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產業經濟>

2022年未來人才就業趨勢報告薪資不再是只漲不跌

來源:TechWeb 作者:余梓陽 發布時間:2022-05-30 12:45   閱讀量:8257   

伴隨著今年5月1日新《職業教育法》的實施,未來職業教育學生在繼續教育和就業方面將與普通高等教育學生享有平等的機會,國內職業教育畢業生將以更具競爭力的方式進入就業市場。

在此背景下,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2022未來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探討當代職場人士的就業市場正在發生哪些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薪資不再是只漲不跌報告顯示,2022年1—4月,不同層次人才平均年薪在基層為16.69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7%,中層為24.3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3%,不同層級中降幅最大,僅高級人才年薪增長3.51%,為43.25萬元

從不同行業的人對工作安全感的得分來看,工作安全感最低的四個行業分別是服務外包,消費品,房地產和互聯網。

56.59%的職場人表示,如果失業,很難找到工作其中,95后,70后認為自己很難找工作的比例超過60%

在談到未來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時,醫藥醫療行業以60%的票數成為職場最有希望的行業,其次是電子通訊行業,得票率為47.5%雖然工作安全感低,但互聯網行業以37.73%的得票率位列最具發展潛力行業第三

以下是報告全文:

2022年未來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一,就業市場的變化趨勢和人才流動的特點

1.最近幾年來,人工智能,制造業,大數據,能源環保等行業的招聘需求持續爆發。

伴隨著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的招聘需求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招聘大數據顯示,2019—2021年,從部分重點行業新增崗位同比增長趨勢來看,人工智能,制造業,大數據,能源環保,醫療健康等行業招聘需求呈上升趨勢而教育培訓,游戲,金融,房地產行業受行業發展階段,人才需求飽和,政策監管等因素影響,招聘需求疲勞

人工智能領域,2019年新增就業崗位增長13.96%,2020年增長28.12%,2021年增長51.39%2019年制造業新增就業崗位同比增長32.88%2020年受疫情影響,新增就業同比增速放緩至12.20%,但仍處于上升軌道,2021年同比增長38.73%,大數據行業新增就業崗位2019年比2020年增長16.66%,2021年增長32.57%人工智能,大數據,制造業的招聘需求較去年同期保持較高增長,這主要與最近幾年來產業升級浪潮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有關

2019年以來,醫療衛生和能源環保行業招聘需求呈上升趨勢前者與疫情下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增加有關,醫療器械,互聯網醫療等領域都迎來發展機遇,后者與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正相關大力發展新能源是我國社會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在國家的推動下,未來這個行業還是會加速發展的

2.教育培訓,游戲,房地產,金融行業招聘需求放緩。

2019年,教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22.14%2020年,招聘需求同比大幅轉向4.44%2021年招聘需求比2020年下降8.45%主要原因是受雙減政策和疫情的雙重影響,教育培訓行業進入寒冬房地產行業2021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長8.58%雖然增速快于2020年,但與正常年份的增速仍有一定差距

2019年游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0.18%,主要受2019年游戲行業政策影響2019年游戲版號發行數量較前兩年大幅下降同時實名制登記制度的博弈現狀,以及其他相關行業政策開始出臺,加強了游戲領域的庫存但由于2020年疫情,長期在家隔離有利于網游行業的快速發展2020年,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27.86%,但長期來看,相關部門對游戲的監管政策會繼續趨嚴,因此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僅增長5.94%

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國家一直在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因此,最近幾年來,金融行業的招聘需求增速相對較低伴隨著整頓的推進,金融業逐步進入穩定健康的運行軌道但在所有行業中,金融行業的招聘需求增速還是比較慢的2021年,該行業招聘需求同比增長5.87%,仍排在所有行業的末位

3.人工智能人才平均年薪最高,為31.04萬,金融人才薪資漲幅最大。

從2022年1—4月各行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來看,人工智能行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最高,為31.04萬元,金融行業高端人才排名第二,平均年薪27.69萬元,通信和大數據行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分別為27.51萬元和25.23萬元,分列第三和第四位,IT/互聯網行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3.02萬元,排名第七。

此外,與2018年同期十大行業相比,與2022年基本持平只有戶外旅游行業高端人才的薪酬跌出前十,被汽車運輸行業取代這與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戶外旅游業發展受限有關最近幾年來,汽車運輸行業發展迅速,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很旺盛所以從長期來看,這個行業的薪資有望繼續排名前十

從近五年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十大行業薪酬變化來看,金融行業人才薪酬漲幅最大,達到5.78萬元,文體傳媒行業人才薪資漲幅最慢,為3.09萬元。

4.上海人才年薪較2018年漲幅最大,達到4.56萬,廣州漲的最慢,只有0.19萬。

從2022年1—4月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高端人才平均年薪來看,北京高端人才平均年薪最高,為25.09萬元,上海中高端人才排名第二,平均年薪24.82萬元,深圳和杭州高端人才平均年薪分別為20.96萬元和16.67萬元,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北深杭四個城市中高端人才薪酬自2018年以來一直位居全國前四

蘇州2022年1—4月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16.28萬元,全國排名第五,廣州,南京,寧波,青島,佛山高端人才平均年薪13.41mdash15.62萬元之間,排名第六到第十。

2022年1—4月,與2018年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高端人才平均年薪增幅相比,上海人才增幅最高,為4.56萬元,其次是北京,上漲4.16萬元,蘇州上漲2.94萬元,排名第三,深圳上漲2.39萬元,排名第四東莞,鄭州,佛山,成都,重慶,長沙,廣州2022年1—4月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比2018年同期增加較少,增加金額均在萬元以內其中,廣州中高端人才薪酬漲幅最小,與2018年同期相比僅為0.19萬元

5.中層和基層抗風險能力弱2022年1—4月,中層薪酬同比下降3.53%

2022年1—4月,基層不同層次人才平均年薪16.69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7%,中層為24.3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3%,不同層級中降幅最大,高管43.25萬元,較去年同期上漲3.51%這說明即使宏觀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高層仍然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而基層和中層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求職者只有努力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向高層過渡,才能獲得更大的職場職業安全感

6.投遞新一線城市的求職者比例連年上升,幾乎與一線城市持平。

2017年以來,出現了全國范圍的搶城熱潮,新一線城市是主力軍五年過去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獵聘大數據顯示,從2017—2021年連續五年高端人才輸出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占比來看,一線城市呈現下降趨勢,從2017年的45.33%下降到2021年的36.87%,2022年1—4月,這一比例為36.72%,仍處于下降趨勢與此同時,2021年新一線城市的交付比例從31.52%上升到35.03%,越來越接近一線城市2022年1—4月,這一比例繼續上升至36%,逼近一線城市可見,新一線城市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持續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五年里,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以外的城市的求職者比例也呈上升趨勢,從2017年的23.15%上升到2021年的28.10%。

7.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去非一線城市,2022年1—4月90后投遞到一線城市的比例低于70,80后。

2017—2021年,不同世代人才輸送城市分布顯示,70后,80后,90后求職者向一線城市輸送的比例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其中,90后下降最為明顯,從2017年的51.32%下降到2021年的37.31%,80后從2017年的44.08%下降到2021年的36.49%,70后從2017年的40.87%下降到2021年的36.77%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4月,一線城市90后占比已降至36.49%,低于70后的37.79%和80后的36.83%。

同一時間段,不同世代交付的新一線城市占比呈上升趨勢其中,90后也最為明顯,從2017年的30.14%上升到2021年的35.83%,80后從2017年的32.03%上升到34.58%,70后從31.84%上升到2021年的33.32%2022年1—4月,90后交付的新一線城市占比繼續上升至37.01%,超過70,80后交付的新一線城市占比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新一線城市

第二,職場人對生活狀況和職業趨勢的洞察變化

1.職場上不同年代的人從開始到現在的變化:70后變得更踏實,00后開始彎腰撿五斗米。

自從我們第一次進入職場,我們或多或少都在被職場改變當被問及自己初入職場以來最大的兩個變化,70后得票率最高的兩個最大變化是心態更好,臉皮更厚,面對挫折更強,被生活磨平,我越來越能接受職場游戲規則得票率分別為40.91%和34.85%,80后變化最大的是以前熬夜是為了好玩,現在熬夜是為了生活,得票率42.54%,95前后職場人最大的變化是以前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現在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得票率分別為52.2%和52.78%,00,身體變化最大的是以前熬夜是為了好玩,現在熬夜是為了生活,得票率55.56%,開始彎腰撿五斗米以44.44%的得票率排名第二

2.超八成職場人感覺工作壓力大,95,00后壓力大的比例高于95前。

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職場壓力也越來越大此外,最近幾年來,疫情下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也使得職場人的整體壓力達到新高獵聘調查顯示,85%的職場人在目前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壓力

從不同代職場人在工作中的壓力程度來看,70后和80后壓力大的比例基本相同,70后為36.54%,80后為35.71%新生代職場人中,90后壓力大的占25.86%,90后壓力大的占25%,均高于90前的20.14%

3.不同世代,不同行業的人的職業安全感。

1)90后的工作安全感最低,70后的工作安全感最高。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職場人普遍工作安全感較低從職場人對工作安全感的評分來看,職場人的工作安全感整體平均為6.58分

從不同世代職場人的得分來看,70后職場人的工作安全感得分最高,為7.03,00,其次是職業安全感得分6.7870后因為多年的工作經驗,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專家,在事業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所以職業安全感最高但是00后初生牛犢不怕虎,初入職場一切都是新鮮的,有闖勁的,所以職業安全感也比較高

80后職業安全感得分6.65,排名第三,90后的工作安全感普遍較低,其中90后的工作安全感最低,為6.33,95前職場人的工作安全感得分為6.43,略高于95后這和90后的現狀有關一方面,伴隨著90后涌入職場,新人不斷涌現,另一方面,90后大多已經進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壓力比較大伴隨著中年危機的臨近,如果他們未能在職場上做出一番事業,整體的工作安全感會相對較低

2)工作安全感最低的四個行業:服務外包,消費品,房地產,互聯網。

從不同行業的人對工作安全感的得分來看,工作安全感最低的四個行業分別是服務外包,消費品,房地產和互聯網其中,服務外包行業的人工作安全感最低,得分為5.75,消費品行業的人工作安全感得分為5.90,略高于服務外包行業的人,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的職業安全感得分分別為6.09和6.39,在職業安全感最低的行業中排名第三和第四

4.近60%的職場人認為自己下崗后很難找到工作,95%的人認為自己最難找。

當被問及如果現在的公司裁員,自己會不會是被裁的那個人時,只有38.86%的職場人明確表示不會被裁。

56.59%的職場人表示,如果失業,很難找到工作其中,95后認為工作難找的比例超過60%,居各代之首,70后有62.12%的人認為失業后很難找到工作,在各代人中排名第二,這與70后年齡相對較大,重新選擇工作時面臨一定的局限性有關00后,95前,80后職場人認為失業后找工作難的比例大致相當,占52.24%—55.56%

分城市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認為自己失業后很難找到工作,占60.34%二線城市,占比60.26%,新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勞動者認為自己失業后很難找到工作的比例分別為56.21%和49.46%,分列第三和第四位這意味著,盡管大城市壓力相對較大,但工作機會更多,在發展相對較快的大城市工作的人失業后相對容易找到工作

5.失業后最好找工作的三個行業和最不好找工作的三個行業。

當不同行業的人被問及如果下崗會不會找到工作時,房地產,醫藥,醫療,消費品行業的人認為會找到工作的比例最高,分別占56.52%,55.88%,51.61%這與國內上述三大行業發展相對成熟穩健,工作機會較多有關另外,醫藥醫療行業大多有一定的專業門檻,人才相對不擔心失業

外包,文教傳媒,交通運輸和貿易行業認為失業后找工作難的比例最高,分別為75%,75%和61.9%最近幾年來,文教傳媒行業受宏觀政策調整影響較大,工作機會相對較少,而服務外包和運輸貿易行業最近幾年來受疫情影響較大所以這兩個行業的人都認為自己相對比較難找工作

6.超六成職場人想過通過調研增加職業安全感。

在目前的就業市場環境下,92.95%的職場人都想過通過各種方式增加自己的工作安全感,只有7.05%的職場人表示沒想過,會有一條路走到窮途末路。

62.27%的職場人選擇通過考證增加工作安全感65.91%的職場人選擇在業余時間自主學習充電,通過選擇沙龍,聚會等擴大專業人脈,積累資源得票率40.45%,排名第三,此外,28.18%的選民選擇通過參加公開考試來增加工作保障

在所有希望增加工作安全感的職場人士中,69.19%的人已經付諸行動,30.81%的人還處于思考階段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和精力是沒有行動的職場人的首選,投票率64.86%,動力不足,當前危機感不強以39.64%的票數排名第二,太懶,參加考試的人太多,感覺進不去以37.84%和34.23%的得票率分列第三和第四另外,感覺考證用處不大,只是安慰自己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7.超八成職場人認為未來學歷會繼續貶值,本科占比最高。

伴隨著最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國民教育質量普遍上移可是,在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學歷后,學歷在就業等方面的優勢似乎在逐漸減弱學歷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

就業調查顯示,82.95%的職場人表示以后會學歷貶值這種現象還會繼續其中,本科學歷者認為學歷貶值持續現象比例最高,占87.5%,碩士學位人才占比78.57%,位居第二,高校人才認為學歷會繼續貶值,占比76.92%,排名第三,在不同學歷背景的人才中,大專及博士以下認為學歷會繼續貶值的比例最少,分別占67.39%和60%

8.職場人在選擇工作時有多注重薪資和體面:95前最注重薪資,00后最注重體面。

從人們對薪酬和體面工作的重視程度得分來看,薪酬總體得分為8.13,體面工作為7.20可見,總體來說,職場人更看重薪資,而不是體面的工作

分世代來看,95前職場人對薪資的關注度最高,為8.31分,95后次之,80后對薪資付出8.19分,排名第三,00后和70后對薪資的重視程度低于7分,70后對薪資的重視程度在不同世代中排名最后。

在體面工作的重要性方面,00后最看重的是體面工作,平均得分為7.56分,80后和90前職場人分別以7.31和7.3分位列第二和第三。

從不同高校背景的職場人對薪資和工作尊嚴的評分來看,國內非985/211高校畢業生最重視薪資,國內985/211高校畢業生最重視工作尊嚴留學生在這兩方面的欲望相對較低

9.近70%的職場人愿意選擇高薪藍領工作,其中95%的人之前就在職場。

當失業伴伴隨著一份高薪藍領工作和一份低薪白領工作而來時,69.09%的職場人愿意選擇高薪藍領工作,只有15.91%的職場人愿意選擇低薪白領工作,15%的職場人表示兩者都不選,繼續看機會。

10.職場人不愿意選擇高薪藍領工作的原因有兩個:技術門檻高,缺乏五險一金等基本保障。

當被問及為什么職場人寧愿選擇低薪的白領工作或者什么都不做,繼續看機會,也不選擇高薪的藍領工作時,47.06%的職場人表示高薪藍領工作技術門檻高,不掌握,有的藍領只有高薪,缺乏五險一金等基本保障,以45.59%的得票率排名第二,藍領工作環境艱苦,吃不了這個苦得票率44.12%,排名第三,我相信現在的失業情況是暫時的,以后會好起來的得票率為39.71%,排名第四另外,但是失業不能丟臉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11.超四成職場人認為職業教育本科最有就業前景,是國內非985/211本科的兩倍。

日前,新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要求設立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學校,同時應加快的設立,職業高考系統后續,學生在參加中考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選擇考職教學校或普通高中,在后續的中考,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機會均等

在這種背景下,當職場人被問及未來不同類型高校最有前途的畢業生是誰時,中國985/211畢業生以79.77%的得票率位列第一,QS100留學生以57.95%的得票率位列第二,本科學歷學生排名第三,得票率43.86%,國內非985/211本科生和非QS100留學生的職場未來就業前景最差,得票率分別為21.59%和9.32%,排名第四和第五。

12.近50%的職場人認為藍領未來會更有工作安全感,白領占比不到20%。

當被問及未來哪類人在面臨失業,裁員等困境時最有工作安全感時,80.68%的職場人表示金領最有工作安全感,45%的職場人認為藍領最有工作安全感,只有16.59%的人認為白領最有工作安全感這主要是因為金領作為職場中的高層管理者,一般既有良好的學歷背景,又有在某一行做出成績的老手,所以抗風險能力比較強藍領大多考驗人的體力和耐力,很多藍領工作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社會需求量也大,所以也相對抗風險,而普通白領通常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伴隨著越來越多新人的涌入,普通白領的安全感相對來說是最差的

13.不同世代,不同城市,不同行業的人對高職教育的看法。

1)超四成職場人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00后意愿最強。

如果你現在上初中,有重新選擇人生的機會,你會選擇什么樣的教育59.09%的職場人表示仍會選擇普通高等教育,40.91%的職場人表示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這說明伴隨著新職業教育法的改革,職場人對職業教育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很多人認為職業高等教育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其中,00后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比例最高,達到77.78%,其次是70后,占比56.06%,80后以43.28%位列第三90后相對不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

2)三線及以下城市職場人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比例最高,一線城市最低。

從不同城市專業人員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意愿來看,伴隨著城市層級的下沉,專業人員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意愿更高。

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最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50%的職場人表示如果在初中會選擇職業高等教育二線城市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占比41.03%,排名第二,新一線城市占比37.91%,相比較而言,一線城市勞動者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比例最少,占34.41%

3)最愿意和最不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三個行業

分行業來看,能源,化工,消費品,機械制造行業的從業人員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比例較高其中,如果當前初中階段,能源化工專業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占比最高,為54.55%,消費品51.61%的職場人表示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排名第二,機械占48.1%,排在第三位這主要是因為這三個行業對技術,洞察市場等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相對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更傾向于選擇職業高等教育

在所有行業中,互聯網,醫藥醫療,金融行業的人相對不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其中,互聯網行業的人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占比最低,為25.81%,醫藥行業占比26.47%,排名第二,金融以31.91%的占比位列第三很多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人才都有一定的優越感,所以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比例比較小而醫藥醫療行業專業門檻較高,對專業和學術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愿意選擇職業高等教育的人相對較少

14.未來最有前景的五大行業:醫藥醫療,電子通訊,互聯網,機械制造,能源化工。

當被問及未來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景時,醫藥醫療行業以60%的得票率一騎絕塵,成為職場人心目中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電子通信行業以47.5%的票數位居第二,互聯網以37.73%的得票率排名第三雖然今年受政策等影響,以大廠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都在通過各種方式瘦身降本增效,但從長遠來看,這個行業在互聯網internet plus)時代的未來依然前景光明

機械,能源和化工行業以25.91%和24.09%的得票率分列職場最具潛力行業第四和第五位這與最近幾年來的產業升級浪潮和智能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

伴隨著應屆畢業生屢創新高,海外學生潮回家并且新的職業教育法實施后,將有大量競爭力強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加入國內就業大潮,未來就業市場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但從上述報告中,我們看到了就業城市的選擇和當代職場人士對職業教育的看法,他們對藍領和白領的看法越來越多元化對于已經進入職場和即將進入職場的人來說,只要敢想敢做,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最終可以在職場中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