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五大上市險企交齊2022年首月保費數據,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719.61億元,同比微增1.86%就單家險企來看,除了中國人壽保費收入負增長之外,其余上市險企總保費均呈正增長態勢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1155.12億元,同比增長17.89%,領跑上市險企,也是唯一一家增速突破兩位數的
各家上市險企壽險業務表現分化,壽險一哥中國人壽1月的保費收入2072億元,同比下降5.34%平安人壽保費收入986億元,太保壽險保費收入559億元,同比分別微降0.62%,1.1%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大漲30.2%,新華保險保費增長3.57%
財產險業務方面,各家險企的保費收入保持回暖,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分別實現總保費收入604 億元,328億元,210 億元,同比增長13.8%,8.2%,12.7%,去年同期分別為1.2%,—13.2%,+5.6%,整體增速超預期。
券商預計,目前上市公司財險板塊保費拐點顯現,保費增速及盈利水平將進入持續改善的周期,壽險板塊雖然負債端仍未見好轉,但投資端改善使得基本面底部向上。
壽險業務表現分化,人保壽領漲,國壽保費負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1月,中國人保實現原保費收入1155.12億元,同比大增17.89%,增速居于行業首位新華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8.68億元,同比增長3.57%,中國太保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68.95億元,同比增長2.29%,中國平安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364.86億元,同比增長1.21%與此同時,中國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072億元,同比下降5.34%,是上市險企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
從上市保險公司披露的壽險業務業績來看,行業出現分化,整體仍然承壓中國人壽1月保費收入2072億元,同比下降5.34%,而在剛過去的2021年國壽保費收入同比僅微增1.16%平安人壽保費收入986億元,太保壽險保費收入559億元,分別同比微降0.62%,1.1%
人保旗下壽險和健康險業務分化,人保壽險原保費收入466.19億元,同比上漲30.16%,表現亮眼,在其保費收入中,長期險保費主要由躉交拉動,躉交保費收入增速達136.6%,期交首年保費為負增長,短期險保費也呈現負增長趨勢,同比下降29.8%人保健康保費收入84.61億元,同比下降6.6%,其中長險首年保費呈下降趨勢,期交續期和短期險保費同比增長13.8%,77.9%
新華保險實現原保費收入358.68億元,同比增長3.57%,但不及去年1月兩位數的增幅。
國盛證券認為,在今年開門紅整體時點推遲,代理人數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預計各家新單保費呈現不同幅度的負增長,同時續期保費增速在最近幾年整體下行的銷售環境下增速同樣明顯下滑,壽險負債端承壓態勢顯著,且當前尚未看到明顯的改善跡象。中國人保表示,人保財險將加強車險精細化管理,鞏固農業保險等政策性業務優勢,大力推動商業非車險業務發展;消化歷史包袱,推進打假減損,重點解決承保,銷售,理賠等成本管控的痛點,實現成本領先。
考慮到去年同期高基數,重疾炒停,開門紅重視度下降影響,今年1—2月新單和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速仍將承受較大壓力我們預計2月新單價值同比改善概率較低,開源證券認為,由于1季度主銷產品多為規模型產品,價值率相對較低,新單價值同比或承壓,預計1季度各家險企整體新單價值同比在—20%或—30%區間
車險增速超預期帶動保費回暖,看好財險業務全年表現
不同于壽險業務,財險業務回升勢頭明顯,主要源于車險增速超預期帶動財產險保費回暖券商預判,目前財險板塊保費拐點顯現,保費增速及盈利水平將進入持續改善周期
今年1月,人保財險,平安財險以及太保的財險業務分別實現總保費收入604 億元,328億元,210 億元,同比增長13.8%,8.2%,12.7%,去年同期分別為1.2%,—13.2%,+5.6%,整體增速超預期。。
具體來看,人保財險1月實現保費收入604億元,其中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險均實現超過15%的增長,車險保費增長14.5%自2021年11月后,人保財險車險單月保費持續較大幅度正增長,助力公司整體保費增速回升
開源證券分析師預計,主因或為人保財險在車險綜改后服務,定價,數據優勢明顯,市場格局優化,車險市場集中度提升所致此外,新能源車銷量提升也一定程度上拉高車均保費
由于車險綜改在2021年10月已滿一年,低基數下行業車險保費開始出現穩定的增長,去年10月—12月單月車險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2.4%,6.6%以及7.4%券商預計,2022年全年車險保費增速將在6%—8%之間,且具備較高確定性綜合成本率方面,雖然行業2021年綜合成本率顯著承壓,但頭部公司行業優勢凸顯,整體盈利情況好于預期,在2022年保費增長的背景下,綜合成本率壓力緩解,盈利狀況也將有所趨好
非車險方面,除了上市公司加強非車險領域競爭,部分中小公司也加大了對非車險業務的投入業內普遍認為,財產險板塊在經歷了2020年—2021年的信保業務暴雷,車險綜改加劇競爭以及農險巨災等多重因素壓制之后,2022年將迎來極高確定性的拐點,基本面情況好轉
保險股處在機構低配+超跌+資產端地產行業邊際改善三期疊加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保險股也在今年迎來難得的反彈五大上市險企股價表現均較去年末有所上漲截至2月17日收盤,中國平安報收53.65元/股,新華保險報收39.34元/股,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分別報收30.43元/股,27.65元/股,4.8元/股
針對近期保險板塊的反彈,信達證券認為,當前保險板塊處于歷史估值底部,短期利好為疫情好轉,代理人活動率提升對保費形成正面拉動,穩增長政策的強預期帶來利率企穩上行,房地產風險緩釋,險企投資端改善長期來看,負債端仍然有較大壓力,拐點需要進一步觀察,并未出現明確拐點
展望未來,保險板塊的估值修復仍看資產端表現,當前,房地產投資對險企不利影響已充分反映,且房地產融資和預售資金政策在今年持續放寬,地產風險可控,權益投資方面,保險股傾向于低估值高股息的個股,契合今年權益市場風格,有望實現較好的投資收益。
華西證券認為,保險板塊處在機構低配+超跌+資產端地產行業邊際改善的三期疊加,呈現超跌反彈的行情尤其是2022年初以來的低估值偏好,一方面為保險板塊帶來潛在的資金流入,一方面保險資管在相關板塊的權益持倉有望實現良好收益
開源證券測算,若長端利率預期回升至3%,地產鏈條風險化解預期回升,疊加EV增長,保險板塊估值修復空間有望超過20%,社會改善利好市場對保險股投資端的預期修復,負債端對估值影響鈍化,交易層面來看,機構持倉仍處于歷史低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