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產業經濟>

特斯拉賣一輛凈賺4萬,馬斯克:還得降價

來源:IT之家 作者:燕夢蝶 發布時間:2023-07-21 13:05   閱讀量:7012   

特斯拉二季度經營數據公布,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語出驚人。他說:“經濟不行,特斯拉未來可能還會降價?!?/p>

而就在他說這話的同時,特斯拉股價在盤后交易下跌近 5%。

華爾街的分析師一針見血:

二季度特斯拉在干的事,實際上就是犧牲一部分利潤換銷量。

盡管特斯拉二季度日進 20 億,賣一輛車賺 4 萬多,但掙錢能力其實已經下降到了 3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馬斯克都說了什么?

二季度財報會議,馬斯克首先為特斯拉頻繁降價行為進行了一番辯護。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

他認為,特斯拉一直降價,是為了應對經濟不確定性影響銷量下降的可能。

高通脹、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平均利率水平上升,用戶的借貸成本也變大,對于汽車這種大宗消費意愿變低。

所以特斯拉需要降價來促進銷量。

宏觀經濟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恐怕更加迫在眉睫的,是中國車企在不斷投放性價比更高的車型。

馬斯克放出“繼續降價”的口風,說明內心已經意識到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

但同時特斯拉的生產成本足夠低,仍然可以以價格戰應對短期威脅。

那么長期呢?

馬斯克還預告了最新的進展。

兩個部分。首先是新的車型產品。

新的 Model 3即將在年內量產上市。馬斯克稱三季度開始,工廠會暫停一段時間進行改造升級,滿足新車生產需求。

其次,賽博皮卡真的要來了。馬斯克說“今年交付,明年大批量生產”。并且,賽博皮卡需求遠超預期,且擁有很多新技術,比如“電池能量密度比現在的特斯拉車型高 10%”**。

第二項重要進展,是關于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拓展、人工智能研發方向的。

之前馬斯克扔下一枚車圈核彈,說 FSD 可以授權給其他車企使用,引起軒然大波。

事實證明此言非虛,馬斯克在財報會議上確認:FSD 的授權,已經在和一家大型車企緊密接觸。很有可能,搭載 FSD 系統的其他品牌車型,也不遠了。

特斯拉本身也從單一車企,增加了軟件供應商角色。

而 FSD 帶來的長期帶來的利潤,是難以估計的。

并且在短期,其超高的利潤率,也是馬斯克最為看中的。

實際上,老馬之所以在財報會議上口出驚人,并且破天荒放出 FSD 外銷新進展,原因都在二季度財報數據:

以掙錢能力著稱的特斯拉,毛利卻創了歷史新低。

特斯拉交出了怎樣的財報?

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再創新高,共交付 466140 輛,同比大漲 83.01%,環比也增加了 9.28%。

交付量上漲,因此帶動汽車銷售收入和營收增加,二季度總營收 249.27 億美元,同比增加 47%,環比略增 6.85%。

汽車銷售收入為 212.68 億美元,同比增加 46%,環比增加 6.54%,已經逼近歷年來最好水平,213.07 億美元(約 1534.04 億元)。

這樣看好像特斯拉二季度還不錯?

馬斯克雖然嘴上沒有明說,實際的數據卻泄露天機:

因為連續降價,二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再次走低,達到三年多來最低水平,為 18.20%。

這使得經營利潤也有所下降,為 23.99 億美元,同比下降 2.63%,環比下降 11.04%。

同時,特斯拉二季度凈利潤有所上升,達 27.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環比增加 7.56%。

由此計算,特斯拉二季度一天能賺 2.13 億,賣一輛車賺 4.16 萬。

經營利潤下降,凈利卻增加,反映出的是特斯拉在“賣車”這項主營業務上損失的利潤,其他業務有所彌補。

比如超充業務。北美地區,特斯拉超充站已經向福特、通用開放。超充等其他服務二季度累計收入達 2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46.66%。

馬斯克還格外強調,特斯拉的鋰電儲能產品 Megapack 需求走高,儲能業務收入也達到 15.09 億美元,同比增長 74.25%。

并且,因為超算 Dojo 開始生產,特斯拉二季度研發費用三年來首次增加,為 9.43 億美元,同比增長 41.38%,環比增加 22.31%。

所以總結一下特斯拉二季度的表現:

主營的造車賣車業務,開始出現一絲危機,不得不用降價犧牲利潤的方式,來保住銷量數據和增長率。

特斯拉的危機或挑戰從從何而來,其實也很明顯。

特斯拉在中國遭遇最強阻擊

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共銷售 155676 輛,同比增長 74.38%,環比增長 13.28%。上半年累計賣出 29.41 萬輛,新能源市占率相較 2022 年略有增加,從 8.8% 增長到 9.5%,整體排在第二位。

但凡事就怕比較。

絕對數量上,二季度比亞迪新能源銷量為 70.02 萬輛,去掉海外的 1 萬多輛,中國市場上其成績仍然是特斯拉的 4 倍左右。

當然馬斯克曾說比亞迪靠混動,勝之不武。但就 2023 年 2 季度來看,比亞迪在國內的純電銷量也沖到了 352163 輛,贏了特斯拉 2.5 倍之多。

從相對的增長率、市占率來看,特斯拉現在在國內也被自主品牌死死的壓制住。

而就在不長時間前,比亞迪還是 low 的代名詞的年代,特斯拉早已經在國內起飛,新能源市占率一度超過 50%。

現在卻只有 10% 左右,落差肉眼可見。

而且比亞迪銷量最大的純電車型宋 PLUS EV,最新版指導價 16.98 萬-20.98 萬,實際上價位已經追平特斯拉 Model 3。

所以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特斯拉在中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強力阻擊,車型配置競爭力被大大稀釋,目前的增長,是靠大幅降價,以及延續的品牌影響力保持。

當然,分走特斯拉蛋糕的,不止比亞迪一家,埃安、理想等等增長速度都十分“可怕”。

另外,還有小鵬、長安深藍、哪吒等自主品牌也在不斷內卷,在市場上推出許多比 Model 3 和 Model Y 價格更低、配置更豐富的競爭產品。

但在長時間不換代和自主品牌不斷內卷的雙重作用下,特斯拉在中國已經開始顯出疲態,只能舍棄一部分利潤來換銷量,保證銷量。

至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其實可以理解為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高這個大背景下的“水漲船高”。

中國市場本應是特斯拉最大的提款機和增長引擎,一段時間以來也一直是這樣的,甚至可以說成就了特斯拉的今天。

所以馬斯克失去誰可能都能承受,唯獨不能接受在中國市場上出現什么閃失。

因此,在新車上市之前,降價也成了特斯拉最好用也最直接的手段。

而以 2023 年 2 季度為節點看特斯拉,還能發現它目前正處于第二個周期的蓄力階段,手里牌很多。

短期來看有新款 Model 3 量產在即,據說會搭載 HW4.0 系統。

中期來看,賽博皮卡、廉價車型的交付,會帶動新一波大幅度增長。

而從長期看,特斯拉 AI 能力的進化,以及 FSD 的授權外銷,不僅會帶來超高的利潤,還會使特斯拉逐漸超越車企的內涵,向一家軟件算法、AI 服務提供商演進。

彼時,對于特斯拉價值的評估方法,也會產生本質變化。

未來的競爭會更激烈!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