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湖北省鄖西縣,小麥、油菜等夏季農作物陸續成熟,放眼望去,金黃色的麥穗在陽光下搖曳生輝。麥田里,數臺收割機輪番上陣,在農機手熟練地操作中,一隴隴成熟的小麥盡收“囊”中。
5月16日,在鄖西縣河夾鎮東寺村,合作社負責人錢慶兵請來兩臺收割機忙著對部分已成熟的小麥收割。錢慶兵流轉外出務工村民土地180畝,成立種植合作社發展種植業。他說:“預計今年小麥產量達16萬余斤,收入24萬元左右。”
“小麥收完,就種玉米和大豆。”讓錢慶兵高興的是,不僅今年小麥豐收豐產,而是隨著山區機械化率的不斷提高,讓一家一戶“小田”并成了“大田”,種地成本下降,種糧效益不斷提高。
河夾鎮黨委副書記郭海濤介紹,今年,河夾鎮種植小麥11840畝,預計產量2400噸。河夾鎮聯系協調收割機和運輸車輛,做好相關技術指導和后期保障工作,確保小麥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三夏”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關鍵時期。5月13日,鄖西縣關防鄉回龍村500畝油菜基地,昔日的油菜花海經過時間沉淀,結出了累累碩果。隨著收割機齒輪轉動,一株株油菜被卷起送入收割臺,完成收割、脫粒、分離、粉碎等工序,油菜籽便通過卸糧口源源不斷地涌向車斗中。油菜殼、油菜秸稈則被自動粉碎成末,均勻地撒在田地,成為生態肥料。
部分已完成油菜、小麥收割的農戶,在忙著輪作水稻。“稻田用的山泉水,水溫低,搶抓茬口十分重要。錯過時節,就會影響米的品質和產量。”鄖西縣關防鄉回龍村黨支部書記朱榮海介紹說,村里500畝油菜收割后,全部種上了冷水稻。
讓農民開心的不僅有油菜、小麥豐收的喜悅,還有訂單經濟帶來的欣喜。關防鄉回龍村、一天門村、沙溝村的2000余畝冷水稻,秧苗剛下田就收到300多萬元的訂單。
據了解,鄖西縣今年小麥、油菜種植面積達26.7萬畝,其中機收面積達22.6萬畝。此前,鄖西縣15個農機具維修點已對3500臺各類農機具進行了檢修,對700名農機手進行了操作技術和安全培訓,開展了機收減損大比武等活動,為“三夏”農業生產做足準備。目前,鄖西縣已組織大中型收割機械百余臺,并組織維修技術隊伍在田間全程服務,為作物減損歸倉提供全方位技術保障。(鄒景根、高玲)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