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醫保目錄今日起正式實施。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11個藥品,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2967種,其中西藥1586種,中成藥1381種;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
3月1日,醫藥板塊股整體回調,申萬一級行業微跌0.05%,創新藥指數也收跌0.26%。
醫藥生物板塊6個二級子行業中,截至當日收盤,中藥漲0.63%,醫療服務漲0.15%,生物制品跌0.11%,醫療器械跌0.26%,化學制藥跌0.39%,醫藥商業跌0.5%。
中藥板塊高開后迅速跳水,后逐步拉升。消息面上,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為中藥板塊吹來政策東風。
此外,醫療服務低開拉升,生物制品、醫療器械、化學制藥、醫藥商業板塊均高開低走。
拉長時間線看,近階段熱度略有下降的醫藥板塊持續震蕩。對此,一位基金經理分析指出,回調的核心原因在于分母端,一方面是地緣因素導致風險溢價提升,另一方面是美國通脹短期反彈導致無風險利率反彈?!暗@兩方面都是短期因素,隨著時間拉長,風險溢價和無風險利率有望回歸到正常水平。”
醫保目錄體現鼓勵創新導向
1月18日晚間,國家醫保局公布2022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共有147個目錄外藥品參與談判和競價,121個藥品談判或競價成功,總體成功率達82.3%,創歷年新高。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與去年基本持平。
據國家醫保局,共有111個藥品新增進入目錄,包括慢性病、抗腫瘤、罕見病,以及新冠治療藥等領域的藥品。醫保局此前發布會表示,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本次調整預計未來兩年將為患者減負超過900億元。
從品種看,此次目錄外新增藥品涉及23個臨床組別,包括56個慢性病用藥、23個腫瘤用藥、17個抗感染用藥、7個罕見病用藥等,其中22個兒童用藥、2個新冠治療用藥、2個國家基本藥物,重點領域藥品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還指出,有24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被納入談判,20種藥品談判成功,大大提升了藥物可及性,體現了鼓勵創新的導向。
具體而言,此次談判中,阿茲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顆粒被正式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此兩款藥的醫保支付標準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診療方案涉及的25個已上市藥品中,有21個品種已被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罕見病方面,此次共有7個罕見病用藥被納入醫保談判,包括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的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治療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拉那利尤單抗注射液、多發性硬化領域藥物富馬酸二甲酯腸溶膠囊和奧法妥木單抗注射液、治療視神經脊髓炎的伊奈利珠單抗注射液等。
可以看到,罕見病正在逐步進入醫保。2月25日發布的《2023中國罕見病行業趨勢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布,共有199種罕見病藥品在全球上市,涉及87種罕見??;其中,103種藥品在中國上市,涉及47種罕見??;73種藥品納入醫保,涉及31種罕見病。
此外,對于患者負擔較重的一類疾病——腫瘤,此次新版醫保目錄新增23個抗腫瘤用藥、其中有14款抗腫瘤藥物首次納入,包括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瘤等治療用藥。
從降幅看,東亞前海證券研報指出,從此次已披露的創新藥價格來看,8種續約產品的降價幅度很溫和,平均降幅僅為8%,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和奈韋拉平齊多拉米雙夫定片沒有降價,鹽酸可洛派韋膠囊降價5%,甲磺酸氟馬替尼片降價7%,
醫藥將回歸創新驅動主線
西南證券分析認為,目前,我國一共進行了6輪針對創新藥的醫保藥品談判,首次入選的創新藥品,平均降幅基本都在40%-62%之間。絕大多數創新藥進入醫保之后實現了以價換量,銷售額大幅增長。
安信證券還指出,為應對當前醫保談判降價規則,國內創新藥企業對于醫保談判的應對措施變得更為靈活,國內創新藥企業已經基本適應了當前國內醫保談判規則,并且開始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積極探索最優解,長期良性發展可期。
基于我國醫保新增藥品談判成功率創歷史新高、降價幅度逐漸合理可及,光大證券表示看好2023年創新藥板塊性機會。
展望后市,中泰證券認為,醫保談判結果整體符合預期,納入醫保品種有望在2023年迎來快速放量期,建議關注恒瑞醫藥、百濟神州、貝達藥業、信達生物、君實生物、中國生物制藥等。
“國家醫??刭M大背景下,集采與醫保談判常態化推進,驅動行業創新?!蔽髂献C券指出,即使獨家與非獨家產品在價格方面均具有壓力,但獨家產品價格參照為自身,降價壓力相對緩和,利好能夠轉型升級、有望穿越“醫保結界”的轉型pharma和新興biotech:恒瑞醫藥、百濟神州、海思科、貝達藥業、榮昌生物、君實生物等。
拉長時間線看,西南證券認為,醫保談判的常態化趨勢下,將驅動企業加快創新,醫藥也將回歸創新驅動主線。
德邦證券還判斷,2023年醫藥有望戴維斯雙擊,將迎結構化牛市,有業績和政策兩大支持:業績上,國內就診和消費復蘇明確,2023年醫藥業績向好;估值上,醫保政策釋放積極信號,政策關注點正從醫保控費逐步轉向國家對醫療的投入力度加大。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