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業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港口運營主要上市企業有上港集團,寧波港,廈門港務,天津港,青島港,招商港口,廣州港,唐山港,錦州港,大連港,中遠海運港口,秦港股份,日照港,北部灣港,重慶港九,珠海港,保稅科技,連云港,南京港,鹽田港
本文核心數據:港口吞吐量,營業收入,毛利率,研發投入
1,港口業務布局歷程
中國擁有全球第一大貨物吞吐港口——寧波舟山港,第一大集裝箱吞吐港口——上海港,而寧波港,上港集團分別是上述兩大港口的主要運營主體,以較大的體量規模優勢位居行業龍頭地位。兩家企業的港口業務布局歷程如下:
2,港口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情況
——主營業務布局:業務類型相似,但重點貨類稍有不同
先從企業運營港口主體來看,上港集團以上海港為其運營母港,而寧波港企業是以寧波舟山港為主體,以漸東南沿海溫州,臺州兩港和浙北環杭州灣嘉興港等為兩翼布局。
對比兩家企業港口業務布局情況,均包含有港口碼頭和港口物流服務兩大業務板塊,從港口物流服務來看,兩大企業均布局有主要的物流服務和拖輪,集貨等輔助服務,從碼頭裝卸服務來看,兩大企業裝卸貨類大體類似,但重點貨類有所不同,上港集團以集裝箱業務為主,而寧波港企業除了集裝箱外,原油,鐵礦石等業務也占據重要地位。。
從上港集團來看,集裝箱業務是企業主營業務,上港集團母港——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連續十一年位居世界第一,并連續四年超4000萬標準箱。
根據法國知名海事咨詢機構Alphaliner資料顯示,在2020年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據了7個席位其中上海港以4350萬TEU的吞吐規模保持了全球最大集裝箱港口的地位,港口吞吐量增長了0.5%,而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全球第三,國內第二,2020年為2873萬TEU
從寧波港企業業務布局來看,集團經營的寧波舟山港除了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國第二外,還是國內最大的礦石中轉基地,國內最大的原油轉運基地,國內沿海最大的液體化工儲運基地和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運輸基地寧波舟山港承擔著全國約40%的油品,30%的鐵礦石,20%的煤炭儲備量,是全國重要的大宗商品儲運基地
整體來看,上港集團運營的上海港主要是以集裝箱業務為核心,而寧波港的業務范圍更加綜合,除了集裝箱業務發展較好外,在全國的原油,大宗散貨等業務方面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2)貨物吞吐總量:寧波港企業遙遙領先且穩定增長
從企業完成的貨物吞吐總量來看,2020年寧波港企業完成貨物吞吐總量9.2億噸,同比增長5.1%,持續穩定增長,而上港集團完成的貨物吞吐量完成5.1億噸,同比下降5.2%,主要原因是企業對散雜貨貨源結構進行調整,2020年內公司羅礦碼頭停產,不再進行礦石的裝卸作業,對企業散雜貨吞吐量產生較大影響。
整體來看,寧波港企業完成的貨物吞吐規模較大領先于上港集團,并且保持持續穩定增長態勢,在業務規模方面的表現優于上港集團。
注:由于港口股權等因素,企業年報中披露的企業完成貨物吞吐總量與交通運輸部公布的上海港或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數據有所差別。
3)智慧港口建設:上港集團的智慧港口建設領先
十八大以來,中央政府領導連續提出港口建設要做到‘四個一流’,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好,要志在萬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等重要指示,并于2017年開始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智慧港口發展智慧港口是行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企業提前布局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自動化碼頭建設是智慧港口發展的基礎從全國自動化碼頭建設投產情況來看,上港集團的洋山港區四期碼頭是全國最早于2017年建成投產的自動化碼頭,也是目前全球單體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
洋山四期碼頭采用國內自主研發的多元無人實體協同控制的智能碼頭操作系統,創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總體布局新模式,創新深厚軟土地基—軌道基礎—軌道協同設計方法,首創雙起升雙吊具岸橋遠程控制技術2020年,洋山港區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標箱的設計年吞吐能力,達到2022.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1%,占上海港集裝箱吞吐總量的46.5%
而寧波港企業的智慧港口布局較晚,于2020年5月企業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碼頭生產操作系統成功上線,2020年底在梅山港區實現了裝卸設備遠控+智能集卡自動化規模作業目前寧波舟山港整體的自動化,智慧化水平要低于上海港的自動化碼頭建設
從企業研發投入來看,2020年上港集團的研發投入總額為10302.8萬元,約為寧波港的兩倍,上港集團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為0.39%,也高于寧波港的0.25%,從企業研發人員規模來看,上港集團的研發人員數量是寧波港企業的1.8倍。上海國資改革又有新動作。
結合企業智慧港口的建設現狀及年度研發投入規模來看,相較于寧波港企業,上港集團的技術優勢明顯。
3,港口業務業績對比
——營業收入:上港集團的港口業務總營收約為寧波港的1.4倍
為了便于對企業的港口業務整體及細分領域的經營業績進行合理對比分析,在基于對企業實際業務范圍的分析基礎上,將企業年報中的港口相關業務歸納匯總為以下三個分析維度:
先從企業的港口業務總營收來看,20217—2020年,上港集團的港口業務營收均高于寧波港企業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上港集團的港口業務總營收為241.93億元,約為寧波港企業的1.4倍
從具體三大港口業務類型分析,在集裝箱業務方面,2020年上港集團的營收規模約是寧波港企業的2.4倍,在其他貨物業務方面,寧波港企業優勢明顯,在物流及相關業務方面,上港集團領先于寧波港企業。
整體來看,上港集團的集裝箱和物流及相關業務優勢突出,2020年兩者占據企業95%的營收份額,而寧波港的三大港口業務占比較為平均,其中原油,大宗散貨等其他貨物業務發展要優于上港集團。11月15日晚間,上海機場,上海電氣(601727),上港集團(600018),華建集團(600629)四家上海本地國資均披露了有關股份無償劃轉的公告,劃入方均為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投公司),后者系上海市國資委100%持股的子公司。
2)業務毛利率:上港集團的集裝箱業務毛利率優勢明顯
從港口業務銷售毛利率來看,2020年,上港集團的集裝箱業務銷售毛利率達到43.17%,高于寧波港企業的39.07%,寧波港企業的其他貨物業務毛利率整體高于上港集團。
從不同業務板塊的毛利率水平來看,集裝箱業務毛利率遠遠高于其他業務,而上港集團的集裝箱業務量大大領先于寧波港企業,這也是上港集團的核心競爭優勢所在。
4,前瞻觀點:上港集團整體發展水平領先寧波港
基于上文分析結果,前瞻認為,上港集團和寧波港企業的港口業務發展各有千秋,但鑒于上港集團在經營業績,智慧港口建設投入方面的優勢明顯,初步判斷上港集團發展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