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財經視點>

回顧2021年外資控股券商的表現如何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山歌 發布時間:2022-05-08 18:25   閱讀量:8835   

證券行業江湖,是不是外來的和尚更會念經。

最近幾年來,伴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業內也見證了首家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從外資參股到外資控股的落地目前業內有9家外資控股券商,雖然只是星星之火,但狼來了的聲音始終不絕于耳

回顧2021年,外資控股券商的表現如何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的最新2021年財報統計,9家外資控股券商中,2021年有5家出現凈利潤虧損,占比過半除了新成立券商的常規虧損,2021年外資券商的跑馬圈地也造成了高額支出在經歷了股東變更,公司名稱變更,新營業執照等一系列變更后,后續外資控股券商的重點應該引起關注

經紀行業虧損過半。

新公司的建設成本很高。

回顧剛剛結束不久的2021年,稱之為證券行業的新一年并不為過中證協數據顯示,2021年,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24.1億元,同比增長12.03%,凈利潤1911.19億元,同比增長21.32%

但在行業馬太效應下,虧損的券商依然存在最近幾天,各證券公司在中證協披露2021年財報后,部分券商的虧損隨即浮出水面據記者統計,9家外資控股券商中,2021年共有5家出現業績虧損,占比過半

具體來看,星展證券和大和證券都是2020年新成立的券商,2021年6月獲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牌照這兩家新券商才開業半年,預計第一年就要錄得虧損

星展證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885.41萬元從財報來看,其收入主要來自投行業務收入,利息凈收入和自營業務收入由于當年業務及管理費用高達2.21億元,2021年最終凈虧損1.3億元

大河證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691.6萬元,其中其他收入2577.55萬元,投行收入1025.61萬元,自營業務收入1231.26萬元當期業務及管理費用1.23億元,凈虧損6609.61萬元

與兩家新券商不同的是,高盛高華作為高盛在中國的重要布局,多年來各項業務都取得了相當的規模2021年,高盛高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41.26%以及業務管理費用從2020年的3.44億元一舉增至6.2億元,當期凈虧損—1,530.84但其當年凈利潤為8093萬元,同比增長39%

前海證券作為首家港資券商,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證券業新年也不例外2021年,匯豐前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24.94%由于同一業務及管理費用的擴張和一筆信用減值損失,2021年凈虧損1.59億元

2019年獲批成立的兩家外資控股券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和摩根大通證券,到現在已經展出兩年了其中摩根大通證券第二年就能盈利,對于新成立的券商來說相當難得2021年,摩根大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32億元,同比增長197.49%,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管理咨詢服務等領域大幅增長

相比之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就沒那么幸運了在2021年營收增長39%的情況下,當年凈虧損達8491.4萬元,虧損規模增長22.43%

與國內大型券商相比,外資控股券商目前仍呈現薄利多銷的局面,自營業務規模有限所以2021年影響業績的主要是券商,投行等傳統業務整體來看,2021年各券商投行業務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由于投行增收不增利的特性,以及新公司建設成本,業務費用,員工工資等費用過高,仍然出現了虧損

為股東更改資本名稱。

外資比重繼續提高。

從49%到51%,再到90%甚至全資,2021年外資控股券商的比例越來越大,并伴伴隨著一個新的名稱外資更多。

2021年8月,摩根大通接受其他5家境內股東持有的股份,全資持有摩根大通證券100%的股份,使摩根大通證券成為中國首家外資證券公司。

其次是高盛高華2020年3月將外資股東由高盛變更為高盛集團,并增持至51%后,高盛高華正式成為外資控股券商2021年10月,高盛宣布收購高盛高華尚未擁有的股權,并于次月完成股權變更工商登記高盛高華成為第二家全資外資券商,注冊資本也增至27.86億元

對此,高盛表示,收購高盛高華的全部股權將為高盛在中國的長期發展和成功提供更好的定位收購高盛后,高盛高華將更名為高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不過,目前高盛高華的工商注冊信息和年報披露均未顯示更名信息

除了2家外資控股券商誕生為外商獨資券商外,其他4家外資控股券商的外資股東持股比例自2021年起有所提高。

例如,2021年3月,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和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掛牌轉讓瑞銀證券合計16%股權后,瑞士銀行次月確認了受讓方資格截至今年3月,該部分股權已交割并進行工商變更,瑞士銀行持有的瑞銀證券股份由51%增至67%

2021年7月,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為摩根士丹利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次月,公司完成股權變更,摩根士丹利受讓華鑫證券上市的摩根士丹利39%股權,持股比例由51%提高至90%,而華鑫證券僅剩10%股權

雖然2021年沒有動靜,但今年1月,前海金控在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匯豐前海證券39%股權此后,匯豐銀行宣布完成增持mainland China合資證券公司匯豐前海證券有限公司39%股份的交易,持股比例由51%增至90%匯豐前海證券在2021年年報中披露了這一交易,并表示已于3月3日完成工商注冊

此外,瑞士瑞信銀行證券于2020年6月由瑞士瑞信銀行注資,注冊資本由8億元上升至10.89億元,瑞士瑞信銀行成為持股51%的控股股東2021年6月,瑞士瑞信銀行證券正式由原瑞士瑞信銀行方正證券更名為瑞士瑞信銀行證券有限公司..當時,中國CEO,證券董事長胡表示,期望未來實現對證券的全資控股,將在適當的時候完成

根據盤點,除2020年剛剛獲批的星展證券,大和證券,2019年獲批的野村東方證券外,其他6家外資控股券商最近幾年來均獲得了外資股東的進一步支持股權變更后,原合資券商也將公司名稱去地方化,華鑫,方正,高華等國內投資者也伴隨著持股比例的降低,從公司名稱中消失

業務資格正在陸續補上。

快樂賭注正在進行中。

回顧國內合資券商這些年的發展,除了CICC,大部分都是不溫不火,水土不服的聲音不絕于耳深圳某合資券商業務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外資比例限制,中外文化碰撞,經營策略差異等固有問題外,業務牌照限制成為合資券商行業的主要瓶頸,無法在所有業務領域與本土券商競爭

與新設立的外資控股券商相比,基本都是從四項重要業務資質入手,證券經紀,投資咨詢,自營等業務不再受限2021年,外資控股券商不斷尋求完成業務資格

以高盛高華為例作為國內最早的合資券商,其早期的業務范圍僅包括證券承銷與保薦,債券經紀和自營,沒有子公司和營業部

高盛集團收購高盛高華控股權后,2021年4月,高盛高華與北京高華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收購北京高華持有的干坤期貨100%股權,6月7日,在上海成立承銷保薦分公司,7月5日,經北京證監局批準,增加證券自營,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代銷金融產品資格8月3日受讓高華盛澤100%股權,從事另類投資業務

2021年底,高盛高華與北京高華簽署了《業務轉讓協議》,北京高華所有業務全部轉讓雖然尚未獲得全部券商牌照業務資格,但高盛高華已經從之前的投行崗位轉型為綜合業務

同樣,2021年8月底,瑞士瑞信銀行證券獲得北京證監局批準變更經營范圍在原有投行業務的基礎上,增加了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和證券自營業務獲得換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后,瑞士瑞信銀行證券可從事的業務范圍將得到有效拓寬

此外,瑞士瑞信銀行證券也在申請業務牌照和基金銷售等資格,以授權經紀業務人員結構方面,2021年,瑞士瑞信銀行證券新增私人財富管理部員工21人,融資咨詢部員工10人,整體員工數量增長58%

除了高盛的高華和瑞士瑞信銀行之外,摩根士丹利證券最近也申請設立替代子公司野村高管多次公開表示,希望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申請投行牌照,逐步發展成為全牌照證券公司

外資不斷增加中國市場雖然外資控股券商的國內業績仍有待提高,但其影響力和實力不容小覷當牌照限制和股權問題全部解決后,后續外資控股券商的重點就要關注了

從業務方向來看,高盛高華,瑞士瑞信銀行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之前都是以投行業務為主要戰略力量外資背景的券商在股權承銷業務上優勢明顯外資券商憑借海外資源和專業背景,往往可以在國內外重大項目中打開中國市場,提供IPO,再融資,并購等全鏈條服務

相比之下,日本證券公司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更有經驗,專注于高凈值人群,通過財富規劃的咨詢優勢吸引客戶野村國際證券2021年在深圳和杭州設立了分公司,加上2020年設立的北京分公司和上?;春V新窢I業部,基本完成了在一線城市的據點

在具體業務布局上,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已全面鋪開經紀業務,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業務和研究業務2021年推出大宗交易,市值托管等業務實踐,全年發布研究報告700余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5.9億元,同比增長180%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指出,與本土券商相比,一流的外資投行大多是百年老店,專業水平和業務創新能力都很強特別是熟悉國際市場,在跨國投資,跨國并購,全球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智能投資等方面具有更豐富的操作經驗和實踐能力因此,他們有能力吸引高凈值客戶,做大做強高附加值業務,以個性化的業務特色和服務模式標榜自己的品牌價值

當然,面對狼來了的聲音,國內券商并不需要過于擔心北京某大型券商財富管理負責人告訴記者,外資券商帶來的鯰魚效應,對于國內券商提高競爭力,主動與國際接軌,確實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國內證券行業的改革創新速度,在客戶服務,產品設計,業務創新等方面有很大幫助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