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財經視點>

專業護理人才緊缺如何滿足養老行業市場需求

來源:中國網 作者:李陳默 發布時間:2023-09-09 08:05   閱讀量:4173   

好的醫院護士崗本科起招,競爭壓力大;養老機構待遇低,發展空間有限

養老行業如何吸引更多年輕專業護理人才

閱讀提示

專業養老護理員市場需求不斷增大,一些醫院科室專業護士也格外緊缺。與此同時,是否有編制、服務對象、就業門檻、晉升空間等,是影響護理學專業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

登記、入床鋪、查房、打針、抽血……28歲的張銘銘是河南一家公立醫院的護士。5年前,她從護理學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這份工作。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趨勢加重,專業養老護理員市場需求不斷增大,人才缺口日益明顯。國家衛健委2022年5月頒布的《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中提到,我國護理事業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護士隊伍數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

有互聯網企業發布的2023高考大數據顯示,在本科院校十大最熱專業中,護理學專業熱度排名第6。護理學專業的高熱度,能滿足市場人才需求嗎?護理學畢業的年輕人,在確定就業崗位時會考慮哪些因素?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進公立醫院是他們的優先選擇

張銘銘已經克服了最初入職時的不習慣,比如,一周四天夜班,以及沒有周末的日常。“夜班一般是晚上10點到早上7點,但如果下班時,手頭還有未處理完的事,或臨時接到住院病人,必須做完工作后才能下班,所以經常離開醫院時已經上午10點了。”

即便張銘銘有時會覺得工作很累,休息時間少,但她還是受到了同班同學王安琪的羨慕,“你可是鄭州三甲醫院的護士。”

與張銘銘不同,王安琪畢業后沒能進入公立醫院,而是去了鄭州一家養老機構。“工作絲毫不比醫院輕松,但待遇比不上醫院。”她所說的待遇其實是指編制。

王安琪告訴記者,養老機構大多是私立的,薪資水平比公立醫院低,沒有編制也常常讓她缺乏安全感。

記者采訪發現,成為公立醫院的護士,是很多護理學專業學生的優先選擇。然而,在專業熱度高升的背后,日常工作中的夜班值勤、醫患情緒,以及不斷上升的就業門檻,也成為影響他們擇業的重要因素。

不甘心進養老機構

記者了解到,護理學在很多地方是專升本熱門專業。護理專業大二學生李貞告訴記者,她所在的院校一屆有3000多個學生,很大一部分人都計劃通過專升本提升學歷。但是,最后真正“上岸”的只有不到200人。逐漸滋長的競爭壓力也讓李貞時常感到焦慮。

但當問及畢業后是否考慮先就業時,李貞直言:“專科畢業,進醫院的機會渺茫,去養老機構做護理員,又不甘心。”

《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約4400萬。按照我國失能老人與護理員4:1的配置標準推算,我國至少需要200多萬名護理員。然而,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50萬。

張銘銘有時很慶幸自己早畢業早就業。她告訴記者,護理學專業的就業門檻這幾年直線升高,“以前我們醫院還招專科生,現在本科生起步,真正錄取的大部分是研究生。”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省市級三甲醫院護理崗位普遍是本科生起招。以河南洛陽市中心醫院為例,在今年的護理崗位招聘簡章中明確寫到,報考人員學歷要求為高中起點的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記者又在網上查看了北京、河南等地多個大型醫院關于護理崗位的招聘要求,多是取得護士執業證且本科及以上學歷才有報考資格。

李貞的家里人希望她能去當醫生,但因為她所在學校的醫護系只有護理和康復兩個專業,她打算專升本之后到新的學校再轉專業。

張銘銘曾經帶過一名專科的護士實習生,在醫院臨床實踐兩個月之后,由于無法忍受長期熬夜,畢業后選擇了轉行。

很多養老機構聘請退休醫護人員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有2.8億,占總人口的19.8%。社會老齡化的加深,對專業護理人員的需求不斷增高。

根據《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護理服務供給與群眾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老年護理、兒科護理、重癥監護、傳染病護理、急診急救、康復護理、中醫護理等專業護士格外緊缺。

為滿足養老需求,近兩年,一些養老機構開始探索“互聯網+養老”。王安琪所在的養老機構引進了智能養老系統,以前手動摘錄信息也變成了PDA移動終端,通過電子采集病人、藥品、物資等相關信息,并借助無線網絡實時傳輸到數據庫,保障數據準確性與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最近,機構還在試點居家上門服務。但王安琪也告訴記者,護理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不愿意在養老院工作,因為醫院有晉升空間,而在養老院卻是“一眼能望到頭”,因此很多養老機構只能聘請退休后的醫生和護士。

位于北京豐臺的某養老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6500平方米的養老院有100位老人,但護士只有5位,且全部都是從醫院退休后的護士。她解釋招不到人的原因,一方面是待遇,另一方面是工作環境遠離市區。

今年護理專業畢業的李欣,經過競爭最后到河南開封市重點醫院擔任護士。她直言,當時沒考慮過去養老機構,因為當地養老機構薪資大多是3000元左右,又缺少醫院的專業性。

養老機構的業內人士透露,面對養老的發展趨勢,相關的人才儲備還是很少,只有少數高端的養老機構才請得起醫護,大部分都是和醫院合作,“我們需要更多更年輕更專業的護理人員。”但如何提高他們的薪酬待遇,對于從業者擇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張銘銘所在的醫院也提出了“優質護理五星級服務病房”,要讓患者除了享受優質的專業護理外,還要有無微不至的服務。在張銘銘看來,這都是未來護理醫療的發展方向。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