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萬博編輯|章漣漪自2021年底到現在,是自動駕駛行業的低潮期,更是整個行業過沙篩金的價值重塑期。同時也在這個時期,自動駕駛行業以場景為單位,若干個隱藏在以Robotaxi為?
褚萬博
章漣漪
自2021年底到現在,是自動駕駛行業的低潮期,更是整個行業過沙篩金的價值重塑期。
同時也在這個時期,自動駕駛行業以場景為單位,若干個隱藏在以Robotaxi為主的高階自動駕駛身后的細分賽道,開始走入臺前,比如同樣面對開放場景的無人環衛。
我們回顧最近一兩年自動駕駛行業的歷史發現,無人環衛經歷了去年的投資高潮之后到今年,開始加速To G生意的落地節奏,據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數據,截止到今年10月份,國內有關無人環衛的官方招投標項目高達21起,涉及金額從千萬到億元級別不等。同樣是無人環衛招投標項目,去年一整年發生9起。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企業如酷哇機器人,仙途智能等,都在今年拿到了億元級別的項目標的。
從大趨勢來看,因為勞動力短缺的剛需,以及市場和政策層面的推動作用,無人環衛開始迎來大規模商業化的黎明時刻。
為何是黎明?
縱使有剛需,我們也發現,商業化考量上,無人環衛因為設備價格的問題,離真正取代人力還有一定距離;同時也因為客戶類型比較單一,且環衛市場潛力大但較為分散,所以在業務擴展和資金回流上,處于一定的劣勢地位。
01無人環衛To G生意加速
從整體節奏上來說,無人環衛行業拿政府環衛招投標項目真正的加速期是在今年下半年。
低速產業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自動駕駛行業中標項目達到29個,這其中,涉及無人環衛服務的中標項目就達到9個,占到全部中標項目的31%。
這其中,酷哇機器人中標其中的6個項目,累計中標金額超過2億元。
從招標方來看,這9個項目中,有8個屬于當地政府或者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環衛服務部門。
另外今年7-9月的第三季度,國內自動駕駛行業中標項目為96個,其中有10個項目涉及無人環衛服務或設備采購,累計中標金額是1.14億元。背后的招標方,大部分同樣具備政府背景。
再到上半年,類似的項目僅有2個,而去年全年全國涉及無人環衛服務或設備采購的項目僅有9起,不足上個月1個月的數量。
從招投標項目數量以及總中標金額來算,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無人環衛落地的腳步正在越來越快,而這個趨勢后面最大的推動力,以政府部門或者具備官方背景的相關服務提供方為主。
中標意味著項目落地,也意味著資金的流入和利潤的前景。無人清掃公司于萬智駕告訴《賽博汽車》,其自己運營的一個政府項目從最開始的10%以上毛利率,到現在已經能夠達到25%。
對比一眾自動駕駛公司,尤其是Robotaxi項目為主的玩家還在測試化運營的階段,這種資金正向流通的目標顯然還比較遠。
對此,行業從業者無法否認這種可實現性比較大的細分賽道。一個很顯性的現象是,在自動駕駛行業略顯寂寞的當下,無人環衛賽道還在涌入新的創業者。
陳俊波離職后創辦有鹿智能
去年10月,有媒體曝出,原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陳俊波離職之后,與前阿里機器人CEO谷祖琳共同創辦了有鹿智能,主要業務就是無人環衛。
另外,業內頭部Robotaxi玩家文遠知行,也在去年4月被曝開展大規模無人清掃路測。據《賽博汽車》了解,文遠知行的無人環衛項目目前已經在廣州生物島進入正式運營階段,在北京亦莊也獲準牌照,目前正在進行上路測試階段,正式運營時間尚不可知。
所以現在來看,對比其他場景,尤其是面對公開道路的場景,無人環衛無論是落地速度,還是從業者認可的落地前景,都是走在一個靠前的位置。
02無人環衛,前景何處來?
從上面的招投標背景來看,招標方多屬于政府背景。相比之下,對于無人環衛這類細分賽道,政府部門的推動意愿以及大規模落地的可行性,較Robotaxi之類的更高。
目前國內已經有幾十個城市針對無人環衛出臺推動落地的政策,這其中比較激進的是深圳。
深圳發布無人環衛推動政策
今年2月,深圳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環衛作業機械化、智能化的通知》,要求在2023年6月底前,每個區至少打造1個無人智能清掃標桿示范;到今年年底,則是要求每個街道至少有一個無人智能清掃應用場景試點。
需要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指標模糊的指導性文件,而是有明確的落地范圍和數量要求的政策。
政策的偏斜其實很好理解,理由既有技術層面的,也有需求層面倒逼的。
技術層面,于萬智駕告訴我們,雖然與Robotaxi同樣面對的是公開道路場景,但無人清掃整體的速度較慢,同時因為車輛的用途,不需要考慮因車輛剎停和啟動引起的舒適性問題,所以對于落地測試的要求沒Robotaxi那么高,也就給了車輛盡早落地測試迭代的前提。
另外,無人清掃車一般采用編組作業的方式,每輛車基本都是在各自的車道內行駛,比較少有變道超車等需要,所以對于系統的博弈能力也就沒那么高的要求。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無人清掃車沒有其他的技術要求,因為是特種作業車輛,從清掃干凈度和清掃設備折損率兩個角度來說,空間定位的要求就會比較突出。
不過從我們在廣州生物島拍攝的文遠知行無人清掃項目,和于萬智駕的表述來看,這個技術要求其實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主要依靠傳感器技術和算法的迭代。
除了技術問題,還有市場剛需的問題。這個剛需主要來自于人,盈峰環境2022年發布的《環衛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及收入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環衛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年齡57.72歲,其中駕駛從業人員平均年齡47.3歲。
這里是一個環衛從業人員年齡老齡化的問題。除了年齡,因為工作環境和性質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健康以及收入問題,同樣為無人環衛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據辰韜資本發布的《環衛自動駕駛賽道研究報告》測算,到2025年,僅無人道路清掃服務和無人垃圾清運服務的潛在市場空間就高達3291億元。
另外,環衛行業本身所具備的公共性質,讓其成為一種硬性的剛需,在技術可行性和就業人員越來越大的稀缺性的前提下,無人環衛的前景就凸顯出來。
當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環衛PPP模式,還是政府直接負責采購,環衛事業的最終買單者,都是政府財政。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上文中招標項目中,大多數招標方都有政府背景的原因,這也一定程度上為整個行業的短期前景提供了動力。
03前景之下,無人環衛的困與解
前景說的差不多了,不過自動駕駛作為近幾年才開始落地的一個技術或者行業,整體其實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范圍縮小到無人環衛本身,我們認為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去考慮和解決。由淺入深我們一個一個梳理。
首先還是價格的問題,在當下這個階段,無論是企業采購還是無人環衛解決方案提供商,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無人環衛對比人力,是否更具性價比。
我們了解到,目前面向人行道等非主干道的小型無人清掃車,價格大概是在20-40萬元一臺,而對應的人力成本,據辰韜資本的《環衛自動駕駛賽道研究報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線環衛工人的月工資最高不超過4500元/月。
就按照4500元一個月的工資來算,一年純工資支出為5.4萬元,如果將無人清掃車按照30萬元一臺來算(頂一個工人的勞動力,大概需要5-6年才能抹平設備使用方的成本。
至于無人清掃車的使用周期,當下我們無法確定,畢竟從落地到現在時間并不是很長還需要驗證,不過在降本方面,當下小范圍小批量的落地也意味著,之后無人環衛公司的降本空間還有很大。
其他比如酷哇機器人、仙途智能等拿到項目比較多的,大概率這個比例也不會太少。
這里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當政府因為經濟大環境導致財政吃緊的時候,上游的企業也會面臨增長方面的瓶頸。于萬智駕告訴《賽博汽車》今年的業務增長其實是低于預期的,可能有個10%就不錯了。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因為政府財政吃緊帶來的回款周期長同樣是一個顯性的影響。
國內環衛行業頭部盈峰環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內的環衛市場比較大,也有龍頭如盈峰環境、玉禾田、龍馬環衛、北控城市資源等等,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大而散的狀態,各地方也有扎根本地多年的本土傳統環衛服務提供商,這對于科技型的無人環衛公司如何打入當地市場,進而拿到項目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有沒有解決辦法?
目前來看,在無人環衛這條線上,大抵有3種模式并存:
其一,無人環衛初創企業設備服務運營一條龍,單獨拿項目自己做;
其二,傳統環衛服務公司牽手初創公司一起拿項目,一方提供運營一方提供設備和技術,各司其職。如于萬智駕牽手龍馬環衛、盈峰環境與酷哇機器人合作等等都是范例;
最后,則是傳統環衛公司自己孵化無人環衛項目,如龍馬環衛孵化的城服機器人業務。
這3種模式,傳統環衛公司自己孵化對于初創的無人環衛公司來說其實是天然的競爭者,不過辰韜資本告訴《賽博汽車》,并不特別看好傳統環衛自己孵化無人環衛業務,一是自己內部大量資金、技術投入的決心和魄力,二是在市場化融資上也不是特別有優勢。
如果是無人環衛初創公司單獨做項目,在環衛流程、政企關系上也有難點。當下各初創公司單獨拿項目并負擔運營的工作,我們更多的可以理解為熟悉流程,進而對整體解決方案進行反哺。
所以就當下來看,與傳統環衛公司合作,用出賣設備和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在內的,無人環衛解決方案給環衛公司,似乎是一種更符合現實的路線。類似于一種智能駕駛方案供應商和主機廠的關系。
用辰韜資本的話來講,即優勢互補。
-END-
原文標題:無人環衛,做To G生意起飛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