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中國健身人口多年來持續增長,健身行業普及率不斷提高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線上健身變得火熱,線上線下健身加速融合,健身賽道進入互聯網3.0時代
西部證券分析師徐光輝認為,伴隨著新周期的到來,健身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總體而言,中國健身市場的規模提升空間很大,預計將從2021年的7866億元增長到2026年的147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5%
健身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
年輕的時候,健身只是一種愛好,去不去沒多大區別,但現在是一種必需品,是身體,工作,生活的必需品小劉是深圳一家科技企業的普通員工他現在已經迷茫了快一年了從工作第二年開始,因為公司的福利和氛圍,他開始健身不過很多年了,偶爾會有中斷,不過最近他的朋友圈更新了這條信息
在小劉看來,健身是他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一旦到了中年,身體新陳代謝變慢,睡眠質量和抵抗力容易下降,需要強身健體其次,平時工作忙,壓力大每天去健身房聽一些輕松的音樂,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努力,揮汗如雨,可以讓身心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愉悅第三,運動后第二天工作效率更高,處理事情和人際關系的能力也提高了,自我安全感也提高了
健身習慣一旦養成,隔幾天不去身體就會莫名其妙的難受劉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而小王是一個才畢業一年的女生她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下班后去健身房:努力工作,在健身房瘋狂虐自己
看著自己強壯的身體,每天都很開心,很自信,感覺無所畏懼小王很享受她的節奏,不想用青春和身體去換取金錢和工作她認為身體好也是個人競爭力的體現,身體好才是大才
還有一個小林,住在上海雖然他已經工作了十幾年,但是他以前從來沒有健身的習慣可是,前段時間,伴隨著劉畊宏和林志玲在線健身直播的流行,他也開始瘋狂地愛上了健身但由于疫情原因,他平時在家健身
我逃出了劉畊宏,但我沒有逃出林志玲5月的一天,小林更新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被很多朋友點贊
小劉,小王,小林只是冰山一角現在加入健身隊列的人越來越多細心的人很容易發現,在大街上總能遇到穿著簡單舒適的運動套裝和運動鞋的運動達人即使在日常辦公場所,也偶爾會有同事穿著一身運動裝,一件長款大衣,風格很酷
最近幾天,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健美協會指導的《2021年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健身行業逐步回暖,健身房會員普及率和健身人口呈現連續五年增長的趨勢截至2021年12月,全國健身會員7513萬人,較2020年增長6.89%,健身人口普及率也較2017年有所提升
人們的健身意識大大提高了。
在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繼紅看來,新冠肺炎疫情給健身行業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空前提高,自發健身意識大大增強,網絡健身用戶激增
王繼紅表示,從熱搜榜上的劉畊宏健身話題,到其短時間內擁有超過7000萬粉絲的平臺賬號,充分說明大眾對健身有著強烈的需求伴隨著疫情的逐漸消散,人們的生活將回歸正常秩序,大部分逐漸養成健身習慣的線上健身用戶一定會進入線下健身場所,屆時健身行業將迎來新的爆發點和增長點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在接受證券時報·E版記者采訪時表示,健身行業火熱雖然是疫情推動,但本質上是現代人健康觀念進一步升級,更加關注健康的必然發展趨勢因為很多發達國家的健身行業都很普及,在中國還處于逐步升級的過程中,所以健身器材銷量的增長是必然的
賴陽認為,健身行業的成長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健身房升級,健身房密度增加,更加大眾化,專業化比如有專業的私教,指導消費者如何更好更專業的運動,避免受到傷害
第二,目前跆拳道,瑜伽室,拳擊運動等專業健身培訓班越來越多,即健身場所的類型更加多元化與此同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身模式正在興起,人們可以選擇的健身形式和場所越來越多
三是家庭健身比例越來越高,設備不斷升級以前買一對啞鈴和拉力器就夠了現在,專業跑步機,橢圓機,劃船機,甚至更復雜的健身器材在家庭中越來越普及
第四,健身平臺越來越多,比如丁咚平臺不僅擁有大量免費和付費課程,還記錄了每個人的運動數據,幫助用戶實現好友間的便捷互動
政策方面,最近幾年來健身行業也是利好頻出2021年7月,國務院發布《全民健身計劃通知》,提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38.5%,實現縣,鎮,行政村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每千人擁有2.16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發展
2021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十五規劃,鼓勵發展互聯網+健身和物聯網+健身模式,增加體育產品和服務資源,優化線上線下健身互動融合,增加家庭健身場景和線上健身活動相關健身政策環境持續改善,將帶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中國健身行業市場滲透率僅為3.9%,遠低于美國,英國,日本和歐洲的平均水平。
健身器材的銷售正在蓬勃發展
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點燃了健身器材的銷量。
近期發布的《618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2年,運動健身相關內容搜索量環比增長121%,各類輕量級健身產品增長明顯其中夾腿神器增長885%,智能健身鏡增長225%同時,露營裝備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204%
正式上線后的前10分鐘,跑步機,綜合訓練器,杠鈴,瑜伽墊的成交額分別增長了200%,100%,140%,211%。
天貓的銷售數據也顯示,體育健身消費火爆據郭進證券統計,截至6月9日,運動鞋及服裝行業累計銷售額達42.81億元,同比增長28.5%,其中運動服裝和鞋類分別同比增長40%和24%分品牌看,國產品牌中安踏,特步,361度累計GMV分別增長139%,48%,56%,增長保持領先
從性別來看,女性搜索健美健身相關內容的熱度同比增長14%,男性消費者搜索美容護膚相關產品的熱度同比增長27%。
線下健身器材銷售也是如此據線下銷售人員介紹,今年健身器材的銷量明顯好于往年,主要是小型便攜的家用健身器材
根據消息顯示,目前瑜伽墊,泡沫軸,彈力帶,輕量化啞鈴是健身人士的首選,智能計數跳繩,智能手環/手表也成為健身人士或家庭的新寵很多家庭都有讓孩子跳繩打卡的習慣
對于居家健身者來說,大部分會選擇啞鈴,瑜伽墊,TRX相結合,很多下了很大決心在家健身減肥的人,都購買了橢圓機,跑步機等笨重大型的健身器材。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健身器材——全球市場跟蹤與分析》,2020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約為135億美元,2027年將增長至194億美元。
其中,在中國,根據平臺數據,2021年,中國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為546.5億元,同比增長15%預計2022年達到628.5億元,2024年達到799.6億元
此外,中國一直是健身器材出口大國,其供應鏈占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7—2021年中國健身器材出口總值年復合增長率為32.88%,呈現持續增長趨勢2021年,健身器材出口總額達到89.45億美元
行業已經進入3.0時代。
行業火爆,從相關企業紛紛走向資本市場可見一斑。
最近幾天,被譽為迪卡儂健身器材全球唯一戰略合作伙伴的浙江李璇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登陸上交所主板的招股說明書計劃募資20.02億元,用于年產150萬臺健身器材,60萬只啞鈴生產基地,45萬臺健身器材技術改造等六個項目至此,已有5家a股健身器材廠商踏上或正在踏上資本市場
此前,Inpais于2017年登陸深圳中小板市場,成為健身器材行業第一股2020年初,舒華體育登陸a股2021年11月,康力源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上市申請,2022年1月,青島三百碩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除了健身器材企業,最近幾年來,一些健身科技企業也在走向資本市場。
去年8月,運動器材和服務公司IFIT健康健身計劃于美國東部時間10月6日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iFIT后來,由于不利的市場條件,公司宣布推遲首次公開發行,并將繼續評估擬議發行的時間
接受前述記者采訪的賴陽表示,目前國內健身行業還處于探索期,選手還沒有特別成熟的經驗,商業模式也還在探索中所以有些項目還是會虧本,但從長遠來看,一定會有企業在健身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西方證券分析師徐光輝表示,中國的健身行業萌芽于2000年左右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促使人們在家轉向網絡健身,網絡體育消費市場發展迅速但伴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線上線下健身融合加速,推動了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互聯網3.0健身時代已經到來
徐光輝認為,伴隨著新周期的到來,健身行業線上線下的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整體來看,中國健身市場規模提升空間較大,預計將從2021年的7866億元增長到2026年的147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5%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