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財富人生>

全方位擴內需:消費增量在哪里?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柳暮雪 發布時間:2024-12-31 12:42   閱讀量:6105   

本輪以舊換新主要集中在汽車、家電和家居領域,時間主要從2024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開始放量。因此,2025年以舊換新繼續推行將使全年受益。從品類上,中央層面已經透露出擴大品類的意愿。而地方政府在具體執行中,產品品類已經擴大。

無論是2024年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是隨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擴內需成為核心議題。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2025年九項工作重點中,將提振消費置于首要位置,體現了對擴大內需的高度重視。

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的一步步落地實施,中國居民消費需求持續釋放。當前,汽車報廢補貼、以舊換新拉動汽車銷售走好,家電、家裝補貼也都對各自產業收入增長貢獻大有裨益。

在12月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已經明確表示,正在與有關方面一道,抓緊研究制定明年有關“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相關政策。而且,首要提到,要會同相關部門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從相關部門透露出的信息看,汽車、家電和家居等補貼政策明年有望繼續延續。在此基礎上,以舊換新也有望進一步擴容,那么,哪些行業會收到政策的提振呢?除了國家層面外,各地方的補貼也不容小覷。地方發放的消費券等將重點瞄準了線下消費領域。

補貼顯效果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63億元,同比增長3%。增速雖慢于10月的4.8%,但也處于下半年以來的較快水平。

具體產品中,除了生活必需的糧油、食品類之外,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了22.2%,家具類增長了10.5%,汽車類增長了6.6%,這三類是增長最快的產品類別。

即使將時間放大到1-11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漲幅居前,家具漲幅居中,汽車的跌幅也在明顯收窄。汽車、家電和家裝正是以舊換新等補貼政策集中的領域。

汽車以舊換新和報廢補貼政策是于2024年4月底才開始推出實施的,7月實施細則出爐,8月提高補貼標準,對報廢更新的個人消費者,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

各地也出臺了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效果細則出爐和加碼后,效果開始顯現。

在上述發布會上,商務部透露,截至12月19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相關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521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100萬輛。

以舊換新促進消費的同時,也自然提升了二手市場的增長。11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78.6萬輛,同比增長8.1%;全國報廢汽車回收量103.2萬輛,同比增長141.6%。二是廢舊家電回收量顯著增長。1-11月,全國廢舊家電回收量61.6萬噸,同比增長7.7%。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是于2024年4月底推出的。原本補貼標準為新能源車一萬元,燃油車補貼7000元,8月補貼升級,新能源車補貼提高至兩萬元,燃油車為1.5萬元。

補貼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商務部8月2號的數據披露,截至目前,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突破45萬份。在8月16日補貼升級后,截至8月31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平臺已收申請超80萬份。不到一個月,新增申請接近翻倍。

截至11月18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申請均突破200萬份,兩者合計超過400萬份。截至12月9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合計突破500萬份,其中,報廢更新超244萬份,置換更新超259萬份。

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逐步推進。本輪以舊換新主要包括汽車、家電和家裝等。這些品類受到的帶動作用較為明顯。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13日,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其中汽車以舊換新帶動乘用車銷售量超520萬輛、家電超4900萬臺、家裝廚衛超5100萬件、電動自行車近90萬臺。

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據平臺顯示,截至12月6日24時,2963.8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產品4585萬臺,帶動銷售2019.7億元,其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占比超過90%。

伴隨近期各地深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全國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用了79天,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僅用40天,消費潛力加速釋放。

雖然3月后以舊換新品類銷售額增速提升較小,在加大以舊換新支持力度以后,以舊換新領域零售額同比增速有所提高,帶動社會零售總額增速回穩。

中金公司指出,包括汽車、家電、家具、建筑裝潢材料在內的四類以舊換新商品在7月、8月、9月和10月的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0.8%、-2.5%、6.2%和12.6%。

中金公司拆分數據后表示,從8月到10月,家電、家具、汽車和建筑裝潢單月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提升35.8%、11.1%、11%和0.9%。本輪以舊換新的目前主要受益行業為家電、家具和汽車,建筑裝潢零售額改善暫時有限。

家具主要涉及家居品類。與汽車等大件商品消費不同,受到上游地產不景氣及居民消費信心不足兩大因素的共同影響,2024年初以來,家居相關消費景氣度持續走低。基于此,國家以舊換新重點之一放在此處,顯示了一攬子刺激政策精準施策的特點。

地方配套補貼加力

7月底國家發改委安排3000億元左右的特別國債用于支持地方汽車、家具等消費品以舊換新,配合各省市陸續出臺的配套政策。其中,提到各地區要重點支持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購置,促進智能家居消費等。

中金公司跟蹤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共計31個省份參與本輪活動,其中超一半省份啟動時間位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補貼形式主要分為審核補貼、滿減補貼、立減補貼,絕大部分省份采用立減補貼。進入11月后,補貼使用加速,其中部分省份已提前結束本輪補貼活動。

從活動效果來看,全國10-11月家居家裝消費呈現復蘇態勢。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10月份家具零售、衛生潔具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9%和23%,11月份更呈現加快增長趨勢,同比分別增長36%和18.8%。

1-11月,家具零售業、衛生潔具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8%和12.5%,較零售業總體增速分別高12.3個百分點和8個百分點;商務部以舊換新專題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各地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達到約630萬件,累計帶動銷售額190億元。

截至11月10日,全國已補貼廚衛局改相關產品達1038萬件,家具家裝相關產品820萬件。截至12月13日零時,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其中家裝廚衛“煥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超5100萬件。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力推動家居家裝消費呈現復蘇態勢。

中金公司指出,從本輪補貼的時間線來看,超一半省份活動于9月到10月開始,補貼比例集中在15%-20%,補貼品類涉及定制櫥衣柜、沙發、床墊等家居產品。截至11月底,統計共31個省級行政區參與本輪活動。

此次補貼有力帶動全國10-11月家居家裝消費復蘇,中金公司測算補貼對家居家裝消費的拉動系數達1.17-1.75。格局上由于經銷商資質等限制,頭部企業更為受益。

以舊換新誰在受益

如前所述,在家居補貼上,由于經銷商資質等限制,頭部企業更為受益。在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各頭部公司通過進一步疊加企業補貼和經銷商門店補貼力度,積極布局以舊換新政策機遇,推動了家居消費增長,提升了市場活力。

同時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下對品牌及加盟商參與門檻的審核要求,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線下端看,中金公司從10月前端門店接單數據可以觀察到,終端客流量景氣度明顯好轉。同時客單價在補貼刺激下有一定回升。

具體來看,頭部公司在線上端通過電商平臺天貓、京東、抖音進行政策推廣和補貼發放,擴大活動覆蓋面。各平臺降價促銷疊加地方政府補貼政策,帶動家居家裝行業銷售迎來顯著提升。

中金公司跟蹤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蘇寧門店Home家裝專區咨詢量環比上漲50%,上海、南京、濟南、太原等多個城市門店家裝局改訂單量環比增長162%,全國櫥柜定制訂單環比上漲136%。“雙11”期間,拼多多、京東家居家裝行業銷售額超20%,天貓、京東、抖音家具行業銷售額超40%。京東平臺500多個家電家居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00%。

從股市看,本輪以舊換新誰在受益呢?中金公司指出,從市場表現來看,3月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發布后,家用電器和汽車板塊有一定相對表現,在行動方案發布的1個月、3個月內相對萬得全A指數漲幅分別高出4.2、3.1個百分點,家居和裝修建材表現則弱于市場。

7月加大支持力度后,家居板塊有相對表現,7月加大支持力度的1個月后、3個月后、至12月13日,相對萬得全A指數漲幅分別高出3.2、3.3、8.7個百分點。同期家電相對萬得全A指數漲幅分別為8.6、6.6、-0.1百分點。

需要注意的是,中金公司指出,行業相對表現也可能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例如家電在夏季進入旺季,指數相對漲幅較大,秋季相對漲幅則有所回落。

從企業業績來看,3月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發布以來的2024年二季度、2024三季度兩個季度,以舊換新相關行業的營業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仍呈偏淡趨勢,2024年以來三個季度汽車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4.9%、19.9%和7.3%,家電板塊為11.4%、8.2%和4.9%,家居板塊為10%、-2.7%和-11.5%。

家電、汽車板塊雖然增速較緩,但凈利潤仍保持正增長。同時,從同期零售額來看,隨著各地以舊換新政策陸續推進,本輪以舊換新的帶動作用在9月之后顯現的更為明顯,對業績的提振有望在2024年年報中有所體現。

從具體企業上說,中金公司認為,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或將更為受益。比如家電方面,大家電品類龍頭市場占有率高,補貼受益最明顯;其次內銷占比高、具備業績修復彈性的龍頭。

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已經明確,2025年要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商務部也已經明確表示,正在與有關方面一道,抓緊研究制定明年的相關政策。

從中央的表態不難預測,2025年以舊換新仍將持續。2024年汽車、家電和家居等主要領域已經受惠于國家政策。那么明年繼續實施的以舊換新擴容范圍將指向哪里,哪些行業又將受益于擴容后的以舊換新政策呢?

地方促銷費的嘗試

首先明確的是,汽車、家電和家居等以舊換新政策是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顯現出更大效果的。因此從時間上說,繼續實施以舊換新政策后,明年上半年,甚至是前三季度都將“受益”于2024年以舊換新的低基數。

以汽車補貼為例,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1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3.7萬輛和331.6萬輛,汽車產銷量環比、同比繼續實現雙增長。其中,乘用車月度產銷首次突破300萬輛。1-11月產銷累計完成2790.3萬輛和27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3.7%。

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這是中國汽車市場首次突破3000萬輛大關。

按照目前的銷售節奏,12月的銷售量只需達到206萬輛,中國的汽車銷量就將再次突破3000萬輛。上一年12月,中國汽車銷量為315.6萬輛,即使同比持平,我國汽車銷量也將突破3100萬輛。

在公布11月數據時,中汽協已經預計,2024年全年汽車銷量有望突破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過1300萬輛。1-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完成1126.2萬輛,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3%。

從時間上看,2025年全年都有望受益于補貼政策,汽車、家電和家居的促銷費周期將持續拉長。其次從品類上看,也有擴容的空間。

中金公司指出,對于更新頻率偏低的產品,如汽車和大家電,若能將補貼范圍從僅以舊換新適度擴大到新購買補貼,或允許一定限度的交叉抵扣,“以舊A換新B”,可刺激的潛在需求或將更廣。

此外,對于除了上述三大件產品外,此前2024年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2025年將“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

中金公司表示,當前以舊換新政策具備一定的擴容空間。首先,此前部分省份已在國家規定的補貼范圍基礎上對其他品類進行以舊換新補貼,其中部分品類的補貼或具備推廣到全國的空間,例如多個省份的家電補貼額外涵蓋空氣凈化器、微波爐、電磁爐、電飯煲、電風扇、凈水器等。

另外,部分地區對消費電子如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進行補貼,這類產品的需求單位為個人,相比于各類家電的需求單位為家庭,其潛在需求量更大,若能擴大相關補貼實施范圍或將觸及更多潛在需求。

比如山西圍繞汽車、家電等領域共出臺9項實施細則。10月份又及時增加了取暖器、電飯煲等15類小家電,補貼品類達到30種。截至12月18日,全省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超150萬人次,帶動消費超300億元。

11月底,江蘇發布補貼政策,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和智能手表等都納入了補貼范圍。補貼標準為產品成交價的15%,最高可優惠1500元。

貴州也對消費者購買3000元以下國產手機、平板電腦這兩類數碼產品,按照產品購置發票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補貼,單件補貼不超過600元。

早在9月底,廣州市“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活動”補貼品類在8類家電產品基礎上,進一步支持數碼3C類產品。對購買手機、平板、智能穿戴類產品的消費者,訂單金額超過500元的,給予手機類產品售價10%的補貼,上限1000元,給予平板和智能穿戴類產品售價15%補貼,上限2000元。

廣東省其他部分地市也同步推出消費電子產品補貼活動,除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外,深圳市額外對消費級無人機、消費級機器人、3C服務器、投影儀、智能運動裝備等產品給予售價15%的補貼,上限2000元。

因此,德邦證券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明年“兩新”、“兩重”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在總結和延續今年好的經驗做法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德邦證券表示,“兩新”即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2025年支持“兩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將比今年大幅增加,研究將更多市場需求廣、更新換代潛力大的產品和領域納入政策支持范圍。備受市場關注的消費電子國補或已在路上,呼之欲出。

除了補貼外,各地方還發放消費券促進線下消費回暖。早在2024年9月,上海就發放5億元服務消費券,面向餐飲、住宿、電影和體育等四個領域。其中,餐飲3.6億元、住宿9000萬元、電影3000萬元、體育2000萬元。

2024年11月初和12月初,上海又接連發售兩輪餐飲消費券。上海市商務委數據顯示,前兩輪“樂品上海”餐飲消費券累計共發放超過603萬張餐飲消費券,資金撬動比約為4.2。

自2024年9月28日第一輪發放以來,截至11月26日,餐飲消費券發放期間全市線下餐飲消費合計583.9億元,同比增長11.4%,參與活動的上海市正餐企業10月份營業額同比降幅明顯收窄。10月全市商圈日均客流總量同比增長約10%。

2024年11月底,廣州也宣布,啟動發放1億元“食在廣州”政府餐飲消費券,以美食為媒進一步引導激發消費活力。第一輪消費券發放分四個周期,主要在12月分發完畢。消費券將持續至2025年上半年開展,分三輪、多周次進行滾動發放。

北京已經開始發放涉及2025年的消費券了。發放時間從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各地消費券的發放也都是下半年或者說是第四季度集中實施展開的。進入2025年后,地方政府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費券的發放,以促進線下經濟的增長。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