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民生消費>

法蘭克福上海汽配展開幕,汽車人才發展成為重要議題之一

來源:中青網 作者:安遠 發布時間:2024-12-03 14:46   閱讀量:7242   

2024年12月2日,2024年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展會盛況空前,整體展示面積高達35萬平米,匯聚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6763家參展企業,較上屆增長20%,17個境外國家及地區展團,81場精彩紛呈的同期活動將在展會期間輪番上演,參展商數量和同期活動規模皆創下歷史新高。

20年間與中國汽車行業并肩前行

在展會首日的媒體新聞發布會上,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劭闌表示,20年來中國汽車產業不斷壯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早在2011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就設立了新能源汽車板塊,2018年設立了明日出行板塊,今年展會上有400多家企業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板塊集中展示,2000多家企業的產品涉及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

最初展會定位為汽車零部件采購平臺,此后逐漸成為綜合的汽配、維修檢測診斷設備及服務用品展覽會,同時形成了信息交流、市場推廣、商貿服務及產業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汽車全產業鏈服務展會。如今展會成為中國企業和海外公司絕佳的展示交流平臺,通過展會搭建的橋梁,可以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公司可以加深對中國市場的洞察。

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光表示,汽車產業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Automechanika Shanghai也在過去20年間與中國汽車行業并肩前行,見證了行業的蓬勃發展并共同壯大。昔日,展會作為中國企業了解海外汽車市場的重要窗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今,它已華麗轉身成長為世界洞悉汽車產業科技進步的寶貴平臺。正如中國在綠色環保實踐中處于領先地位一樣,Automechanika Shanghai也緊隨國家發展戰略,無論在大會運營亦或是展會布局中都已貫徹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在展會的各個環節,包括各大產品板塊及專區,“技術 創新 趨勢”概念展區以及超過80場同期活動中都得到充分體現。

今年中國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大關,在助力汽車技術轉型升級方面,5.1號館展示規模達2.6萬平方米,匯聚超過470家參展商,全方位展示三電系統及零部件、燃料電池、充換電及補能、自動駕駛、智能底盤與座艙、新能源整車熱管理、新材料等綠色先進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另外輪胎和輪轂、維修及檢測設備、部件級組件等展區中的參展企業都表現出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的趨勢。

2024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為業界同仁提供了絕佳的全球合作機會。記者在展會看到,一眾國際領先品牌將在展會悉數亮相,帶來一系列創新成果。比如,博世以配件、診斷、服務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參展主題,展現了其智能出行售后電動化機智能網聯領域的解決方案、包裝環保材料、再制造件、舊件回收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

智能網聯研發人才仍存在缺口

在展會同期舉辦的2024年國際汽車產業人才發展論壇上,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資深研究員徐磊帶來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TOP40人才分析報告》。《報告》指出,智能網聯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重構的核心方向,2024年我國組合輔助駕駛(L2級)滲透率將超過50%,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應用已經在業內形成共識,而頂尖人才是技術創新的驅動力,跨學科的技術需求決定了對復合型高端人才的極高依賴。

現階段,中國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超過2228萬人,上游零部件擁有576萬從業人員,中游整車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56萬人。總體研發人員達到114.2萬人,研發密度15.6%;智能網聯汽車從業人員較少,研發密度47.7%。雖然行業總量合理,但未來不可避免將出現人員冗余,但同時智能網聯研發人才仍存在缺口。

TOP40人才58.5%擁有博士學位,軟件類專業占比超過60%。海歸是一大標簽,占比高達45%,且以美國為主。

TOP40人才清華系背景突出,61%為計算機、電子、通信類出身,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AI領域學科專業特征顯著。并且“海歸”背景是智能網聯汽車TOP40人才的一大標簽,占比高達45%,且海外求學地以美國為主。

科技公司人才“虹吸”效應明顯,傳統車企人才吸引力較弱,頭部切集聚22%的人才,人才資源較為分散,同業競爭激烈。TOP40 74%集聚在科技公司,因為企業轉化能力比較高。

展望與期待

培養復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

上汽培訓中心汽車學院院長華閏祺認為,隨著汽車市場變化、汽車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再發生變化。目前技術人才比較缺失,整車企業中自己培養傳統機械工程師轉型軟件需要新知識迭代,而培養的軟件工程師又要了解汽車架構,因此要把培養復合型人才放在重中之重。

2017年上汽培訓中心籌備組建專家隊伍,開發了一系列課程體系建設?,F已新開發了智能網聯、新能源、大數據、軟件工程、數字化工廠五大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涵蓋普及類課程到專業技術研發類課程共計900余門。他們還研發出數字工具、智能制造、軟件、新能源、智能網聯和綜合能力六大項產品,建成了包括線上直播、技術交流、專業論壇、新四化論壇在內的培訓生態。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培訓中心新建的智能網聯實驗室具有嵌入式與云端版智能小車、各類實驗臺架,將為學員提供一個智能網聯動手實踐平臺,開展實踐培訓,打造上汽軟件人才培養基地,用于滿足培養集團“新四化”人才需求,已開展上汽集團新四化無人駕駛競賽等專業技術培訓項目。

同濟大學教授、汽車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譚丕強表示,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變革性技術,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此時迫切需要打造適應新時代汽車產業發展內在要求的高質量育人體系。

他介紹,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建立了學術引領、創新實踐、校企聯合、國際接軌的“四輪驅動”人才培養體系。如在創新實踐方面,構建了貫通全過程的汽車專業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固定的導師隊伍+獨立的實踐場地+健全的安全制度+自主的運營模式+完善的保障機制,學生們自己成立了新能源、動力、節能、智能和造型設計五大創新車隊,在實踐中學習。在國際接軌方面,堅持德英雙外特色,依托國際平臺聯動,拓展合作辦學伙伴,提升人才引培層級,設立了學院國際聯培項目和國家級中德聯合科研項目。

長三角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上海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秘書長樊澤芳去年走訪了超200家規模億元以上的公司,她通過調研發現人才短缺是企業最大的發展瓶頸。她指出,汽車零部件領域是亟需國際化的產業,全球化是融合的過程,企業走出去需要員工了解國外文化,企業引進來要尊重外籍員工文化。只會挖人,沒有自己的培養體制,人才也很容易被挖走。她建議,零部件企業要培養人才,就要重視與相關院校的銜接,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新知識的途徑、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能落到實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