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調銀行股跑贏大盤個股漲停,存款降息預期濃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愿 北京報道 目前還沒有收到總行層面的通知,依然在按照開門紅擬定的計劃,即利率上浮到頂吸收存款日前,一位中部省份的銀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日前,央行授權發布的一年期LPR下調,引發市場對于存款利率加點上限可能下調的預期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郭其偉表示,LPR下調后,后續政策組合值得期待,排在第一位的即是存款降息,為確保降息的政策效果,有必要通過壓縮存款利率點差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
盡管存款降息暫未落地,在多位銀行業分析師看來,此次LPR意外下調對銀行股并非利空,相反是利好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分析稱,當前銀行板塊估值的核心驅動因素在于資產質量,降息托底經濟,有助于改善銀行資產質量預期,同時本次降息與前兩次降準及存款利率定價機制改革互為組合拳,并不拖累銀行息差利好資產質量且不利空息差,因此整體而言,本次降息對銀行估值的影響非常正面
截至12月21日收盤,滬指上漲0.88%,銀行板塊上漲1.47%,41只銀行股中僅2只下跌,11只銀行股漲幅超過2%,其中紫金銀行漲停而12月20日,滬指下跌1.07%,銀行板塊下跌0.36%
2022年凈息差有望企穩,核心矛盾從資產端轉向負債端,改革存款定價方式或將引導存款利率下行,預計將成為未來一年影響銀行凈息差的核心矛盾安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李雙指出
銀行或壓負債成本
事實上,在此次LPR報價之前,有多位分析師從銀行角度預測12月下調LPR概率不大。
國泰君安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宇表示,對于銀行而言,今年12月下調的影響明顯大于明年,銀行大多數貸款將在1月份重定價,且重定價的依據是錨定上一年12月的LPR如果12月下調LPR,意味著存量貸款和增量貸款的定價一塊下降,而如果明年下調,則主要影響當年新投放貸款因此,銀行12月自主調降LPR的意愿并不高
對于在12月MLF利率并未出現調整的情況下,一年期LPR依然出現0.05個百分點的下調,分析認為報價行在報價過程中可能考慮了非商業性因素,這種方式也會帶來凈息差的擠壓,從而需要在未來更加強烈的進行負債成本管控光大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
日前,央行,銀保監會在學習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分別指出,要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王一峰則認為,目前對公貸款利率為4.60%左右,已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部分對公貸款投放已基本不創造經濟價值未來讓利實體經濟的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負債成本的控制需要通過下調逆回購操作利率,并加強通知存款,協定存款等類活期產品的限額管理方式,降低銀行綜合負債成本
對于今年6月份實施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表示,下一步將鞏固好前期貸款利率下行成果,同時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保持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基本穩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由各報價行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即“LPR=MLF利率+加點”。對LPR報價影響最大的是MLF操作利率,可以視為是LPR的壓艙石。
張家港行近期表示,將通過控制高息存款規模,嚴格控制高利率存款的發行量,優化存款結構,通過產品支撐,考核導向,費用傾斜等多個方面,促進低息存款的增長等方式有效降低存款成本率。
銀行息差仍處于低位,今年7月,12月兩次降準對銀行業息差壓力緩釋較小,存款定價自律機制效應釋放需要一定時間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稱
銀行股整體影響小部分利好
在存款加點上限下調暫未明確的背景下,多位銀行業分析師依然認為,此次LPR意外下調,并未對銀行股構成利空,且對部分銀行來說還是利好。11月15日央行一次性全額續作MLF并維持MLF操作利率不變,LPR報價的基準未變。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認為,現實經濟世界是個聯動系統,降息利好實體融資的可持續性,從而穩定經濟增長降低信用風險實體回報率的下行如果不及時地反映在貸款利率上,實體債務的可持續性將下降,信用風險暴露帶來的沖擊將遠大于息差沖擊,銀行估值變動的主要驅動因素就是資產質量
厘清這一點就知道,降息對銀行可以是利好事實上,過去多輪銀行股價上漲都發生在息差下行的過程中,銀行股是總量相關行業,息差的邏輯只是在個體比較中才有意義,而且是在資產質量風險緩和的環境下才有意義倪軍表示
據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測算,一年期LPR下降0.05個百分點對明年全年貸款收益率和凈息差的影響分別約為—0.0011,—0.006個百分點此外,考慮到全面降準落地以及存款定價規范的延續,負債成本對于息差平穩有望發揮抵補作用對于銀行個體而言,中長期限貸款或零售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影響相對更小
林英奇的測算結果顯示,一年期LPR下調對郵儲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常熟銀行,寧波銀行,貴陽銀行等由于資產端結構因素影響小于同業。。
在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保持不變,非住房貸款平均利率,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下調0.05個百分點的假設下,郭其偉的測算結果也顯示,此次一年期LPR下調對于郵儲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渝農商行,無錫銀行凈利潤影響正面,包括工商銀行,貴陽銀行,瑞豐銀行等影響較小。從歷史上看,除了2019年9月,1年期LPR在MLF利率沒有變動的背景中下調了5BP,其他情況下均是LPR與MLF同步變動。
負債成明年息差核心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次LPR意外下調,較多的分析人士認為,這為明年降息,降準打開了空間。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信用寬松窗口正在開啟,后續貨幣政策在穩健基調下仍有向松調整的空間,央行除了采用MLF,OMO等多種常規工具調節中短期流動性之外,還可能靈活適度地綜合利用降準,降息等操作加強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
明年上半年在經濟壓力之下,不排除仍然有降息,降準的可能性,但是在海外逐步加息的宏觀環境中,我們預計持續降息的時間窗口或許會比較短,所以明年上半年是重要的政策窗口期郭其偉則提醒
在此背景下,銀行股2020年投資策略如何布局李雙認為,當前銀行股估值與2018年底行情啟動前相比略高,但均處于過去5年合理偏低的估值狀態,當前時點比較類似2018年底,2019年初的貨幣信用環境,對銀行板塊來說機會大于風險
2022年凈息差有望企穩,核心矛盾從資產端轉向負債端監管層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改革存款定價方式或將引導存款利率下行,預計將成為未來一年影響銀行凈息差的核心矛盾李雙指出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表示,預計2022年銀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速7.5%,增速中樞回歸常態,營業收入同比增速7.9%,節奏上呈前低后高走勢。
看好2022年銀行板塊的絕對收益,階段性可能存在相對收益分子端,寬信用下銀行營收端以量補價,成本端不良壓力緩解,分母端,經濟預期改善帶來風險評價改善邱冠華稱
華西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劉志平則認為,2022年銀行業發展看點將繼續向表外要收益,財富管理作為眾多銀行轉型的重點和輕型銀行優質賽道,迎來供需多個層面的催化個股層面,建議圍繞表內外的資產負債表的經營角度,堅守優質個股,建議關注兩條投資主線:財富管理業務發力早,基礎扎實的銀行,區域優勢突出,經營穩健的銀行
——>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