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充電產業已經開啟升級轉型發展的新篇章,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從“能充電”向“充好電”升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擴大,截止到7月底,充電樁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臺。
毋庸置疑,超1000萬臺充電樁有力支撐了全國超24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電能補給。如今,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突破50%這道分水嶺上,充電樁行業發展的聚焦點與著力點已悄然轉變。
此前不久,2024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運營商大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行。蓋世汽車了解到,內卷浪潮下,充電樁行業未來奔赴星辰大海,以下三點新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沖破內卷枷鎖,充電樁行業將從“卷價格”升級到“卷服務”。第二,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爆發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圍繞C端市場布局將成為出路之一。第三,結合電力與能源,發揮好充電網絡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作用,是未來行業行穩致遠的必經之路。
從“卷價格”升級到“卷服務”
“這條賽道前景好,門檻也低,很多企業都在高價搶資源,當前充電站投建及運營的競爭非常激烈。”廣汽能源科技公司華北大區總監丁安國指出。
不過,在內卷、競爭激烈的氛圍下,充電樁行業的吸引力依舊不容小覷。“這個行業的新進入者,多如雨后春筍。”中科全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蓋世汽車,行業“內卷”也是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的必然結果。作為新進入者,依靠所在地合肥得天獨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中科全速正在市場展開布局。
“打價格戰,大家都不盈利,行業就沒有辦法可持續發展下去,更不用提合理、科學布局整個充電網絡了。”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認為,服務是破局之處。
他指出,服務是今年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發展的關鍵詞之一。現在整個行業已經發展到從“比價格”向“比服務”進行轉變。充電基礎設施整個行業,包括設備企業,平臺企業,服務企業以及車企,都需要深刻思考,如何給車主提供更好的充電服務。
蓋世汽車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產業研究報告》中也指出,當下充電樁整體利用率偏低,36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僅為11.3%,其中,平均時間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有15座。
仝宗旗指出,企業把精細化服務做好,充電場站的利用率就會上來,也有利于企業縮短資本周期。隨著私家車主比例的提升,用戶對服務的需求正慢慢差異化,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往高質量方向發展,不僅包括高品質的設備,也包括與之相匹配的運維和服務。
為針對全國的公共場站進行差異化評級,引導車主依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星級場站,充電聯盟和主要的充電運營企業、車企、地方政府、設備企業、保險公司等歷經一年進行交流與討論,形成并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及場站測試評價規范》。其中評級的內容有場站設施、場站服務能力兩大方向,包括安全合規,運營效率,服務便利,綠色低碳等。
目前,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也在做本省/本市的星級評價,有些還和運營補貼掛鉤。比如,今年上海市已經發布了新能源出租車充電示范站評分標準,杭州市也舉行了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等級評價和示范站點評選工作。
據悉,充電聯盟正在和多地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接下來,全國星級評價將作為最低標準,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再提高要求。此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將啟動充電樁質量分級標準,未來針對全國的充電設備進行質量分級,同時和星級評價掛鉤。
圍繞C端市場布局“補短板”
充電行業這么卷,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在哪里?特來電副總裁張榮紀的回答是:面向C端市場布局是趨勢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大關。目前行業對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的預判為40%。不過,由于很多城市更換網約車和出租車為新能源車型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達到飽和,接下來新能源汽車增量的90%將來自私家車。
根據廣州小鵬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雍潔分享的數據,目前部分車主會安裝家充樁,但仍有60%以上的私家車充電需求會產生在公共網絡,并且各家車主對自家品牌充電樁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張榮紀指出,現在比較卷的是公共充電市場,車樁比達到了2:1。充電站和加油站不一樣,充電站可以建到小區、園區、甚至是辦公樓底下,這就意味著,未來私人市場的爆發將給行業帶來巨大紅利。
根據特來電分享的北京地區的數據,一輛私家車平均一個月充電8次,每次充電2.36h。而對于私家車來說,95%以上的車輛每天會停放21h。如果能夠實現誰停誰充,將會真正實現方便。如今,即使在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依然沒有達到。因此,未來10年,私家車充電是非常大的賽道,特來電北京充電場站就是通過向C端轉型實現了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家層面、地方政府以及企業都在以“兩區”、“三中心”(商業中心、工業中心、休閑中心)為重點,以及高速公路、農村地區等區域完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這幾個場景正是解決C端用戶充電痛點的關鍵之處。
此外,各省的交投集團和高速公司開始進入充換電領域,圍繞高速公路、公路沿線加快投建速度。蔚來、理想、小鵬、大眾、廣汽等主機廠也在積極構建超快充補能網絡,服務好C端車主。就在8月20日,蔚來汽車的充電網絡建設更是邁出一大步,發布了“加電縣縣通”計劃,目標在2025年6月30日前,蔚來將實現充電縣縣通。
不過,目前居民區充電還存在車位不足、報樁關聯方多、安全隱患突出、建設條件受限、電力容量受限等問題;高速公路的主要問題則是盈利能力和潮汐現象,也還需解決規范運營秩序、科學合理布局以及探索價格體系。
將與電力能源的融合作為“突破口”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充換電基礎設施之間的關系,在前期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二是瓶頸論,認為充電基礎設施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智慧交通與綠色能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賈俊國指出,突破這兩個爭論后走到今天,充電行業應該關注的是,電力能源未來如何在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同時,保證電動汽車的發展。
如今,新能源汽車作為分布均勻的靈活資源,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已不容忽視,而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也對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已出臺多部文件,支持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融合發展,以便更好地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以及新型電力系統。
比如,1月4日,《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發布,這也是車網互動的頂層設計文件,旨在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在電化學儲能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進入8月份,更是接連發布了《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等。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拓展行動已經被列為2024—2027年重點開展的9項專項行動之一。
新型電力系統的特性,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了新的服務模式和新的理念,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的增加,更需要電動汽車作為靈活性負荷進行調整。因此,有行業人士指出,充電站除了賺電費差價和服務費,未來可持續盈利還可以賺電力和能源的錢。
基于國家政策層面對車網互動、虛擬電廠方向的支持與引導,已經有企業對整個市場作出預判并提前進行了布局。中科全速負責人也提到,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光儲充一體化智慧綜合能源站大規模落地是其中之一。讓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而“光儲充”一體化是集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于一體的綠色充電模式,是推動從“低碳”向“零碳”發展的重要舉措。
此外,國家相關部門在做“十五五”電力發展規劃過程中,已經重點關注電動汽車在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