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財富人生>

鄉村行·看振興貴州遵義貢米村:打好產業“組合拳”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中新網 作者:柳暮雪 發布時間:2024-01-12 14:07   閱讀量:8737   

隆冬時節,走進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站在村委會俯瞰,壩區里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數百個羊肚菌大棚。

鄉村行·看振興貴州遵義貢米村:打好產業“組合拳”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貢米村黨總支部書記、村主任徐浩告訴記者:“為了不讓冬季土地閑置,我們在收割完水稻后,在大棚里種植羊肚菌,采取‘稻+菌’的輪作模式,實現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讓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張正付正在壩區對大棚進行管護。看到記者他侃侃而談:“我從2019年開始種植羊肚菌,冬季種20多畝,年收入20多萬元,開春后種植水稻58畝,年收入也有近30萬元。”

張正付笑著說:“稻+菌的輪作種植方法,既有利于土壤營養保持,又有利于防止土壤病菌富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家也把舊房翻修改造成了現在的‘小洋房’,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貢米村位于紅花崗區海龍鎮西部,全村有26個村民組1231戶5267人。這里有良田美景,過去由于交通不便,種出的大米等農產品無法外銷,于是村里強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多時一年有1300多人外出務工,導致良田肥土一度陷入荒廢,地里的雜草比人都高。

為改變現狀,貢米村村支兩委想辦法解決困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路修好了,路燈亮了,廣場休閑地也建好了。2018年,村支兩委按照分“三步走”的方案,重新喚起了村民種糧的積極性。

第一步,解決提升水稻種植的一些基礎性問題,統一選擇玉針香和野香優莉絲兩個優質高產品種,并由政府免費提供。在栽培技術上,改人工插秧為統一的缽盤育秧、機械插秧,合理密植后讓每畝水稻提升到1.3萬株左右。

第二步,讓觀望的村民看到實效。將閑置耕地資源統一整合,以反租倒包模式流轉給有意愿種植水稻的農戶,有30多個種植大戶流轉土地種植水稻,并實現增收。

第三步,構建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政府規劃和鼓勵下,2019年村里引進了羊肚菌的栽培,同時大力發展大頭菜、西瓜、草莓等一系列產業的種植。張正付就是首批帶頭種植水稻+羊肚菌輪作的獲利者。

看到了效益后的村民,紛紛選擇返鄉發展。2017年村人均收入8000多元,到2022年增長至23000多元。“2023年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保守估計村人均年收入不低于24000元。”徐浩如是說道。

貢米村立足壩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打好產業“組合拳”,采用統一選種、統一栽培、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為一體的生產加工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海龍貢米種植。

村民羅庭秀說:“現在種植水稻變得比過去輕松不少,而且產量高,村里還把大米包裝后統一對接市場銷售,2022年我流轉耕地種植了70多畝水稻。”

經過幾年示范,愿意種水稻的村民越來越多。2023年春種時節,10多戶農戶要求收回流轉出去的耕地,自己種植水稻。水稻+羊肚菌、水稻+油菜的輪作模式,讓村民嘗到了甜頭。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貢米村2024年種植油菜1100余畝,羊肚菌400余畝;油菜預計畝產400斤左右,預計總收入132萬元;羊肚菌畝產400多斤,鮮菇60元至80元一斤,預計總收入1000多萬元。

徐浩說:“我們采取‘黨支部+黨員+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全村的種植能手、村民集中起來,讓村民有活可做、有錢可賺,生活越來越好。”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