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
“都智能電動時代了,你還買寶馬i5啊?”
前不久,我在地鐵13號線上,不經意間聽到一對夫婦的對話。兩口子可能在商量換一輛好一些的車,不知男的說了什么,女的就慫了一句,也許是急了,聲音大了一些。
都說寶馬車是每個男人的夢想——年輕的,夢想有一輛3系;成熟的,夢想有一輛5系;成功的,夢想就染指7系了。3類寶馬車的不同,主要是尺寸和豪華感,而共同點是寶馬經典的操控感受和駕駛樂趣。
這種觀點,在燃油車時代是公認的,但進入電動化尤其是疊加智能化的時代,電動車提速基本上打趴了燃油車,中國品牌汽車有了令人眩目的智能化配置,豪華堆料更不是問題,尺寸也越做越大,那么,寶馬——曾經的夢想,在智電時代還能成為夢想之車么?
我也曾想這個問題,直到這次深度試駕i5。
2024年2月28日,在寶馬中國支持下,我獲得一天試駕i5的機會,開著一輛臨牌車,往返于北京三元橋和雁棲湖。一路上,我分別選擇了高速、山路、鄉道和村莊等不同場景,盡量多地融入日常實際場景。
BMW 5系是全球頗為成功的中大型豪華行政座駕,新5系于今年1月25日在中國油電齊發、雙軸并推,為中國年輕用戶提供了多元化豪華出行選擇。
從該級別的突破性年輕化設計,到專為中國市場高級定制的內飾功能,再到與駕駛者“心意相通”的智駕系統,新5系對標了BMW旗艦車型的智能、豪華和舒適。
除了外觀和空間,i5與時俱進的魅力還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以安全為先的智能“人機共駕”輔助駕駛系統,二是人性化與情感化的數字豪華體驗,三是BMW經典獨特駕控樂趣。
智能人機共駕強調“駕駛在環”
智電時代的標志是智駕科技,它不僅要符合人機工學,更要洞悉人心,成為現代出行的智慧伴侶。試駕中,i5搭載的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為多樣化的駕駛場景全程護航,無論是高速巡航還是擁堵工況,都讓i5游刃有余。
i5的智能輔助駕駛有3個選項。出五環上京承高速后,我啟動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i5進入高速巡航狀態。在到寬溝出口這段高速,我不停地試用帶視線確認的自動變道功能。如果前方車速較慢,而又有變道條件,i5儀表盤上將出現變道建議提示,我只用看一眼車外后視鏡,智駕系統通過紅外攝像頭,對我的視線和頭部動作進行追蹤后,i5立即完成變道。整個過程絲滑流暢,讓我感覺寶馬的“人車合一”進入了一個新境界。
i5強調“駕駛在環”。它在行駛中,基于駕駛員模型、注意力監控系統以及電容感應方向盤,始終確保“駕駛員在環”,保障智能駕駛更安全。比如,電容感應方向盤精準探測對方向盤的控制狀態。我只需輕扶方向盤,系統就能感知到我在關注前方路況,識別更迅敏、寬容度更高,駕駛舒適性和安全性更高。注意力監控系統通過紅外攝像頭來持續監測我的注意力狀態,一旦檢測到我可能分心或疲勞,便會通過圖像、聲音、振動等方式逐級發出警告,提醒我集中注意力。
一路上也偶遇擁堵。這里如果時速低于60公里,i5 上的交通擁堵輔助系統就自動激活,預判并應對復雜路況,實現自動控制,儀表和方向盤清晰提示,減輕了我的駕駛疲勞,也提升了安全。
只有好用、易用,才能敢用、常用。據寶馬中國工作人員介紹,新BMW 5系上搭載的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以“安全為先”理念打造,在中國進行的特色調試超過2,000個,本土研發測試足跡遍布400多個城市,以深度適應不同地域的交通環境和駕駛習慣。
全程不同場景試駕下來,感覺i5上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讓人輕松、安心、愉悅,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不但駕駛技術過硬,更懂得實際交通環境,與駕駛者心意相通,值得信賴。
數字科技賦予駕乘豪華
停車小憩入座車內,第一感受是仍為那個5系,沒有很多電動轎車因底部安排電池造成的底高頂低的局促,特別是后排頭部空間,不像很多溜背型轎車猛然壓低后排頂部。據寶馬中國工作人員介紹,i5在設計上特意將后排頂部往后延展,擴大了行政級座駕空間,而且整個車身尺寸加大,差不多接近了7系。
在前排,承自7系的環抱式交互光帶貫穿于整個儀表板和車門,巧妙地集觸摸式車控按鍵和環境氛圍燈于一體,迷人的切面設計流光魅影,在座艙內營造出現代溫馨的居家感受。一體式懸浮曲面屏、環抱式交互光帶、水晶質感內飾組件三者在前排交相輝映,勾勒出層級豐富、色彩萬千的視覺體驗,讓人沉浸于“Tech Magic”靈感科技觸發的情感共鳴,為出行增添多元愉悅享受。
坐進后排,隨著BMW懸浮式巨幕緩緩打開,31英寸超大尺寸、8K超高清晰度的屏幕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這塊屏幕不僅支持32:9全景播放,還引入本土頭部流媒體應用愛奇藝視頻。
這塊BMW懸浮式巨幕易收易放,能根據座椅位置自適應調節前后距離。倚坐于高級定制座椅上,通過愛奇藝平臺觀看電影或電視劇,Bowers Wilkins環繞式音響系統呈現出頂級質感音效,形成后排專屬私人移動影院。
此外,后排屏幕還引入了華為應用市場,滿足用戶自主增選應用程序,同時還可實現投屏玩游戲、播放視頻、參加會議等多種功能。
到達目的地,我放松雙手,把車交給有智慧的記憶泊車功能。這個功能通過GPS數據和運動軌跡數據,可在不同地點記錄多達10個泊車動作。用戶身處車外,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輕松地遙控泊車,即便路徑狹窄的泊車環境。
i5配備循跡倒車功能,啟動后便可沿長達200米的記憶路徑,自動倒出車輛,進亦游刃,退亦自如。
軟硬實力強化純粹駕趣
BMW品牌向來倡導“純粹駕趣”,這是根植于品牌基因的精髓,也是每一款BMW車型與生俱來的特質。寶馬的驅動技術和操控特性,也為i5帶來純粹駕趣與運動豪華。
路過寬溝、紅螺寺,山路蜿蜒曲折,路窄彎急且高低起伏,極度考驗i5的動力響應、底盤韌性、懸架調教以及整車的操控性能。
i5很好地應對了這一切。它采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搭載的勵磁同步電機由寶馬自研,具有高集成、模塊化,峰值功率持續不衰減的特性, i5在全速度區間,尤其是中高速段都表現出優異的加速性能。
試駕的eDrive35L車型,提供210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和410牛·米的峰值扭矩。我輕撥方向盤左側的Boost紅色撥片,開啟“一鍵加力模式”,能帶來10秒鐘的動力強化。
如果是i5 M60車型,它更將5系的運動性能提升至全新高度——最大輸出功率442千瓦,而峰值扭矩高達795牛·米,與上一代BMW M5車型水平相當。
隨著每一次對加速踏板的施壓,精準的能量控制,讓人盡享酣暢淋漓的純電駕趣。面對高低落差明顯的連續彎道,隨著每一次剎車、轉向,i5都從容應對,輕松入彎、出彎。
據寶馬中國工作人員介紹,BMW率先采用集成式制動系統IB 2.0,擁有毫秒級制動力響應,全力制動建壓時間僅需150毫秒,而且沒有很多電動的“點頭感”,。這不僅使人剎車更有信心,制動距離相較普通車輛還可縮短大約 20%,給人更強的安全感。
i5上的第9代橫向動力學管理系統QDM堪稱“底盤最強大腦”。它通過傳感器監測車輛的各種參數,對車輛的下一步動態進行分析預測,進而協調底盤各功能,讓底盤各職能從容應對,使得車輛在彎道中最大限度避免推頭與轉向過度,進而保證車輛的平穩性和操控性,給人帶來“比起直道更愛彎道”的高級駕趣感受。而全系標配的可變轉向比系統則兼顧高低速的穩定性和轉向性能,輕松實現低速靈活、高速穩定。
來回試駕近150公里,無論是高速還是蜿蜒起伏山路,i5敏捷的響應讓人輕松且清晰地感受到“人車合一”的純粹駕趣。
前后接近50:50的完美車身軸荷分配、更寬的前后輪距、輕量化高強度車身與加強底盤、純電車型全系標配后橋空氣懸架等,都為這輛i5奠定了運動豪華的“硬功夫”硬件基礎。同時,搭配“軟實力”軟件的多年經驗調校,i5依舊是中大型豪華車中更具純粹駕駛樂趣的運動豪華轎車。
在補能方面,BMW在中國持續建設充電服務生態。截至2023年底,BMW公共充電網絡在全國接入超過58萬個公共充電樁,覆蓋320多個城市。去年8月還啟動BMW 超級充電站項目,大功率充電樁最高支持600千瓦充電功率,截至2023年底已投建54個場站,其中30個站點已正式投入運營。
夕陽西下,i5駛在回程路上。坦率地說,我有些埋怨這趟試駕,因為開過i5后,再開自己的車就很難受了。所以,還車之后,我繞著停車場快步走了幾圈,等身心平靜下來后,才開著自己的車離開。
心里的那個疑問,也在此時有了答案——在智電時代,我仍把寶馬i5當作自己的夢想之車。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