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0日收盤,Wind保險指數自去年11月1日以來已上漲38.5%。在此期間,中國太保以50.7%的漲幅領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區間漲幅均超30%。
2月20日,A股保險板塊全線飄紅。截至收盤,Wind保險指數漲超3%,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分別漲超5%,新華保險漲超3%,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均漲超2%。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保險企業資產負債兩端的改善有望貫穿全年,板塊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在負債端,2月至3月“開門紅”后期險企的沖刺情況值得關注,保費增速有望環比改善;在資產端,險企投資環境有望伴隨權益市場向好,利率情況或出現變化,保險股的后續復蘇空間與此息息相關。
“開門紅”后期有望發力
今年1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共計實現保費收入5651.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細分來看,中國平安實現保費收入1397.62億元,同比增長2.4%;中國人保實現保費收入1121.51億元,同比下降2.9%;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2021億元,同比下降2.5%;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51.81億元,同比下降1.9%;中國太保實現保費收入759.96億元,同比下降1.2%。
雖然保費收入整體略微下降,但多位業內人士坦言,多種外部原因影響下,短期保費收入的同比表現可參考性相對較弱。其中,疫情、春節假期等因素是影響1月保費收入的重要原因。
業內人士預計,“開門紅”后期的沖刺情況值得關注,保費增速有望環比改善。
西部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羅鉆輝判斷,“開門紅”或將呈現“前低后高”態勢。站在當前時點,預計業務平臺將隨展業恢復常態,1月業務波動影響下,險企或將持續發力業務推動,低基數優勢下預計2月至3月險企業績同比表現穩健。
積極尋覓投資機會
2月20日,A股保險板塊全線飄紅。截至收盤,Wind保險指數漲超3%。去年11月以來,保險股便踏上估值修復之路。截至2月20日收盤,Wind保險指數自去年11月1日以來已上漲38.5%。在此期間,中國太保以50.7%的漲幅領先,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區間漲幅均超30%。
“保險股是當前市場較為關注的板塊。我們依然建議增持資產端估值修復空間較大的保險股,2023年保險股依然是資產端定成敗。”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
從最新情況來看,保險行業資產端環境同比改善趨勢正在形成。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政策穩增長預期疊加各地出行消費回暖,經濟復蘇預期增強,長端利率有望企穩上行。此外,隨著地產“三支箭”措施落地,險企投資信用風險緩解,險企投資收益有望持續回暖。
險企的投資熱情也在回暖,這種回暖在不動產投資和權益資產投資上表現尤為明顯。開年以來,險企持續加碼優質不動產,今年以來擬新增投資超百億元;同時,開年以來,險資已經先后兩次舉牌上市公司,舉牌對象分別為萬達信息和首程控股, 一改2021年、2022年險資舉牌的冷清局面。
業內投資人士預計,權益資產在大類資產配置中仍具備相對性價比優勢,今年險資權益方面收益有望優于去年。
A股處于做多窗口期
開年以來,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在二級市場調研頗為積極。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發稿時,今年以來共有129家險資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調研總次數高達2118次,涉及公司330家。從行業來看,工業器械、西藥、電子元件、應用軟件等領域頗受險資機構關注。從個股來看,周大生、紫光國微、祥鑫科技、蘇州銀行、奇安信、普聯軟件、漢鐘精機、科德數控、瀾起科技獲重點調研,參與調研的險資機構均超10家。
“A股處于做多窗口期。”上海一大型險資機構相關人士判斷,但倉位的重要性會逐步被持倉結構所替代。具體到行業,該人士表示,周期板塊行情處于觀察期、消費板塊局部景氣超預期、成長風格仍是大方向,“預計在獲得更多關于經濟復蘇強度和信貸高增長可持續性的數據之前,市場整體將繼續沿著偏成長風格演繹”。
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認為,行業估值修復尚不充分的順周期行業以及產業政策催化強預期的成長行業有望走出獨立行情。人保資產相關人士表示,當前階段仍然是配置消費行業的較好時間點。在今年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居民的消費力和消費意愿有望提升,疊加疫后補償性消費,全年來看復蘇的方向和趨勢確定性較高。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