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果發布會暨百人會論壇專家媒體交流會在北京舉行。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周期性和結構性趨勢進行解讀和預測。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 歐陽明高
2026年前的短周期趨勢: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快速提升
歐陽明高認為,快速提升的第一個原因來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濟環境,也就是行業外部的發展環境,在不久前剛剛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問題,研究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問題。會議指出要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些事情都跟新能源汽車有關,因為以舊換新的核心是新能源汽車,重點就是新能源汽車,設備更新,很多設備都是商用車,還有工程機械等等;物流效率,卡車是重點之一,這個外部環境使汽車行業迎來了新的上升周期。”第二個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階段特征,也就是行業內部的結構性變化,周期性變化跟結構性變化不一樣,一般跟技術突破、產業結構等等相關。
歐陽明高說,從產品角度看,車型將從純電為主發展到純電和插電/增程并重,尤其是對A級車插電市占率將大幅上升,因為插電功能齊全,性價比高,短途低價用電、長途高效用油。當然,最終純電動還會占到主體,但那是長期的產品結構性趨勢。
從產業角度看,是從增量探索發展到存量博弈。市場競爭會較為激烈。一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本身的優勝劣汰,另外就是新能源汽車跟燃油車的博弈到了“決戰階段”,自主品牌跟合資品牌的博弈也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好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從緊張發展到了現在的較為充足,為新能源汽車取勝奠定了基礎。
從市場角度看,呈現“兩頭擠”趨勢,新能源汽車初期的“兩頭擠”是從公交車和微型電動車向轎車擠,現在電動轎車是由豪華電動轎車和經濟型電動轎車往家用主流的A級電動轎車擠。
歐陽明高表示,2026年前預計市占率會快速上升,2024年接近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過50%,也就是說2026年新能源汽車或將占到市場的主導地位。
到2030年的中周期發展趨勢:從新能源汽車發展到新能源革命
展望2030年,歐陽明高認為這將是新能源革命的爆發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保有量會達到1億輛左右,市占率突破70%; 在鋰離子電池方面,根據國內外估計,203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50億千瓦時,估計中國占到60%以上,也就是30億千瓦時左右;在氫能方面,2030年中國綠氫產量預計在500-1000萬噸。
從技術角度來看,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技術有望產業化;效率超過30%的鈣鈦礦與晶硅疊層光伏電池有望推廣應用;綠色氫能全鏈條技術有望突破;車網互動與智慧能源系統技術會大規模推廣。
歐陽明高認為,基于未來展望來定位現在,就是要從動力電動化發展到能源低碳化。從“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發展到低溫充電、超級充電,雙向充電等。此外,城市配電網不可能大規模改造,高壓輸電網在2030年之前也不太可能有大變化,因此就需要車-能-路-云一體化產業生態。
在歐陽明高看來,2030年新能源電力和新能源汽車會協同發展,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的發展,新能源反過來又助力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
2035年長周期趨勢:從技術革命到社會觀念與商業模式革命
相比燃油汽車,歐陽明高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盈利情況的確需要改善。他對目前的現狀做了三點解釋:
第一,新技術革命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技術構建平臺;第二個階段——場景定義產品;第三階段——模式創造價值。
第二,相比燃油車,電動汽車科技平權的產物。產品性能差異變小導致競爭加劇。光靠電動化不行,智能化會增加附加值。
第三,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徹底改革的中國機會在哪里?中國換電重卡是商業模式創新的成功范例,關鍵就是價值鏈合理分配,新型生產關系適應新質生產力。他認為,中國新能源轎車目前還沒有出現真正的改變商業模式的成功典范,轎車要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三化”一體才有可能改變商業模式。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