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多家消費電子企業披露2023年半年報,其中,相關汽車業務數據亮眼,新業務轉型步入收獲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不少頭部企業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品研發進展順利,有的已經開始投產。由于業務起點低基數小,各家公司均呈現出較好增速。
整體來看,盡管多數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布局汽車賽道的時間并不長,但已有多家企業實現新業務變現,相關業務甚至還成了企業業績的重要增長極。
例如,領益智造披露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汽車業務實現收入7.13億元,同比增長72.46%,毛利率同比提升0.23個百分點。
領益智造表示,公司在動力電池結構件細分領域中迅速崛起,成為北美新能源大客戶的重要供應商,業務增長迅速。目前正積極拓展汽車其他相關產品線,如汽車散熱模組、充電產品等。
藍思科技則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業務發展重心。今年上半年,藍思科技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產品實現現營業收入22.82億元,同比增長54.98%,遠超智能手機及電腦類、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類等其他產品增速。
主攻智能駕駛、車身電子和智能座艙的歐菲光,其2023年上半年智能汽車類產品收入6.16億元,同比增長3.42%。公司表示,力爭到2025年實現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幾年消費電子市場不景氣,但電動車行情火爆,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由于這兩個市場有不少共通的地方,汽車類似手機,也需要大量的電子消費品部件,因此,轉換市場成為許多消費電子企業的戰略選擇?!?/p>
以領益智造為例,近日其子公司與德國某整車廠商旗下動力電池子公司簽訂了《Nomination Agreement》,約定向該客戶供應動力電池蓋板、模切件以及相關注塑、沖壓件。公告顯示,該協議的順利履行預計將累計增加公司2025年至2029年收入約22億元。
立訊精密則是通過兼并收購闖入“造車”領域。2022年2月份,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消費電子產業鏈公司切入汽車領域大致有三種模式:一是企業自身戰略轉型,將現有業務轉移到汽車領域,二是通過兼并收購增加新業務,三是與電動車企合作,快速切入?!敝袊y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如是說。
錦華基金總經理秦若涵認為,消費電子企業進軍汽車產業,可使公司在原有產業和核心能力基礎上布局新的增長點,并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傳統消費電子業務需求下滑的風險。
不過,葉銀丹也提醒道,汽車供應鏈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相應的就需要消費電子企業為滿足車規級標準而做出更多的投入。消費電子企業能否實現中長期盈利及自身價值的提升,還需持續跟蹤觀察。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023年2月15日,湯臣倍健與美團買藥在北京舉辦了2023
2021年收入增長目標應能確保實現,2022年收入增長預計將
具體來看,一是簡化業務流程和材料,便利北京冬奧會相關區域內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
,據索尼官方消息,新星粉,銀河紫,星光藍,三款全新配色Dua
,新氧數據顏究院發布《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白皮書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