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創新藥“賣鏟人”的CRO企業,在服務國內外新藥研發的實踐中,實現了快速成長。
博騰股份是一家為全球制藥企業、藥物研發機構等提供醫藥定制研發及生產服務(CDMO)的企業。
自2005年成立18年以來,作為CDMO行業“先發者”的博騰股份,累計服務客戶800余家,服務項目2200余個,服務終端藥物包括抗病毒、抗腫瘤及免疫機能調節、抗感染、神經系統、心血管、消化道及代謝、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提供了覆蓋藥物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CDMO服務。
此外,2014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至今,博騰股份也借力資本市場,實現了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擴展。
就在2022年,博騰股份獲得發展歷史上最大訂單,借助相關小分子CDMO訂單的加持,公司業績創下新高,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突破70億元和20億元,成為中國排名前三、全球第一梯隊的CDMO平臺。
近日,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2023年是公司新一輪三年戰略周期的起點,公司將結合中長期和短期目標,從‘突破重點業務機會、發展新業務、突破重點技術、營銷變革、數智化轉型、全球化布局’六大策略出發,持續打造“端到端、全類別”的CDMO服務能力”。
作為一家CDMO企業,博騰股份以過往18年在CDMO行業的深耕和積累,與來自全球前五十大制藥公司、中小制藥公司、新藥開發機構等各種類型的近800家客戶建立業務聯系,成功交付2200余個項目。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重慶、上海、成都、蘇州、美國新澤西擁有8個研發中心,業務涵蓋原料藥CDMO、 制劑CDMO和基因細胞治療CDMO三大板塊。
“醫藥外包服務行業是一個高度分散,專業化分工細分的行業,根據服務的終端藥品類型、服務所處階段等不同,‘CXO’衍生出的子行業眾多,如藥物發現CRO、臨床CRO、小分子CDMO、大分子CDMO等等。每家公司的業務組合、客戶結構、服務終端藥品不盡相同”,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談及公司的核心優勢,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認為,“公司始終圍繞以工藝為核心的CDMO業務進行布局,打通從化學原料藥、制劑到大分子及基因細胞治療,從前端開發到后端制造的端到端服務平臺。我們相信,我們過往良好的客戶服務記錄、交付記錄、新技術應用、質量管理體系、EHS管理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均能成為公司在市場中的重要競爭力”。
過去的2022年,博騰股份業績創下新高,總營收70.35億元,同比增長約127%,歸母凈利潤20.05億元,同比增長約283%。
三大業務板塊中,原料藥CDMO業務實現營收69.24億元,同比增長約126%;兩大新業務收入貢獻合計破億元,其中,制劑CDMO業務實現營收3183.91萬元,同比增長58%;基因細胞治療CDMO業務實現營收7528.28萬元,同比增長443%。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至2022年,博騰股份陸續收到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某小分子創新藥相關的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服務訂單,金額合計約8.97億美元,公司的亮眼業績也得益于上述訂單陸續交付。
對此,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此前公告的重大訂單,已經完成約83%的訂單交付,剩余訂單在正常履行中”。
為提升原料藥CDMO業務,博騰股份不僅積極布局多肽、寡核苷酸、ADC等業務,此外,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也介紹,“公司通過全球化布局策略,積極響應客戶需求,提升競爭力。2022年,公司在斯洛文尼亞的原料藥CDMO研發生產基地啟動建設,將成為公司在歐洲的首個研發生產基地,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p>
提到制劑CDMO和基因細胞治療CDMO兩大新業務,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總結道,“2018/2019年到2022年期間,公司制劑和基因與細胞治療CDMO業務完成了從‘0’到‘1’的能力建設和業務開拓”。
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在新業務的戰略布局上,公司一定會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在具體的運營環節,我們總結了三點經驗。首先,找到合適的團隊。盡管新業務與公司已有業務在客戶、商業模式等均有協同,但涉及的專業技術領域、能力要求不一樣,因此‘找人’是在業務初期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次,充分借助公司在CDMO行業的積累,為新業務的部分通用能力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如項目管理、知識產權管理、質量體系建設、工程能力等等,新業務團隊可以少走彎路。第三,前期保持業務和組織的靈活性,后期注重流程、制度等體系建設”。
博騰股份也一直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
2022年,博騰股份研發費用5.20億元,占營收的7.38%,同比增長約96.92%。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研發團隊規模1330人,較2021年末增長45.67%。公司在中美兩地擁有研發技術人員1676人,其中美國團隊118人,中國團隊1558人。
而在資本市場,2014年上市的博騰股份,即將成為上市十年的“老兵”,目前總市值在170億元左右。
談及公司如何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從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以及規范治理等多方面作了介紹。
“上市以來,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實現了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擴展”,上述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5年,博騰股份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收購上游供應鏈江西博騰藥業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后整合,江西博騰營收從2014年的1.2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7.2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9%。此外,公司于2017年收購J-STAR Research。上述負責人表示,“在過去五年中,J-STAR Research不僅實現了自身業務價值鏈從原料藥向制劑的延伸,業務規模實現快速的增長,且與公司形成了良好的業務協同,為公司帶來客戶和項目的持續引流”。
在再融資方面,2018年,博騰股份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募集資金凈額14.62億元,為公司在2018-2019年期間的戰略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2019年以來,公司連續四年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在不斷吸引優秀人才的同時,也實現了業績的持續兌現,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指出。
與此同時,在ESG方面,博騰股份已連續七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始終致力于可持續發展,以經濟效益兼顧治理、環境和社會福祉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公司抗風險和可持續經營能力。2023年,公司將ESG工作提上新的高度,公司已經成立由董事會戰略與ESG委員會頂層領導,ESG執行委員會擔任管理機構的治理和管理架構,自上而下開展ESG系統工作。
展望行業發展前景,博騰股份相關負責人認為,“醫藥外包服務企業能夠為醫藥研發提供更具效率、成本、專業優勢的解決方案,已經成為制藥領域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公司持續打造在各條業務線技術布局的廣度和深度,持續建立交叉學科的創新技術平臺,目前已擁有涵蓋藥物結晶、生物催化、流體化學、微粉、高活性藥物、制備色譜、氟化學、光化學、金屬催化、口服制劑平臺、高活制劑平臺、難溶藥物技術平臺、無菌制劑平臺、局部外用制劑平臺、慢病毒生產平臺(PTLV-SMART?)、新型AAV血清型篩選和進化平臺、SF9和HEK293生產工藝平臺等覆蓋公司三大業務板塊的技術能力”,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