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燃油車,還是買新能源車?歸根結底是看使用需求。
2025年春節臨近,買輛車全家人一起出行。
2025年還沒到,車企已經行動起來。12月20日,廣汽集團發布2025年度銷量目標:在2024年產銷分別為191.2萬輛和200.3萬輛基礎上,挑戰15%的增長。12月21日,蔚來舉行2024年NIO DAY,主品牌蔚來ET9上市,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也迎來全球首秀。12月21日,廣汽豐田發布第九代凱美瑞光輝版。與此同時,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和上汽通用等車企紛紛延續置換補貼政策……為2024年車市收官再添新動能;也為2025年實現“開門紅”提前“搶跑”。
“油補電”力度將降低
從目前國內和國際汽車消費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全面取代燃油汽車為時尚早。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今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90.3萬輛和2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6%和35.6%。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統計數據涵蓋所有汽車品類,除乘用車外,還包含商用車和汽車出口。從中可以看出,當統計范圍擴大到廣義概念,今年新能源實際滲透率為40%。
提升燃油車競爭力,繼續推進“油補電”將是2025年國內車市發展趨勢之一。所謂“油補電”,出發點是“先立后破”,用“油車”收入補貼“電車”的研發、售價和利潤。現實問題是,2024年,大多數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不掙錢的主力車企,所承受的生存和發展壓力越來越大,“油補電”的力度逐步降低。
2025年,汽車產業政策亟須微調。據財聯社報道,11月12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重慶發表講話,向業界提出三點建議,其中一點是:“堅持穩妥轉型,要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同步推動內燃機技術發展,激發傳統能源汽車和內燃機產業發展活力,實現高水平轉型升級。”
堅持“新能源+燃油”兩條腿走路
2024年,汽車行業“油”和“電”兩大技術路線不再涇渭分明,而是逐漸融合。
根據乘聯分會統計,今年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產量、批發和零售結構中,插混和增程占比達42%,比2023年的31%多了11%。今年,插混和增程崛起,并擁有巨大的潛能和寬泛的應用場景,關鍵在于“可油可電”的技術優勢能夠解決更多消費體驗的問題。
對于有能力的車企而言,2025年,在油電融合這一方向持續投入,探索更多的應用和更多的可能性,能在車市中占據更多的主動。
記者了解到,2025年伊始,在新能源領域,廣汽本田將全面推行“1113”戰略。即,“1”個全新電動品牌,“1”座全新電動工廠,“1”種純電現地開發模式,三年推出“3”款以上的全新電動車。與此同時,廣汽本田方面透露,在燃油車方面也有很明確的戰略和規劃。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李進表示,不是說推出電動車,燃油車就沒有什么動作。“實際上我們一些非常經典的車型都有相應的煥新計劃,接下來會持續煥新”。根據規劃,廣汽本田燃油車將以混動為中心,推進主力車型的升級和更新。
“搶跑”為新一輪“以舊換新”做準備
“油電融合”才能實現“以舊換新”政策效果的最大化。2024年,“以舊換新”對車市的提振作用得到業界充分肯定。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24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過310萬輛。
據央廣網報道,12月20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在商務部召開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商務部正在與有關方面一道,抓緊研究制定明年有關“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李剛表示,受“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汽車、家電、家裝等產品銷售火熱,促進消費持續回暖,國內需求不斷擴大。
乘聯分會方面認為,以舊換新政策額外產生的價格落差容易引發市場強烈的觀望情緒。期待國家能夠提早明確接續補貼政策,及早穩定消費心態,實現消費的平穩可持續。因此,乘聯分會方面建議,考慮到2025年年初的小年壓力,期待2025年1月就開始實施針對首購群體的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平衡換購群體和首購群體購車的政策收益,讓中低收入的首購群體買車也能享受到政策優惠。
對于明年的“以舊換新”,廣汽傳祺一店銷售員林惠康從汽車行業一線工作角度,給出看法和建議。他認為,汽車以舊換新更好滿足了消費需求。汽車是大宗消費品,也是耐用消費品,有政策補貼,能大幅提升成交的效率。他希望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延期能提前公布,以確保汽車銷售的連續性。另外,他希望汽車以舊換新額度能及時更新,讓汽車經銷商和銷售員做到心中有數。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蔣麗推測,“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促進汽車消費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明年應該繼續推行。“很多想換車的消費者都在關注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延期。”蔣麗說。
2025年車市,有挑戰,也有機遇。年底車市“沖”起來,意味著過去一年即將結束,預示著新一年的開始。對于車企而言,需要拿出一個綜合方案應對未來市場。主力車企明年會不會實施“油電融合”,或許可以看見。可以肯定的是,“油電融合”是一個基于行業現狀、道路交通和使用體驗的切實考察和思考后得出的合理方案,也是貼合汽車產業“確定性發展”的技術普及方案。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