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多家銀行對基金代銷費率打折后,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相關費率也相繼下降。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2022年開年以來,包括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已先后發布費率調整公告,將其理財產品或代銷的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費率進行下調,部分產品的費率已降至0元。中國銀保監會10日對外公布《關于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的通知》稱,自2021年9月15日起,在“四地四家機構”開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
對此,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近幾年來銀行理財各項費率整體呈下行態勢,主要源于最近幾年來資金面寬松,帶動理財收益下行,對費率造成一定擠壓此外,伴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資管新規的影響不斷深化,理財市場供給側競爭不斷加劇在產品發行層面,伴隨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凈值產品的發行量,存續規模持續上升,規模效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費率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產品的費率降為0,并不代表0收費記者了解到,通常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包括六大類費用,且各家銀行收費的項目和費率有所不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收取的主要費用有銷售費,托管費,固定管理費,浮動管理費,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以及理財產品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其他費用
此外,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還會收取超額業績報酬,這是指當理財產品實際兌付收益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時,銀行將對超過的部分按一定比例在投資者和自身之間進行分配,這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主要收費項目之一。試點階段,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人民幣以內。
普益標準的研報指出,總體來說,銀行理財的固定費率要低于公募基金,特別是托管費方面不過,在超額管理費方面,公募基金幾乎不收取這部分費用,而銀行理財的收取比例在10%—100%之間,總體收取比例偏高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前公募基金也曾掀起降費潮資管新規全面實施后,大資管競爭格局正在形成放在銀行與公募基金及其他大資管成員競合的背景下,上述商業銀行費率策略的變化代表了未來的演進趨勢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銀行采取降低費率的方式進行競爭價格戰只是應對競爭的一種方式,銀行可以著眼于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在基金或理財產品代銷過程中為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財富管理建議,增加客戶黏性,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