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投資理財>

越跌越買,保險資金大舉加倉ETF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子墨 發布時間:2023-09-14 11:02   閱讀量:5655   

越跌越買,成為保險資金今年以來的一大投資主旋律。

數據顯示,盡管上半年A股港股市場波動加大,但險資借道ETF加倉A股港股資產的力度持續增加。截至6月底,ETF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里,險資身影出現952次,較2022年底增加375次;險資重倉持有的ETF份額直接翻倍,達到1282.79億份,較2022年末增加757.05億份。

一位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透露,過去2個月,險資仍在持續加倉各類股票ETF產品。究其原因,一是資本市場正發生深刻變革,固定收益市場面臨利率中樞下移、信用風險加大等挑戰,令保險資金必須在權益類資產里尋求高安全性與高回報率資產,而股票ETF憑借較高流動性與選股優勢,頗受保險資金青睞;二是近年資本市場周期性特征明顯減弱,把握權益市場結構性投資機會顯得日益重要,不同投資主題的ETF有助于保險資金更好把握股市結構性投資機會。

“此外,在IFRS9會計準則實施后,基金、大部分股票、資管產品、非上市公司股權、股權投資基金等資產類別因為無法通過SPPI的固收類資產測試,均被計入FVTPL,導致這個科目的資產占比大幅增加,帶來資產端波動加大,而ETF的波動性相對較低,可以緩解保險資金資產端的波動性。”他向記者指出,隨著近日相關部門發布《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調低了保險資金投資滬深300成分股與科創板股票的風險因子,有助于降低保險資金投資相關權益類資產的資本占用,令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資金運用空間進一步增加,也會助力更多保險資金繼續涌入ETF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持續加倉滬深300指數等大型寬基指數ETF,保險資金還不斷增持科技、白酒、證券、醫藥、家電等眾多細分行業主題ETF。

上述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直言,這背后,是眾多保險公司都意識到,隨著A股企穩回升,各行業之間的收益分化相對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保險資金重倉配置的細分行業主題ETF很可能決定當年的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高低。

保險機構“各有所好”

一位保險公司資產配置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他們一直在加倉不同投資主題的A股ETF產品,究其原因,是針對宏觀經濟波動加大與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他們重新優化了權益類資產投資策略。

具體而言,在宏觀經濟研究層面,他們進一步做實做細宏觀研究,更好地發揮自上而下總量研究框架的支撐作用。

“目前,宏觀經濟拐點仍較難預測,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以來我們更注重宏觀因子挖掘、預測與模型構建,提高對宏觀趨勢的研判精度,更好地把握宏觀趨勢順勢而為,為資產配置提供中觀視角的決策建議。”他指出。在中觀視角層面,他們持續推動TAA研究向中觀拓展,打通宏觀與微觀傳導的邏輯鏈條,即改變高度依賴擇時交易的傳統TAA決策,構建更全面的中觀投研體系,一面聚焦國家戰略與產業政策設置中觀賽道,加大對優勢賽道的研究資源投入,一面形成同一賽道全產業鏈的多維研究體系,加深對賽道發展趨勢與產業生命周期的理解,構建長短結合的行業比較框架,構建長短期結合的行業投資組合。

他直言,這些投資策略的轉變,正促使越來越多保險資金在加倉滬深300指數等寬基指數ETF同時,更注重對細分行業賽道投資主題ETF的挖掘。

“事實上,我們通過投資回測數據發現,2010年以來A股風格輪動劇烈,每年表現最好與最差的投資風格收益之差平均高達37.57%。”他指出,這意味著保險資金若“選對”投資主題ETF,其收益將有望迅速跑贏行業平均水準。

記者注意到,不同保險資金對細分行業賽道投資主題ETF的偏好“截然不同”。比如中國人壽在鵬華中證酒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行業ETF的持有份額均超過10億份;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則持有國聯安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逾5億份;平安人壽在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創業板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的持有量均超過5億份。

上述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直言,這的確可能帶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分化,因為他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在A股下行周期內,各行業之間的收益分化相對較小,反之當未來A股邁入上行軌道,各行業之間的收益分化將驟然擴大,一些表現較好的行業主題ETF可能帶來更大的超額回報,帶動相關保險公司資金投資收益率“水漲船高”,更大幅度跑贏行業平均水準。

加倉港股ETF熱情不減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保險資金加倉港股ETF的力度同樣不小。

今年前6個月,中國平安人壽大舉加倉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截至6月底的持有份額分別達到33.27億份與21.92億份。

中國人壽則大手筆加倉港股醫療ETF,躋身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持有份額達到9.99億份。

新華人壽增持最多的,也是3只港股ETF,包括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華夏恒生科技ETF、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截至6月底的持有份額均超過5億份。

“過去兩個月,境內保險資金仍在持續越跌越買不同投資主題的港股ETF。這背后,是保險資金認為港股ETF估值較低,具有更高的投資安全性與回報潛力。”一位香港券商人士向記者分析說。

在他看來,當前境內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持續青睞港股ETF,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一是港股平均估值偏低,近期恒生指數與國企指數市凈率分別僅有0.98倍和0.91倍,處于歷史低點水準,二是內地采取一系列扶持經濟措施,令在港上市的內地紅籌股業績有望明顯回升;三是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即將結束,越來越多全球資本將重返新興市場,內地資金通過提前布局可以坐享全球資金涌入港股“紅利”。

上述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保險資金持續增持港股,也與各家保險公司加強“中觀”投研力度有著密切關系,推動境內保險機構開始重倉配置不同投資主題的港股ETF。比如有些保險公司青睞互聯網科技港股ETF,有些則青睞醫療健康板塊ETF等。

他直言,是保險公司有著不同的投資邏輯,有些看好互聯網科技港股的超低估值能帶來超額高回報與良好的資產安全性;有些則看好中國老齡化社會有望推動醫療健康板塊持續良好成長。

這位保險公司投資部人士還告訴記者,境內保險資金青睞港股ETF的另一個原因,是相比港股整體交易流動性,港股ETF往往具有更好的流動性,有助于保險資金靈活“進出”,更好地分散投資風險。

前述香港券商人士指出,未來,不同投資主題港股ETF仍將是境內保險資金配置港股資產的重要路徑。究其原因,相比港股個股沒有漲跌幅限制導致股價波動性突然放大,港股ETF整體波動性相對較小,能更好滿足保險資金對資產配置穩健性的要求。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