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5年前,曹仁賢棄教從商,在安徽合肥創立陽光電源如今,這家市值已超千億元的光伏明星公司,在A股或將翻開新的一頁
最近幾天,陽光電源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陽光電源控股子公司——陽光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正在籌備上市不過,截至發稿,陽光電源方面未做出回應,該公司一位高管此前向記者表示:這個話題比較敏感
企業工商資料顯示,2021年11月,陽光新能源的股份制改造已完成工商變更,名稱已變更為陽光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而股份制改造是公司上市流程中的重要一步
分拆子公司上市。
陽光電源以光伏逆變器起家,目前其主業已延伸至電站投資開發,風能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和漂浮電站等領域。
能源大變局之下,陽光電源提出了新藍圖,即風光儲電氫業務組合,全面構建新能源生態。
過去數年,陽光電源對標華為,兩者均占據光伏逆變器行業的龍頭地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的逆變器出貨量已經達182GW此外,基于風光儲,智維業務的多維融合,陽光電源的電站系統由國內行銷全球,公司已經成為電站系統集成技術隱形冠軍陽光電源在全球累計開發建設光伏,風電項目超18GW
憑借光伏逆變器和電站兩大核心業務的快速增長,尤其電站業務的拉動,陽光電源的營業收入屢創新高,2018年已超百億元記者注意到,2014年,陽光電源的電站系統業務營業收入便開始超過逆變器,2020年其營業收入占比接近45%,2019年一度超過60%
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看來,電站是一個很好的業務要把它作為一個產品來運營,制定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是上游項目開發和下游戰略客戶的培育
2012~2013年,歷經歐美光伏雙反沖擊,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補貼政策在內的救市措施彼時,陽光電源趁機開拓下游電站市場
財報顯示,陽光電源于2013年介入光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成立電站事業部,并于2014年底投資5億元成立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等業務記者注意到,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即陽光新能源的前身,其是電站業務的實施主體
如今,陽光電源已經涉足電站業務近10年曹仁賢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無疑是再造了一個陽光電源
最近一年,陽光電源剝離電站業務上市的意愿似乎日漸明顯。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早在2021年1月28日,陽光新能源地址,注冊資本,企業類型和股東密集發生變更其中,企業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原由陽光電源100%持股變成由陽光電源,合肥月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合肥浩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合肥星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合肥泓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合肥風陽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曹仁賢,張許成和顧亦磊共同持有
日前,合肥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變更為陽光新能源。
2021年11~12月,陽光新能源的企業類型,企業名稱,注冊資本和董監高人員再次密集發生變更其中,企業類型從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陽光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變更為陽光新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董監高人員進一步完善,在張許成,陳志強基礎上,增加了鄭天勇,周展,陸陽,穆培林,黃昊和劉光偉等人員
在上述增資擴股,股份制改造之際,陽光電源員工也向記者透露,公司在準備陽光新能源上市的事宜此前,記者向陽光電源某高管求證時,其向記者回應:這個話題比較敏感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便提問陽光電源是否會剝離電站業務彼時,陽光電源回應稱,公司會結合監管政策,市場環境,業務發展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決策
資深投行人士,前保薦代表人王驥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符合分拆上市條件和規則,A股已上市企業可以選擇分拆控股子公司在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當然也要符合各板塊的上市條件。
電站想象空間幾何。
自2020年9月碳中和目標確立,新能源相關概念股股價一飛沖天其中,集光伏,風能,儲能,氫能和新能源汽車概念為一體的陽光電源備受資本市場推崇
資本助推下,陽光電源股價從2020年6月30日的14.18元/股漲至2021年12月31日的145.8元/股,漲幅10倍左右其中,2021年7月底股價更是一度沖破180元/股,總市值突破2500億元東方財富數據中心顯示,截至2021年6月,陽光電源的基金,社保和券商等持股機構有921家,持股市值達到541.25億元,占據總股本比例為32.25%
如無意外,千億陽光電源分拆電站業務上市,其想象空間又會有多大。平均目標價227元,較最新目標價1575元上漲69.25元,平均目標價上漲49%。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發電項目增量空間巨大,新能源電站投資開發,運營商成長性也逐漸打開國際能源署發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報告:至2026年分析與預測》報告指出,到202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較2020年增加60%以上,達到1800GW以上,此外,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占全球新增電力容量的95%以上,其中光伏發電將貢獻一半以上
某新能源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新能源發電已經走向平價了,未來拖欠補貼將不再成為發展的掣肘,因此現在資本市場對電站板塊的看法也逐漸改變了。關于ai:陽光電源的評論近幾個月受到9家券商研究報告的關注,4家被買,3家被漲。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向記者表示,目前電站資產在資本市場是非常被看好的,一方面,包括五大央企在內的電力國資企業開始對存量資產進行大筆收購,以提升自身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投資玩家入局新能源行業,像紅杉資本等都開始積極探索新能源發展,設立了碳中和相關基金。。
目前,電站開發主要包括BOO,BT和EPC等三種商業模式。
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陽光電源的電站業務主要包括電站投資開發和光伏電站發電兩部分,商業模式涉及BT,EPC和BOO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的電站投資開發毛利率分別為9.49%和13%
伴隨著國資企業紛紛入場,搶奪開發資源,民營投資開發商的模式也有所側重。
特別是2021年12月30日,國務院國資委發文要求,到2025年,中央企業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要取得明顯進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0%以上國資擁有較強的資金,資源實力,不僅可以通過BOO模式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力資產,也可以通過收購光伏資產等方式間接幫助民營企業進行輕資產運行
民企傾向于BT/BOT和開發帶動EPC,浙商證券分析認為,此前企業在進行電站開發時多采用BOO的方式,即利用自持電站來發電并獲得發電收入可是,BOO模式不僅要求企業擁有較為雄厚的自有資金或融資實力,還要求企業在整個電站生命周期內持有整體來看,周轉率較低且風險較大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傳統EPC來對電站項目進行設計,采購以及施工,但企業采用這種方式時盈利能力較差
中信建設證券分析認為,BT為最優商業模式,民企將區域內電站資源開發后打包出售給國企央企或其他電站持有人,項目質量決定開發溢價,資金回籠后繼續開發更多電站,從而實現滾動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電站業務投資開發要求對采購成本有較強的管控能力,否則經營業績將受到影響同時,光伏電站EPC業務競爭日趨激烈,盈利也或將面臨波動性
例如,2020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光伏原料供應緊張,漲價,組件價格上升,光伏企業的終端電站業務業績造成一定壓力陽光電源日前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提到,組件漲價會對電站建設進度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全年組件價格持續高位,可能會對電站盈利能力產生一定影響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