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1 頁,我竟然改了 3 個小時!》
上周我重啟了《粉絲改稿》欄目,陸續收到了一些粉絲的投稿。
其中有個投稿吸引了我的注意,來信如下:
他是從事旅游工作的,投遞的稿件如下:
每頁信息量都很大,我選擇了一頁最具代表性的片子與你分享改進思路。
首先來回顧下粉絲的投稿需求:
總結起來就 2 點:1.更好看;2 地域特征鮮明些。
面對這個需求,你會如何設計呢?簡單思考幾秒鐘:
好,下面分享下我的設計思路。
這頁片子需要具備 2 大功能:
1.方便游客了解每日行程2.對本次旅游充滿期待(美觀)
01.更易讀
頁面里元素非常多,看上去很累。
先做個初步的規整,將背景刪除:
同層級文字統一字號,對關鍵路徑節點突出顯示:
下方的時間軸文字也做了簡化,第幾天完全可以用 DX 來表示。
這個版本雖有改進,但還是有些亂,問題出在哪呢?
其實關鍵在于主次不突出。站在游客的視角,首先關注的是總的游覽路線,其次才是沿途的風景。
于是,我將次要信息弱化:
河流的藍色及寺廟的咖色保留,山脈則改為灰色,整體就清爽了許多!
但此時還有個問題,線路整體是從右往左看的,并不符合閱讀習慣。
需要水平翻轉一下:
雖然地理位置上:麗江在拉薩東邊。
但站在游客的角度,更關心它的易讀性,因此從左往右的閱讀順序更為契合。
02.更好看
接著來考慮美化的事。
粉絲希望頁面更具地域屬性,其實這個并沒有聽起來那么復雜。所謂地域屬性就是多加幾張當地特色的風景照片!
比如麗江和拉薩(布達拉宮)。因為當地的風景就是最好的旅行名片!標題也改為麗江 拉薩直奔主題!
接著做些細節調整,將底部的時間軸上移:
因為人們的習慣是,先了解總體行程,再看對應的細分安排。是不是更順暢了呢?
但此時有個新的問題:時間軸和路線圖的對應關系不是特別清楚。
解決方案是用色塊區隔:
將行程區間與下方的線路一一對應,一目了然!是不是超棒呢!
來看下前后效果對比:
回顧改稿過程,再復雜的頁面,底層設計邏輯都是一樣的,即先做對再做好!多站在受眾角度思考問題,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