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
11月5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召開香港建造業「人才港」聯合行業推廣及招聘活動通氣會。記者在會上獲悉,11月10日至11日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港將舉辦香港建造業「人才港」聯合行業推廣及招聘系列活動。40余家香港建造行業企業攜超500個崗位組團在灣區攬才。
香港建造行業企業
攜超500崗位組團來粵交流招聘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省教育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主辦。旨在搭建粵港人才融通流動橋梁,促進內地院校建造業專業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以及赴港學習深造,著重面向省內外高校、高職、技校建造業專業學生及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群體。
活動將采取“1+3”形式開展,“1”為開幕儀式,該環節將向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試點正高級工程師代表頒發職稱證書、向一試多證評審專家組頒發聘任證書等;“3”為兩天同步舉辦的香港建造業發展宣講會、香港建造業招聘會、粵港校企交流會,其中,宣講會將有7場宣講,由香港特區政府、協會、企業及高校代表宣介香港建造業發展前景,香港就業、升學和深造培訓機遇,以及香港吸納人才的政策及措施等,招聘會將有40余家香港建造行業企業攜超500個崗位現場攬才,交流會主要是粵港政府相關部門聯同院校和企業進行座談交流。
記者了解到,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灣區內的人才流動愈發頻繁。據了解,目前香港基建業發展正值黃金期,很多大型工程項目正陸續推出。未來幾年香港工程建造總投入將高達每年3000億港元。
據了解,目前已有相關領域高校、職業院校、技師學院30余所院校表示將參與此次活動。
攜手共建大灣區人才高地
近年來,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以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為重點,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強化粵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在推動大灣區人才要素融合發展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介紹,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港澳工程專業人才職稱評價試點,已在土木建筑等5個試點專業評選出207名港澳工程師。發布境外職業資格便利執業認可清單,醫療、建筑、教育、法律等8個領域共4907名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便利執業。與此同時,廣東開展“一試多證”評價先行試點,已有3743名粵港澳三地人才獲得相關技能證書;開展直接采認港澳地區技能類職業能力證書試點,采認991人次。
與此同時,廣東推動出臺全國首部促進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的地方性法規,自2024年9月1日起實施《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制定出臺推進港澳青創基地建設若干措施16條,實施2024年港澳青創基地服務提升行動,建成“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84家,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超57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8000人,在孵項目年產值超70億元。2023年以來,聯動港澳舉辦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百團萬人灣區行、暑期青年創業嘉年華、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港澳賽區等系列活動超900場,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解讀、基地推介、實地參訪、項目路演、創業交流等全場景交流平臺,超3.5萬人次港澳青年參與。
在交流合作方面,廣東連續兩年聯合港澳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通過政策宣講、主旨演講、報告發布、系列論壇等,向全球人才推介“灣區生態”、展示“灣區誠意”,吸引全球近10個國家和地區超1.3萬人次參會,13萬人次線上觀看,打造粵港澳人才交流、“9+2”城市緊密合作的重要平臺。并簽訂《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人才服務合作備忘錄》,商定成立大灣區人才合作工作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聯合赴海內外招才引智,攜手共建大灣區人才高地。
舉辦33場“粵好服務·粵聚人才”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對接會,累計提供10.9萬個崗位,線上線下服務近11萬人次。舉辦3期“灣有引力 粵聚人才——粵港澳籍碩博學子研學走進灣區”活動,帶領海內外重點高校160余名碩博學子,走進大灣區“9+2”城市,全方位了解灣區人才政策、工作機遇、生活環境等,促進海內外人才來到灣區、扎根灣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