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孚能科技全球首輛鈉電車型下線儀式”在江西南昌江鈴集團新能源能量工廠隆重開幕。
全球首款鈉電車型交付,孚能科技將持續提升鈉電性能
本次下線儀式是孚能科技創新技術產業化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鈉離子電池不僅為交通電動化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更進一步為孚能科技“專注科技創新,引領能源變革,為人類美好生活續航”的愿景賦能助力。其搭載車型江鈴易至EV3251km版本是孚能科技與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合作的首款鈉離子電池純電A00級車型,可滿足年輕一代日常上班代步、跨城出行等多樣性場景需求,致力于用戶享受“輕快出行,安全無憂”的舒適純電出行生活。
當前,孚能科技鈉離子電池產品采用層狀氧化物+硬碳的技術路線,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低溫性能優異、循環壽命長等優勢。
目前已投產的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間;安全性能方面,電芯已通過針刺測試,以及過充、過放、擠壓、泡水等多項測試,電池包亦達到了NO TP標準;低溫性能方面,零下20℃放電容量保持率可以達到91%以上;循環壽命方面,可滿足新能源乘用車、二輪車的需求。
化學體系材料層面,除了層狀氧化物路線,孚能科技也在預研普魯士藍、聚陰離子等其他技術路線。
根據規劃,孚能科技將于2024年帶來第二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160-180Wh/kg;2026年,產品能量密度將進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以滿足更多場景的應用需求。
與此同時,孚能科技鈉電產品已經在與乘用車、兩輪車、換電、儲能等客戶和項目積極對接開發中,鈉電池送樣也得到大量客戶的良好反饋。鈉電池產品的量產將有助于公司豐富產品結構,滿足不同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為后續開拓更多的國內外優質客戶奠定良好基礎。
鈉離子電池有望成為鋰電池體系外的新選擇
此次孚能科技配套全球首輛鈉電車型的成功下線,實現了鈉電產業化從“0”到“1”的關鍵轉換。鈉離子電池技術已基本成熟,行業量產在即。
孚能科技鈉離子電池的大批量投產以及面市,對終端用戶群體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鈉離子電池具有當前化學體系更出色的低溫性能,可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低溫環境續航里程低的問題,即使東北極寒地區亦可出行無虞。此外,鈉離子電池的安全性、經濟性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多場域的產品選擇。
在新能源領域,鈉離子電池的商業化可推動行業整體降低對鋰資源的依賴,進而實現國內鋰資源供應獨立自主。全球鋰資源絕大部分集中在南美以及澳大利亞,中國鋰資源占比并不占優勢,當前70%的鋰資源依賴進口,鋰資源供應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相比鋰資源,鈉資源儲量豐富得多,據研究數據顯示,地殼中鈉資源儲量占比2.74%,大約是鋰儲量的420倍。此外還可以通過海水制備鈉鹽。中國作為全球鈉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可以有效緩解國內鋰資源的供需不平衡。
目前受碳酸鋰價格波動的影響,雖然短期內鈉離子電池成本不具備顯著優勢,但從中長期來看,鈉離子電池仍被市場一致看好。在國家政策的重點支持下,隨著產業鏈的不斷成熟,鈉電池產業鏈各環節加速落地,將促進鈉電形成規模化生產效應,鈉離子電池低成本優勢將愈加顯著。鈉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和磷酸鐵鋰有一定重疊,有望取代部分鋰離子電池的市場份額;在二輪車、三輪車領域,鈉離子電池在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之間實現了性能和成本的平衡,有望取代鉛酸電池。同時,在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對成本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的應用場景也有望成為鋰電池體系的重要補充。
據研究機構EVTank預測,到2030 年,鈉離子電池的實際出貨量或將達347GWh,2024-2030 年的復合增長率達58.1%。多因素驅動下,鈉電市場前景廣闊,已經提前布局的孚能科技將在這次機遇中抓住先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