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蓉 實習生林詩淇、謝潔婷 佛山報道
“五一”未至,筱婷已將五天的行程安排妥當。這個在青島上大學的姑娘計劃放棄當季最火的淄博燒烤、濰坊風箏,轉而在佛山“逛吃”。
“佛山好像不一樣了,更立體了。”在觀看完草莓音樂節后,筱婷剛和朋友刻意放緩腳步,感受著周圍熱鬧的討論聲,對佛山的喜愛之情瞬間爆棚。
就在草莓音樂節那個周末,2023年薛之謙佛山演唱會開show,可容納3萬余人的世紀蓮體育中心連續兩晚堪稱“座無虛席”;2023斯巴達勇士賽廣東站在南海里水鎮夢里花田拉開戰幕,近4000名大小勇士完成挑戰。
官方數據統計,這三大活動累計吸引超10萬人參與,堪稱佛山最熱鬧的一個周末。從全國知名音樂活動到國際性商業體育賽事,這些大IP在同一時間選擇佛山,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重大文娛活動選擇一座城市背后,主要取決于城市的消費活力和居民的消費能力。對于以美食和旅游著稱的城市來說,佛山的消費一直活躍,一直是文旅熱門打卡地。
據高德地圖發布的《2021國慶出行報告》數據顯示,佛山排名全國駕車熱門遷入城市第4。而佛山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佛山全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6.66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人均消費支出突破了4萬元,位列中國地級市第二。
廣東財經大學佛山現代服務業研究院院長段軍山認為,作為嶺南文化之鄉,佛山素來就有深厚的藝術底蘊和音樂素養,雖然曾經一度因為工業的高速發展有些“偏科”。但近年來,為了打造內涵更加豐富、人民幸福指數更高的高品質現代化城市,佛山也在發力補上文體課。
橫向對比同量級可比城市,佛山文體活動不論是數量還是規格,都略勝一籌。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以知名度高的音樂圈歌手和非小眾樂隊作為關鍵詞篩選后發現,2018-2022年間,佛山共舉辦了58場高規格演唱會,陣容涵蓋Aveil Lavigne艾薇兒、張學友、周杰倫、五月天等超50名知名藝人。同期,與佛山同為國內知名制造業城市的東莞30場、合肥30、寧波26場、無錫19場。
除了數量多、規格高,佛山的文體市場還呈現多元化供給的特點。
除演唱會、音樂節之外,還有行業電視榮譽盛典、功夫電影周等多檔全國性、行業性活動在佛山舉辦,知名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奔跑吧》《十二道鋒味》等均在佛山錄制;一些電影電視劇也選擇在佛山拍攝,比如由任達華、吳剛等人主演的《破冰行動》,葉問系列電影《葉問前傳》,以及前段時間熱播的《狂飆》等。
不斷擴容的文體活動,讓佛山文旅產業不斷提級。
“國內音樂節大體分布在北上廣深以及大的二三線城市,這些城市的GDP基礎比較好,消費潛力大,具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國家音樂產業基地負責人、無限星空音樂集團創始人兼CEO唐月明早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早在2019年,佛山GDP就達到10751.02億元,增長6.9%,成為全國第17個邁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有人調侃佛山是“三線城市的氣質,二線城市的外表,一線城市的內涵”。
內涵主要體現在“財力”。
根據《2022意才·胡潤財富報告》,截至2022年1月1日,佛山億元人民幣資產家庭數量就有1790戶,居普通地級市第2名,僅次于蘇州;600萬元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達到7.6萬戶,數量居全國普通地級市第一。
“藏富于民”的特點意味著佛山有需求也有能力完成更高層次的精神消費。
佛山何以能得“文體IP”另眼相看?關鍵還在于佛山深厚的文化底蘊。
從文化資源來看,佛山是武術之鄉,武館、名師等武術資源豐富,廣府美食、粵劇等嶺南文化,也成為城市的一張閃亮“名片”。此外,作為“工業大市”,佛山工業印記和工業精神,也成為影視劇作品可以挖掘的“寶藏”。
依托這些資源和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佛山積極構建影視全產業鏈。
如今,佛山已集聚影視相關企業超過1700家,涵蓋影視拍攝、后期制作、推廣發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南海影視城、西樵山國藝影視城兩大影視基地,以及霏梵印象園、長岐古村等超百個影視拍攝地,已經吸引超900個劇組前來取景。
IP效應之下,佛山文旅消費快速增長。以草莓音樂節為例,這是近三年廣東省最大規模音樂節,單日場次樂迷破3萬,也是佛山有史以來首個直接促進住宿、餐飲等文旅消費過億元的大型單個活動,人均消費達2000元。
以音樂為代表的文體活動正在成為“促消費”“拼經濟”的主流方式。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的通知,提出豐富演唱會、音樂節和優質演出、展覽等產品供給,發展“音樂+旅游”“演出+旅游”“展覽+旅游”等業態,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
而從全國各地來看,為了促消費,全國各個城市都在以大IP引流,成都提出打造“國際音樂之都”;海口聚力打造演藝之城、跨年之城,立足做大流量,策劃引進各類大型音樂節、演唱會。佛山也在努力擦亮嶺南文化大市品牌名片。
然而,如果對照國內近段時間花式“出圈”的其他城市,佛山還有較大學習進步空間。
以淄博為例,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淄博4月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逾5倍,這背后雖然有燒烤這一容易共情的產品做基礎,又有短視頻平臺的“推波助瀾”,但更關鍵的還是地方政府“接地氣”的策劃、管理和服務能力。
由淄博聯系到其他網紅城市的出圈邏輯,復旦大學新聞學教授、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副院長張志安建議:“城市宣傳可借鑒這一思路,以社交平臺為主陣地,以視覺內容為主產品,以情感共鳴為主目標,以浸潤影響為主方向。”
與之相反的是,佛山絕大多數文體活動由于宣傳渠道單一、宣傳面較窄,沒能引起廣泛關注,也沒有在地方消費激起“鯰魚效應”。以《狂飆》為例,與一部電視劇帶火江門一座城不同,同樣作為取景之地的佛山卻“無波無瀾”,更遑論“長尾效應”。
不僅如此,佛山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能力也被外地游客吐槽。
“交通承載能力有待提升。往返音樂節現場的公共交通設施不多,所以堵車嚴重。散場之后比較混亂,很多人都找不到上車點,建議在特殊時刻制定一些更加靈活、便民的交通方案。”來自廣州的樂迷陳曉對佛山的交通不甚滿意。
“淄博經驗難以復制,但可以學習其‘無為市場+有為政府’的公式。”段軍山表示,佛山如果要以音樂為突破口探索文旅消費的新路子,需要補上當前音樂產業供應鏈的政策缺失、上游創作能力不足、下游傳播力度較弱的短板。
比如,打造音樂文化集聚區,建設佛山音樂一條街、提供本地音樂舞臺等,加大對文旅產業的資金投入與宣傳力度。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獲悉,針對當前的不足,佛山將搭建專業的文化產業招商平臺,圍繞發展網絡視聽、電子競技、創意設計、旅游演藝、旅游民宿等新業態,加強優質重點文旅項目招商引資,利用賽事、活動進行招商。今年計劃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戶外運動季,引入戶外裝備展覽。整合企業、協會的各類資源,引入文旅運營機構等,活化、用好一大批老舊廠房、工業園區,打造網紅景點。
就在這個“五一”,佛山還將舉辦啤酒音樂節、夕陽音樂會、醒獅文化節等眾多文體活動。佛山以文化IP促消費升級效果如何?很快就能見真章。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