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金建”輪鳴笛調遣往下一個施工項目,標志著由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廣州港桂山錨地(18GSA)擴建工程全面完成現場施工。
該項目投入運營后,將大幅提升桂山錨地水域空間,有效緩解珠江口錨地容量供需矛盾,對提升該地區海上交通承載力,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廣州港國際航運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啃”下海底“超級硬巖”
廣州港桂山錨地位于珠江口外桂山島西側海域,為珠江口引航拋錨的交通要地。該項目作為廣東省重點工程,自開工以來就得到建設單位廣州市港務局高度重視,提前周密部署,現場精心指導,協助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各項難題。
據悉,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建設者們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一塊占地2474㎡的水下暗礁,單軸飽和抗壓強度最高達193Mpa,其堅固程度是高架橋高強度混凝土的3.2倍。
由于工程位于重要漁業紅線區和白海豚保護區附近,為保護海洋生物常規的水下爆破工藝禁止使用,只能采用環保清礁工藝。環保清除超高硬度礁石,國內外無經驗可循,建設者們開始采用傳統硬度鑿巖錘清除,以“軟”碰“硬”不僅清除效果不佳,還造成主要施工設備損傷嚴重,光維修時焊條用量連接起來就可繞桂山島3圈。
建設者們“摸著石頭”過河,每出現一個小問題就著手探索,經過多次實踐后,最終打造出硬核疏?!袄鳌薄滦丸弾r錘,成為突破清礁硬度的關鍵設備。
攻克環保疏?!翱ú弊印彪y題
以該項目副經理潘雪成為代表的項目科研小組及“金建”船員持續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邀請了清礁權威機構現場問診,在反反復復試鑿論證中尋找答案。
項目建設期間,累計召開專家會議46次,邀請專家293人次,嘗試新材料8種,嘗試新工藝4項,最終找出適宜清礁的鑿巖錘錘頭材質,再通過各種“小手術”來優化鑿巖錘性能,突破鑿巖錘的局限性。耐用時間比原錘頭增加約200%,錘頭損耗率降低了約35%,鑿巖時間較原計劃減少了25%。
2023年,該項目的科技創新成果“提高四尺巖礁機械破巖施工效率”榮獲中交集團優秀QC成果,將為疏浚行業環保清礁類似工程提供更多的經驗借鑒。
“綠美”繡入海洋經濟藍圖
在碧海藍天的珠江口海域,一群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海洋生物就生活在這里,它們就是中華白海豚,被稱為“水上大熊貓”。
海上工程建設堅持生態環境優先,要在海底動物保護和工程建設之間取得平衡并不容易。中交廣航局廣州港項目建設者堅持綠色生態建設理念,堅持“綠美廣東”為引領,想方設法減少對“海底精靈”世代棲息的海洋家園的傷害,做好海洋生態保護“必答題”。
“工程建設與海底動物的生存繁衍互不干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榮,這便是現代海洋疏浚最美的畫卷!”項目負責人陶宗恒感慨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