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分別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
其中,比亞迪、奇瑞、吉利以及理想、蔚來、零跑等新勢力車企,2024年銷量均實現了不錯增長。在此基礎上,近日多家車企面向2025年相繼提出了更高的銷量目標,正式開啟車市新一輪激戰。
整體來看,以東風、吉利、廣汽等為代表的幾大汽車集團,2025年目標相較于2024年總銷量增幅,普遍在10%~30%之間,其中新能源汽車和出口,被認為是驅動各家銷量持續增長的關鍵。新勢力陣營,整體更為樂觀,近半數提出了2025年要沖刺“銷量翻番”的目標。
頭部車企的樂觀預判,疊加價格戰、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持續刺激,目前普遍認為,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沖刺更高銷量規模,其中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更是有望首超燃油車。
傳統車企保守,增幅普遍低于30%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舉辦《臺州宣言》解析會,提出2025年吉利乘用車版塊將挑戰271萬輛銷量目標,相較于2024年217萬輛的實際銷量,增長約25%。
目前,吉利乘用車板塊主要有吉利汽車集團和極氪科技集團兩大業務主體,前者包含吉利、吉利銀河、雷達、翼真等多個品牌,實現了轎車、SUV、MPV、越野、皮卡等品類全覆蓋;后者則整合了領克和極氪,目標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
按照吉利控股規劃,在今年271萬輛的銷售任務中,吉利汽車將承擔200萬輛,對比2024年166.9萬輛的成績,提升約20%。其中,吉利銀河將挑戰年銷100萬輛,就2024年49.4萬輛的成績,目標實現翻倍。為此,吉利銀河今年將推出五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包括2款SUV、3款轎車。
極氪科技集團2025年目標為71萬輛,其中極氪品牌承擔32萬輛,相較2024年的222,123輛,提升約44%;領克品牌承擔39萬輛,就2024年285,441輛銷量,提升約36.8%。
可以看出,在車市新一輪比拼中,吉利汽車仍然是吉利乘用車的基本盤,并且這一主體地位隨著內部整合的深入,仍在持續凸顯。但與此同時,吉利加速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決心和信心,也愈發明顯。
和吉利接近,東風汽車今年將挑戰29%的銷量增長目標,也即是320萬輛。不過,東風并未公布旗下各品牌具體銷量目標。
據東風汽車此前公布數據,2024年前11個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計銷售新車223.61萬輛,同比增長約2.4%。其中自主品牌汽車銷售123萬輛,同比增長37.2%;自主新能源汽車銷售73萬輛,同比增長1.5倍。
官方估算,2024年東風最終將銷售汽車248萬輛,同比增長2.5%;終端交付256萬輛,同比增長4.8%。這意味著,相較于2024年,今年東風汽車目標實現更高的銷量增速。
比較之下,廣汽、長安、奇瑞等相對保守,2025年目標對比去年的總銷量增幅均在20%以內。
其中廣汽在2024年200萬輛銷量基礎上,提出今年將挑戰增長15%目標。要知道,由于集團幾大主力品牌銷量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去年廣汽總銷量同比2023年下滑近20%,其中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廣汽埃安銷量跌幅分別為26.52%、22.32%和21.90%。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汽提出今年挑戰15%的增長,也即是230萬輛的新目標,并不令人意外。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合資板塊衰退,目前廣汽正努力提升自主板塊份額,力爭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為此,廣汽計劃未來三年推出22款自主品牌全新車型,其中2025年將上市7款車型,覆蓋EV、PHEV和REV等多種動力形式。
長安汽車根據此前發布的“3311”目標,提出今年將挑戰總銷量300萬輛。2024年,長安汽車共計銷售新車2,683,798輛銷量,同比增長5.1%。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223萬輛,新能源車全年銷量73.4萬輛,同比增長52.8%,海外市場全年銷量53.6萬輛,同比增長49.6%。
按此測算,今年長安汽車將挑戰在2024年基礎上再提升約12%。如果長安汽車能繼續保持在新能源汽車以及海外市場的良好增勢,完成這一目標或不在話下。
奇瑞汽車則延續了2024年的做法,提出挑戰“銷量增長率再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
去年,得益于奇瑞、星途、捷途等品牌車型在終端市場的持續熱銷,加上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以及海外市場的出色表現,奇瑞共實現銷量2,603,916輛,同比增長38.4%,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今年,據多位業內人士預測,國內汽車銷量有望繼續保持3%-5%的增幅。這意味著今年奇瑞至少要實現13-15%以上的增長,才能順利達成目標,也即是近300萬輛。
新能源車企激進,多家錨定銷量翻番
與傳統車企的保守態度不同,新能源車企在2025經營目標上普遍較為激進,其中多個品牌甚至提出了2025銷量翻番的增長目標。
東風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就提出2025年將沖刺20萬輛目標。2024年,嵐圖累計實現銷量85,697輛,同比大漲70%,按此測算,嵐圖今年銷量目標增幅高達133%。
為此,在現有嵐圖FREE、嵐圖夢想家、嵐圖追光、嵐圖知音4款車型基礎上,嵐圖今年計劃再推出4款以上全新產品或改款車,并將積極探索中東等新興市場,同時持續擴充渠道,力爭實現400家全球門店布局。
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汽車和阿維塔,2025年將分別挑戰50萬輛和22萬輛的銷售任務,相較于2024年銷量均將翻倍,其中阿維塔目標增幅甚至高達200%。這背后,去年深藍和阿維塔在終端市場的出色表現,是關鍵支撐。
據長安汽車此前公布數據,2024年深藍共計交付新車24.4萬輛,同比增長78.14%,其中12月交付量為3.6萬輛,月交付量連續三個月超過3萬輛。分析原因,深藍去年的“爆發”,一方面離不開對增程的押注,目前深藍旗下SL03、S07、G318、L07以及S05,均覆蓋了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形式,可以充分滿足終端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另一方面,與華為的深度合作,也為深藍汽車帶來了增長新動能。去年,深藍全新推出的S07、L07等車型均采用了華為乾坤智駕系統,成為20萬以內少有搭載該系統的車型。
展望2025年,深藍有望繼續在這兩大維度保持競爭優勢。按照規劃,2025年深藍將推出兩款全新產品,包括旗艦SUV深藍S09和一款全新智能運動轎車,并實現推出的新車型全系搭載L2.5+智駕系統,其中S09已經首發亮相。同時,深藍汽車還將加速全球化布局,將投放更多全球化產品,力爭在今年實現海外銷量10萬輛。
阿維塔與之類似,目前在產品方面,阿維塔也已經形成了阿維塔11、阿維塔12和阿維塔07三款產品,全系純電+增程的雙動力布局,并有華為深度賦能,有力支撐了阿維塔銷量的增長。
在此基礎上,阿維塔已進一步推出旗下第四款車型阿維塔06,同樣提供純電+增程雙動力選擇,并搭載華為激光雷達+乾崑智駕純視覺兩種智駕方案,以及鴻蒙4.0車機系統等配置,計劃于2025年二季度上市。屆時,有望成為阿維塔銷量增長的重要助力。
除了傳統車企旗下新勢力品牌,同樣提出2025目標幾近翻番的還有零跑、蔚來和小米,2025年分別將挑戰50萬輛、44萬輛以及30萬輛銷量目標,而在2024年,這三家車企累計交付量依次為293,724輛、221,970輛、13.5萬輛。
除此之外,零跑基于LEAP3.5架構的全新B系列車型也將于今年上市,同時零跑還將協同Stellantis加速國際化,均為品牌進一步沖高提供了堅實支撐。尤其是全新B系列,在零跑看來將有望成為2025年沖刺50萬銷量目標的全新增長點。
至于蔚來,今年最主要的倚仗還是蔚來和樂道品牌,特別是后者,去年12月交付量已經突破1萬輛,按照蔚來董事長李斌預估,今年3月樂道L60有望實現每月交付2萬輛。“簡單計算一下,2025年樂道汽車一個月平均2萬輛,蔚來在2024年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增長,也有20多萬輛,加起來就是40多萬輛。”李斌表示。
更何況除了蔚來和樂道,蔚來旗下第三品牌“熒火蟲”也已正式發布,計劃今年上半年迎來首款車型上市。在李斌看來,雖然螢火蟲要達到月銷一萬輛比較困難,但幾千輛的月銷還是可以實現的,按此估算,今年螢火蟲品牌亦有望為蔚來貢獻數萬臺增量。
而小米汽車,2024年僅憑小米SU7一款車型,就賣出了13萬輛的成績,超額完成10萬輛的交付目標,已然成為新勢力陣營的又一員“猛將”。
在此基礎上,小米汽車已經確認今年將正式推出第二款車型YU7,業界猜測該車未來或將對標特斯拉Model Y。參考小米SU7的成功運作,以及小米本身強大的品牌和營銷能力,小米汽車2025年的表現無疑繼續值得期待。
新能源和出口,繼續“扛大旗”
2024年主流車企銷量增長背后,新能源和出口是兩大核心支柱。
比如奇瑞汽車,2024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43.4萬輛,同比大增258.9%,增速在乘聯會統計的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Top10中僅次于賽力斯,后者2024年零售銷量為38.6萬輛,同比大增269.8%。
另外,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以及理想、小鵬、蔚來等新勢力車企,去年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由此共同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繁榮。
2024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成功突破千萬輛大關,累計零售1,089.9萬輛,同比增長40.7%,就國內車市全年2,289.4萬輛的零售量而言,滲透率達47.6%,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
其中傳統車企,得益于顯著的模效應,正不斷和新勢力車企拉開差距,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去年在新能源零售銷量Top10中,傳統車企的席位數以及整體市占率相較于2023年均有顯著提升。由此也間接表明,傳統車企電氣化轉型正取得初步成效。
出口方面,得益于主流車企的強勁表現,也在持續創新高。
2024年,國內乘用車共計出口479.1萬輛,同比增長25%。其中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長城五大車企2024年出口量依次為41.7萬輛、114.5萬輛、40.4萬輛、53萬輛和4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9%、21.4%、53%、47.9%和43.4%,大部分成功跑贏大盤。奇瑞盡管在增速上優勢不明顯,去年卻首次實現年內出口突破100萬輛大關,刷新了自主出海新記錄。
展望2025年,在車市新一輪角逐中,新能源和出口繼續被各大車企視為了“謀增長”的關鍵,由此也注定了今年將繼續是新能源汽車和出口的爆發大年。
吉利就提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150萬輛,就2024年88萬輛的總銷量而言接近翻倍,在海外市場則將挑戰15.6%以上的增長。東風汽車320萬輛的經營目標中,欲實現新能源汽車跨越100萬輛,海外出口50萬輛。長安汽車的“3311”目標中,也提出今年將挑戰新能源100萬輛、海外100萬輛,其中深藍汽車今年計劃在海外沖刺10萬輛目標。
疊加各大新能源車企更為激進的增長目標,有理由相信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必將進一步創新高。特別是伴隨著車市“價格戰”以及“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持續,目前普遍認為,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正式實現對燃油車的超越。
事實上,2024年7-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已經連續5個月突破50%。不過由于上半年整體滲透率仍相對較低,最終并未實現對燃油車份額的趕超。
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5年新能源市場有望正式迎來歷史性轉折,即新能源汽車將全面超越燃油車,成為中國車市絕對主力。具體到不同動力類型,預計插混及增程將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主動力,而純電市場銷量增速則將有所放緩。
這一趨勢在2024年已較為明顯。據中汽協統計數據,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產銷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其中,純電動汽車雖然繼續占據了60%的份額,但相較于2023年下降了10.4個百分點,與之對應則是插混汽車銷量占比提升了10.4個百分點,正不斷成為拉動新能源汽車增長的新動能。
在此基礎上,中汽協最新預測認為,2025年國內汽車總銷量有望達3290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乘用車總銷量預計達2890萬輛,同比增長4.9%;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1600萬輛,同比增長24.4%。
另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也表示,2025年國內汽車市場將穩中有進,整體銷量預計在3200萬輛左右,保持3%的增長速度。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1650萬輛,同比增速接近30%,滲透率超過50%。
而出口板塊,盡管在部分市場面臨著加征關稅、反補貼調查等挑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汽車出口的成本和難度,但伴隨著頭部車企紛紛表態進一步擴大海外布局,并積極推進出海本地化運營,也有望繼續走高。
針對“3311”目標,長安汽車就明確表示,2025年要全面HEV化燃油車產品,上市13款新能源產品,同時將在海外市場導入8款產品。具體區域布局方面,今年長安將在海外做五件大事:第一,東南亞羅勇工廠投產;第二,召開歐洲品牌發布會,正式登陸歐洲市場;第三,獨聯體區域KD項目正式投產;第三,設立中南美完成巴西子公司;第五,在中東非完成CHANGAN、DEEPAL、AVATR三大品牌全面導入。
吉利則提出,今年將實現銀河新能源產品陸續登錄澳新、泛歐、東南亞、拉美等地區20余個國家。同時,吉利也將加速推進KD制造布局,在印尼、越南、中亞、非洲等多個國家推進本地化制造,并新增300多個銷售及服務網點,力爭到年底實現全球渠道網點超過1100家。
在頭部車企的持續發力下,有理由相信,今年汽車出口總量有望繼續穩健增長。據中汽協最新預測,2025年國內汽車出口有望達620萬輛,同比增長5.8%。
其中僅乘用車板塊,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測算,2025年出口預計在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10%。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將逐步成為國產乘用車出口的核心增長引擎,預計今年累計出口規模有望突破190萬輛。
從主要出口目的地來看,歐洲和獨聯體將分別成為新能源和燃油車的核心出口市場,另外東南亞和拉美兩大區域市場,伴隨著自主車企布局步伐加快,重要性也將持續提升。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