019-2022年間,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自動駕駛乘用車的滲透率從28.3%提升到了64.4%,預計到2028年,這個數據將會達到驚人的97.2%。
不難發現,自動駕駛市場將會長時間處于高景氣度中。
在這個背景下,汽車E/E架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方向發展的大趨勢,則又驅動汽車芯片結構形式由MCU進化至SoC,這自然也包括自動駕駛芯片。
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22-2028年,全球應用于ADAS的SoC芯片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2%,中國則是26.6%。從市場規模來看,預計中國及全球ADAS SoC芯片規模將分別達到359及713億元。
圖片圖:中國及全球應用于ADAS的SoC芯片規模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36氪整理
因此,自動駕駛滲透率提高,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自動駕駛SoC芯片制造商,黑芝麻智能則是其中最大的參與者之一。
“地利”在于,從SoC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目前海外整體占優,但本土芯片企業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提升,呈追趕之勢。同時,國內汽車品牌商也越來越青睞本土的芯片企業。
東方證券指出,我國自動駕駛芯片企業近年來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企業具有本土化服務優勢。
這是因為,國內新能源車企非常重視用戶的個性化體驗,而通過自動駕駛實現差異化則是必由之路。因此,車企往往會對自動駕駛方案產生定制化的需求,這既需要自動駕駛芯片企業及時與車企保持溝通,還需要芯片企業擁有開放的生態體系。本土企業則恰恰可以有效滿足車企的這種定制化需求。
作為智能駕駛計算芯片的引領者,黑芝麻智能也為企業本土化的服務打了樣板。
就黑芝麻智能來說,其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支持,可在客戶系統中無縫集成和優化產品功能,同時,黑芝麻智能自主開發的驅動程序及操作系統可與第三方應用程序廣泛兼容。其中,瀚海ADSP軟件中間件平臺可協助客戶快速遷移和部署應用程序模型,廣泛適用于自動駕駛及V2X應用場景。山海開發工具鏈則提供全面的開發包及算法支持,并納入深度學習參考模型庫轉換用例,幫助客戶進行靈活的模型遷移、部署和整合。
“人和”在于,眾所周知,自動駕駛芯片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在自動駕駛等級不斷提升的背景下,SoC的算力也需要不斷跟進,這對自動駕駛芯片企業的研發能力和資金實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將會天然淘汰行業內一大波研發能力不足的玩家。
而黑芝麻智能,正是因為高強度研發投入的加持,才成為了智能駕駛計算芯片的引領者。作為自研核心IP并推出中國首個超過100 TOPS算力的自動駕駛SoC研發商,黑芝麻智能近三年研發費用累計金額已經超過16億元,并獲得國內全套車規級證書。
因此,未來SoC算力需求的不斷升級,對黑芝麻智能反而是利好,黑芝麻智能也一定是可以笑到最后的參與者。
最終,黑芝麻智能依靠優質的本土化服務和先進的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三大高算力自動駕駛SoC研發商。
同時,市場份額也還在不斷擴大中。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指出,預計2023年中國及全球高算力SoC的出貨量(按片計)將大幅增加,分別達到1,050,000及1,200,000,同時,隨著黑芝麻智能高性能自動駕駛計算芯片A1000 Pro的量產交付,預計2023年公司在中國及全球的市場份額將達到9.7%及8.5%,相較2022年接近翻倍。
基本面持續改善,業績潛力巨大
從黑芝麻智能2023年的市場份額來推算,公司在2023年的出貨量和營收增速也大概率會超過100%。
而黑芝麻智能業績表現能如此亮眼的原因,除行業本身的高成長性外,核心產品華山二號A1000 Pro在2023年實現量產交付,也是重要的助推。
如果再復盤黑芝麻智能過去三年的營收表現,我們就會發現,公司營收爆發的關鍵節點,均處于新產品的量產期。
圖片圖:黑芝麻智能產品商業化進程 資料來源:招股說明書,36氪整理
這也體現出芯片等高科技行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即研發的“延遲滿足”。前期巨額的研發投入,往往在很長時間后才可以獲得回報,但回報數額也同樣巨大。
根據黑芝麻智能披露,自動駕駛SoC芯片從開始研發到商業化一般需要4-5年的時間,期間要經過安全認證、與客戶前期其他硬件的磨合、定點生產、最終量產等多個階段。
在2020-2022三年間,黑芝麻智能的利潤表現不太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處于研發-量產的空白期所致。在自動駕駛SoC芯片這個高速成長的行業中,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獲得技術領先,從而鞏固競爭優勢是必要的,而這也會在未來給公司帶來更可觀的回報。
黑芝麻智能也為研發準備了充足的彈藥,截止2022年底,公司的在手現金+金融資產就超過15億元。在上市募集資金后,黑芝麻智能的資金將更加充裕,這也為公司后續在SoC芯片市場的攻城略地提供了強大的后盾。
此外,隨著黑芝麻智能高性能自動駕駛計算芯片逐步的量產交付,公司的基本面改善其實也十分明顯。
從盈利能力來看,公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產品的毛利率脈沖式提升,2020/2021/2022年分別為14.18%/18.62/24.17%。芯片作為規模效應顯著的產品,量產往往就意味著邊際成本的迅速下降,以及毛利率的顯著提升。因此,預計黑芝麻智能的盈利能力在未來將會持續處于上升通道。
從風險承受力來看,目前有市場指出,黑芝麻智能的客戶集中度過高,不過,根據公司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黑芝麻智能已經贏得10家汽車OEM和一級供應商15種車型的定點,而隨著A1000 Pro的量產,以及A1000的進一步放量,公司客戶結構豐富并均衡的大趨勢是確定的,抗風險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整體來看,自動駕駛SoC芯片作為當前汽車產業的必爭之地,其成長性和爆發力都是確定的,黑芝麻智能的上市,無疑會給國內汽車產業的自主化進程打上一針強心劑。
而黑芝麻智能作為技術領先、產品力領先的龍頭企業,也會受益于此,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增長潛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