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益電子最新的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公司獲得了67分。
綜合生益電子各個季度指數來看,季度變化較小,年度差異較大,受產業鏈,供需結構變動的綜合性影響,在2021年一季度下沉到低值區域后又逐季啟動上行動力。
在二級市場,生益電子死氣沉沉,偶爾能激起一點漣漪,在2121年一季度迅猛下跌之后就臥床不起,但是伴隨著業績逐季修復,SGI指數回溫,機構研報唱多的聲浪交織,生益電子頹廢的股價長期或許會迎來一絲轉機。綜合生益電子各個季度指數來看,季度變化較小,年度差異較大,受產業鏈,供需結構變動的綜合性影響,在2021年一季度下沉到低值區域后又逐季啟動上行動力。
圖:生益電子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生益電子的主營業務是各類印制電路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從應用領域來看,主要包括通信設備板,網絡設備板,計算機,消費電子板等。
2021年第三季度,生益電子主營收入9.78億元,同比上升8.16%,單季度歸母凈利潤5361.65萬元,同比下降44.12%,單季度扣非凈利潤4583.98萬元,同比下降52.12%雖然三季度生益電子依舊虧損,但是環比來看,盈利有所改善,修復力度逐步加大
產銷兩端承壓:凈利潤連續三季度大跌
三季度生益電子凈利潤同比下滑,這與生產端和銷售端兩端承壓關系密切,是在行業周期景氣不振的格局下產業鏈,供需結構變動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生產端,生產成本壓力侵蝕盈利水平一方面,由于受到產業鏈,供應鏈波動加劇的影響,芯片及各類電子元器件供應短缺,重要原材料金屬硅,銅的價格連創新高,在這些不利因素綜合施加壓力的情況下,生產成本快速膨脹另外,生益電子也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導致單位產品平均價格下降疊加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上漲,萬江分廠停產及子公司吉安生益的固定成本較高等因素,帶動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上升,導致毛利率下降
以原材料漲價對生產成本的推升來看,在第三季度,關鍵原材料現貨銅價的漲幅超過30%,另一原材料金屬硅的現貨價格漲幅超過150%這不但對整個行業產生強烈沖擊,同時也讓生益電子等個體廠商面臨成本控制,向下游企業轉嫁成本,價格策略調整的盈利危機,從凈利潤連續三個季度的慘重跌幅來看,生益電子在成本管控,轉嫁方面有待提高水平
在銷售端,需求的總量和結構變化顯著從行業整體的產業鏈來看,印制電路板的上游主要是覆銅板,銅箔行業,下游主要是通信設備,網絡設備,計算機服務器等,因此,生益電子作為印制電路板的生產商,其產品和技術需不斷滿足下游電子產品的需求和變化,同受到下游電子產品景氣程度的制約,2021年前三季度,由于部分客戶整體需求延后,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的高附加值產品需求減少,導致生益電子銷售乏力
以核心客戶變動引發營收縮水來看,生益電子上半年凈利潤下降的一個關鍵因素便是5G通信設備產品的出貨量萎縮,而失去的銷量部分則來自于華為,這是因為通信設備對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嚴苛要求,通信設備印制電路板供應商與客戶之間存在一定的粘性。。
機構齊聲唱多:繼續躺平,還是奮起一擊。
就生益電子所處的賽道來看,行業整體景氣度和市場關注度較為平淡,但近期業內主流券商開始齊聲唱多。
天風證券給予生益電子2022年25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為16.5元,國金證券認為生益電子合理市值為189億元,對應目標價為22.81元,開源證券則持續關注生益電子,維持買入的最高評級。
機構對當前陷入虧損陷阱的生益電子發展前景卻較為樂觀,券商的看漲情緒來自于兩方面評估,一方面是產品結構對接市場需求進行調適,另外,研發投入等基本面也在改善,
首先是產品結構的調整在市場需求方面,今年各行業對印制電路板的需求量較去年有了較大的變化,市場對汽車電子和云端服務器等新興行業的需求量在明顯提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的市場需求增勢顯著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及電車的銷量預計將達到約542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36.1%,在蓬勃發展的電動車提振之下,汽車電子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因此車用PCB的用量有望不斷提升
同時,據IDC數據顯示,2021上半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整體市場高速增長84.6%,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將增長至74億美元,全球市場將增長至347億美元伴隨著服務器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服務器板塊的PCB需求量也將持續提升
其次是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今年生益電子虧損累累,不得不降本增效來改善盈利能力,難能可貴的是,在成本壓力較大,盈利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生益電子研發投入的規模和強度卻并沒有縮水
研發投入的持續累積有利于強化生益電子的技術體系和競爭能力,根據三季報披露的數據,生益電子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依然保持著增長態勢報告顯示,公司三季度的研發投入接近4,800萬元,同比增長了11%今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合計為1.37億,同比增長4.83%
面對市場風口的轉變,生益電子已經及時調整了產品結構,增加了服務器,汽車電子等領域的訂單,同時加碼研發投入在機構看來,產品結構的優化需要一定時間去執行和積累,因此短期內對業績的拉動效果并不明顯,但伴隨著時間推移,產品結構調整帶來的潛在效益將會逐步浮現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