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伊利百億定增背后的木桶效應
導語
伊利百億定增,要補哪些短板。
前不久,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胡潤中國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百強榜》,中國乳業巨頭之一伊利,超越了華為和碧桂園,位列榜首。
一市財經注意到,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伊利一直在為一筆高達百億的定增忙碌這也是迄今為止A股市場消費行業最大競價定增融資計劃,因此備受矚目
在本次定增中,伊利發行約3.18億股價格為37.89元/股的股票,成功募集到120.47億元的資金。
根據伊利披露的報告顯示,募集到的百億資金將用于液態奶,嬰兒奶粉,礦泉水三個產品項目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尤其提到,將拿出此次資金中的9%,也就是11億元來進行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升級。
從市場反響來看,伊利此次定增異常火爆,定增機構的陣容也極為豪華。
報告顯示,此次定增共有53家投資者有效申購,獲配對象僅22名在獲配的19位機構投資者中,既有巴克萊,高盛,摩根大通,瑞士銀行等國外頂級投行,也有招商證券,高毅資產,平安養老等國內知名資管證券機構
自2021年6月伊利股份拋出定增預案以來,外界對此次定增議論紛紛,褒貶不一。
有人說,此次定增是一劑強心針,能產生強大助力,推動伊利朝著全球前三的目標奮進,也有人質疑,定增會增加擴大總股本,使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股息率,每股收益等估值指標出現下降,從而攤薄股東利益,降低ROE。
那么,究竟該如何看待此次定增首先,還得看這筆錢要用在什么地方
定增能否補短板。
根據公告,伊利此次定增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6個項目:
一是液態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二是全球領先5G+工業互聯網嬰兒配方奶粉智能制造示范項目,三是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項目,四是數字化轉型和信息化升級項目,五是乳業創新基地項目,六是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伊利首次發布公告時,曾將募資金額定到130億元同年9月,伊利更改了定增預案,將擬募資金額調減至不超過120.47億元
在本次定增計劃中,除了償還負債外,伊利的投資項目主要涉及液體乳,嬰兒奶粉和礦泉水三個產品,此次投資的大部分建設項目回收期較長。
伊利發布的報告稱,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消費者更加重視乳制品的營養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特點,市場需求明顯增長。
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投資周期較長的基礎性生產項目,有利于增加伊利的液態奶基礎產能,為其提供穩定的收益。
而嬰兒奶粉則屬于高端化產品,是伊利拓展市場新的著力點,也是其拓展新賽道的嘗試。
但是,伊利在奶粉領域的勢頭卻并不向好。
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20年伊利在該領域的市占率為6%,同比沒有明顯增長年報顯示,其奶粉及奶制品業務在2020年的毛利率為42.90%,比上一年降低了5.22%,而同期飛鶴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72.50%,近乎高出其奶粉業務的30%
目前,國內嬰兒奶粉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伊利雖然在該領域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其投入能否獲得預期效果,目前還需觀望。
相比之下,礦泉水業務對于伊利來說雖然經過幾年的布局,在市場上初步建立了知名度,但是由于工廠在北方,目前產能也與其他幾家礦泉水企業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南方的市場供應量還達不到理想水平。
雖然伊利在報告中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食品飲料行業下游渠道資源,具有數量龐大的經銷商和終端渠道網絡,有利于形成規模經濟。
但從當下情況來看,行業已經存在農夫山泉和華潤怡寶等高市占率的巨頭企業,伊利作為該領域的新手,爭取市場的難度較大。
恒大冰泉的例子也再次暗示了這個行業存在的進入門檻——用錢是砸不出市場占有率的,投資礦泉水建設項目對伊利來說還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不久前,伊利曾提出到2025年挺進全球乳企三強的目標不過,單就這次定增來看,其準備的投資項目難以在短期看到成效,預期收益仍有待觀望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此次定增對于伊利而言不失為是一個利好信號一位知名投資人分析稱,擴大股本相對于擴大債務更能降低在不確定經濟形勢下的風險而本次定增中,多樣化的投資陣容間接地為伊利進行了潛在增信,也能加強其在國內國際的潛在戰略合作機會
尾大不掉的負債難題
利好需要在未來慢慢驗證,目前來看,定增只是緩解了伊利最迫切的償債問題,避免逐年上升的負債率再次爬高。
年報顯示,伊利近三年普通股的現金分紅率分別為66.07%,70.86%,70.47%,三年分紅現金總數額超過140億,手筆相當大方。
身為乳業巨頭的伊利,營業收入在2020年達到968.86億元,凈利潤70.99億元接近千億的營收下,伊利為什么還要通過定增來進行巨額融資呢
除了伊利對新產品研發的需要,逐年攀升的資產負債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財報顯示,伊利最近幾年來的資產負債率不斷爬高,2020年達到57.09%,超過行業平均值45.08%,2021年中,其資產負債率再度攀升至62.76%,遠超行業平均值45.07%,也大大超過了競爭對手蒙牛的54.16%。
不僅如此,有幾個數字漲幅驚人!
2020年,伊利的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同比上漲10.61%和112.48%同時,2020年度內,其財務費用達到1.88億元,同比上漲2250.50%,償還債務支付現金694.36億元,同比上漲598.76%
雖然伊利在財報中指出,數據的上漲是由于2020年超短期融資券,短期借款等有息負債增加所致可是,這些數據均說明伊利存在一定的償債壓力
在120.47億元的巨額定增預案中,伊利僅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項目的資金就高達35.74億元,約占總募集金額的30%。
可以看出,這筆資金確實會減輕伊利的部分償債壓力。
漲價救不了凈利率
乳品市場的兩個白武士伊利和蒙牛,在經過長時間的燒錢大戰后,近乎占據了接近67%的市場份額,雙寡頭壟斷格局明顯。
理論上,擁有如此高的市占率,基本可以收割高額的利潤,可是事實卻并非如此。
2020年報顯示,伊利,蒙牛的凈利率分別為7.35%和4.61%,可是,同屬食品飲料板塊的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卻有28.12%高額利潤,奶粉行業的飛鶴凈利率更高,達到了39.99%。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壟斷格局下,雙巨頭的利潤率如此低。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乳業跟其他的產業不一樣,基本上是牧場+基地+工廠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由于南北奶源差距,乳業的整個物流半徑是非常大的,這樣就加重乳企整體的成本
他還表示,如今,液態奶已經進入了一個微利的時代例如伊利,蒙牛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比較大,而在高毛利的奶粉等產品領域占比相對較低,這也是拉低了其利潤率的一個核心原因
同時,多年的激烈競爭也為這兩巨頭埋下薄利隱患。
數據顯示,2014—2020年,兩者的銷售費用率均逐年增加,伊利最高達到25.0%,蒙牛更是達到28.3%。
燒錢大戰將伊利主要產品市占率帶到35%,蒙牛市場率也提升到了32%此后,燒錢的效果越來越低,同時長時間的惡性競爭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形成了彼此內耗的局面
2020年,乳企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生鮮乳價格大幅上漲成本壓力下,伊利和蒙牛也暫時休戰,減少了終端促銷,并通過提價等手段應對風波
提價之后,2021年以來,伊利,蒙牛的凈利率均有所回升,截止2021年中,雙方的凈利率分別提升至9.45%和6.46%。
不過,產品價格的提升也帶來一些問題。
以伊利旗下的高端奶粉金領冠珍護為例,今年以來,多家媒體報道稱該產品出現竄貨以及亂價嚴重的情況。
而竄貨以及亂價現象不僅會引起消費者不滿,也顯示出公司渠道管控的能力的不足如不加以遏制,恐怕會對公司形象和渠道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漲價固然能解一時燃眉之急,但卻不能改變伊利薄利的現狀。
如今,大眾市場的常溫奶已經進入了成熟期,盈利增長十分有限面對液態奶的微利時代,伊利也應積極布局高端化產品,尋找未來的增長點
據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有機乳品,常溫牛奶,低溫牛奶細分市場零售額比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達 21.9%,11.5%,21.7%。
這反映出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消費者的結構性需求更傾向于高端化,差異化,功能化。
此次定增,也是伊利糧草先行的一步先手棋。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此次伊利定增可以強化伊利的資本根基,為伊利在乳制品行業的后續發展和鞏固其市場地位都是十分有利的。
而對于定增會增加擴大總股本,使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股息率,每股收益等估值指標出現下降,從而攤薄股東利益,降低ROE的質疑,柏文喜表示,從短期看確實如此,但是從長期來看,通過此次大規模定增可以擴大和強化伊利的資本基礎,對于伊利的可持續市場競爭力是利好的。
2025年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全球乳業第一,伊利樹立起了遠大目標,而此次定增所帶來的收益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待時間檢驗。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