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_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久久_免费popnhub国产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网站

金財晚報

金財晚報

當前位置:首頁>產業經濟>

深度|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40%:一場潛在罷工引發冬季供應“遠憂”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文輝 發布時間:2023-08-11 10:14   閱讀量:6045   

一場尚未發生的澳大利亞潛在罷工意外“引爆”了遠隔萬里的歐洲天然氣市場。

當地時間8月9日,雪佛龍和伍德賽德能源集團澳大利亞工廠的工人投票贊成罷工,而罷工可能會影響到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進而加劇全球對LNG的爭奪。罷工的時機以及最終是否會舉行目前尚不清楚。

受消息刺激,素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8月9日一度上漲40%,創下2022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自6月份以來首次突破40歐元/兆瓦時,也凸顯了市場對供應的緊張情緒,石油和煤炭價格也紛紛走高。

事實上,歐洲天然氣供應目前并不存在問題,但澳大利亞潛在罷工引爆了冬季供應“遠憂”。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分析師、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秦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歐洲天然氣目前其實是供給過剩的,因為儲氣庫接近蓄滿,八月還是歐洲度假季節,夏季需求本來又低。但是8月9日TTF暴漲,反映了市場的緊張情緒,擔憂歐洲今冬的天然氣短缺風險。因為儲氣庫蓄滿了也就這么多庫容,只夠歐洲國家冬季幾周或者最多兩個月的需求,如果遇上寒潮,幾天之內可能就會消耗不少儲氣量。此外,自從去年俄管道氣供給大幅下降之后,歐洲的天然氣供給高度依賴進口LNG,對于歐洲來說,任何LNG市場的風險都會被放大。

除了澳大利亞潛在罷工,空頭回補、挪威季節性維護的潛在延誤、上個月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下降、流向烏克蘭的流量增加以及高溫因素也可能都是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原因。

在秦炎看來,8月9日天然氣價格暴漲40%“有點水分”,因為有一部分漲幅是因為被逼空的投資者被迫補倉。8月份是歐洲的度假假期,市場交易量本來就低,很容易被操縱。不過這一次暴漲確實提醒了市場歐洲冬季天然氣供給的風險,會增強避險情緒,抬高TTF的價格,冬季大概率會比目前價位翻倍,漲至70歐元以上。

從種種跡象來看,能源危機或許遠未結束,供應陰霾仍將繼續籠罩歐洲。

澳大利亞潛在罷工影響幾何?

澳大利亞在全球LNG市場舉足輕重。據隆眾資訊統計,2022年全球LNG液化終端碼頭共計出口39959萬噸液化天然氣,其中澳大利亞、卡塔爾、美國依次位列LNG出口前3位,占比分別為20.15%、20.07%、19.05%,出口量分別為805萬噸、802萬噸、761萬噸,三國占據總出口量約69.7%。

具體來看,澳大利亞LNG液化終端碼頭主要面向東北亞地區出口LNG,卡塔爾LNG液化終端碼頭可向歐洲及東北亞兩大天然氣主消費地出口LNG,美國LNG液化終端碼頭則主要面向歐洲地區出口LNG。

隆眾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高鵬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雪佛龍和伍德賽德的雇員已經分別于本周二和本周三通知雇主,如果在5日內訴求沒有妥善解決,罷工最早可能于下周發生。因此本周市場的價格波動更多是消息面引起的從業者對后市的擔憂,并非實際基本面。

好消息是,罷工仍有可能避免。雪佛龍和伍德賽德能源集團8月10日雙雙表示,他們正在與工會舉行談判,以避免供應澳大利亞三個LNG工廠的海上天然氣平臺受到罷工威脅。

但澳大利亞潛在罷工如果最終發生,將對供應產生巨大沖擊。高盛分析師Samantha Dart表示,澳大利亞North West Shelf、Wheatstone和Gorgon項目可能發生罷工,這意味著全球約10%的液化天然氣產能面臨風險。如果發生罷工并影響兩個月的產量,類似于澳大利亞Prelude去年發生的情況,那么歐洲供應將收緊,并可能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在夏季剩余時間內達到至少50歐元/兆瓦時,發電廠因此可能增加煤炭用量并減少天然氣用量。如果對歐洲庫存的沖擊意味著需要石油來替代天然氣,那么2024年冬季和夏季的天然氣價格可能升至68-97歐元/兆瓦時的區間,具體取決于冬季的天氣。

盡管澳大利亞LNG液化終端碼頭主要面向東北亞地區出口,但多個地區供應都會產生沖擊。高鵬飛分析稱,若North West Shelf、Wheatstone和Gorgon三座LNG液化終端碼頭正式罷工,對東北亞地區市場沖擊較為強烈,歐洲市場暫無直接性影響,但因東北亞地區LNG供應下降,或將帶動卡塔爾及美國地區資源流入東北亞,間接影響歐洲市場LNG供應。

與此類似的是,Energy Aspects高級液化天然氣分析師Jake Horslen也認為,如果供應中斷,亞洲買家需要更大力地購買大西洋液化天然氣,以平衡澳大利亞罷工導致的任何供應短缺,這將收緊歐洲和大西洋的天然氣供應基本面,并給歐洲基準TTF荷蘭天然氣期貨帶來上行風險。

“囤氣”并非萬全之策

去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大幅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轉而進口大量LNG。數據顯示,2022年,歐盟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到1.01億噸,比2021年增長58%,這也使得歐盟成為去年全球最大的LNG買家。

歐盟預計將在11月1日前實現將其儲氣設施裝滿90%的目標。摩根士丹利預測,歐盟不僅會提前實現這一目標,而且還可能到9月初100%充滿。能源分析公司Rystad Energy也認為,歐洲將比計劃提前達到目標。根據透明度平臺GIE的數據,8月7日,歐盟國家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已裝滿了87%。

但難辦的是,歐盟儲氣設施容量有限,單純靠“囤氣”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國際能源署認為,即使歐洲的天然氣儲存庫在10月前達到接近100%的儲備,也“不能保證”未來市場不會出現緊張局面。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不僅取決于今年冬季的天氣,更包括液化天然氣進口是否充足以及全球其他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情況等因素,由于今年全球天然氣供應仍然緊張,任何計劃外中斷都可能破壞歐洲的天然氣供需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歐洲天然氣貿易商甚至已經開始在烏克蘭儲存天然氣,利用那里較低的氣價和可用的產能,不顧俄烏沖突所帶來的風險。在貿易商看來,除了在歐盟境內儲存天然氣外,在烏克蘭儲存天然氣也符合商業邏輯,這樣可以利用現在比未來交付更便宜的價格。

危機仍未結束

盡管歐洲大陸能源危機最嚴重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但今年冬天歐洲天然氣市場風險依舊存在,危機仍未結束。

在東證期貨能源與碳中和首席分析師金曉看來,歐洲天然氣市場的核心矛盾在于需求。回溯2022年下半年以來的變化,工業部門需求率先下降,因為無法將能源成本充分地傳導至終端產品上。暖冬進一步擠壓居民和商業部門的天然氣需求。由于歐洲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電力需求總量也在下降,同時新能源發力有明顯恢復,進而擠壓煤電和氣電的空間。今年二季度需求基本上已經觸底,進一步被擠壓的空間變得非常有限。歐洲供應安全問題在需求坍塌之下被掩蓋,未來很有可能會再度對市場產生擾動。

冬季歐洲或面臨更大供應風險。國際能源署警告稱,在歐洲即將到來的供暖季節之前,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果碰上寒冷的冬季,加上俄羅斯在供暖季初期全面停止向歐洲供應管道天然氣,很容易再次導致市場緊張。

整體而言,未來喜憂參半,仍充滿了不確定性。秦炎對記者分析稱,一方面,歐洲今冬天然氣的供給風險整體是可控的,歐盟加快完成儲氣目標并集中采購天然氣,歐洲工業需求復蘇也比較緩慢。但另一方面,歐洲今冬的天然氣供需非常脆弱,很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需求和供給側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像澳大利亞罷工這樣重大影響的事件,都會打破這個平衡,引發缺氣風險。這也是為什么市場如此緊張,預計接下來幾個月這種緊張情緒和氣價期貨合約暴漲的現象會比較頻繁地發生。

牛津能源研究所在七月份發布的歐洲天然氣報告中詳細分析了歐洲各行業的天然氣需求走勢和展望。今年上半年,歐洲天然氣需求下降了11%,全年預計下降6%,需求側的壓力其實并不是很大。但冬季風險仍然存在,主要取決于商業和居民行業的用氣需求,尤其是節能措施,去年的高氣價抑制了居民側的一些需求,但是今年氣價下行。此外,冬季天氣很重要,去年冬季歐洲運氣比較好,遇上了暖冬,但秦炎提醒,如果今年冬天是正常氣溫,或者更冷,那么供需壓力會比較大。

展望未來,對于亞歐市場來說,東北亞需求這個變量至關重要。金曉認為,東北亞需求疲弱才讓歐洲得以大量進口LNG補充PNG的缺口,一旦東北亞需求出現較為強勁的復蘇,那么歐洲與亞洲將爭奪有限的LNG船貨資源。預計東北亞和歐洲或在2023/2024年取暖季之前爭搶LNG,TTF和亞洲JKM天然氣價格均將趨于上漲,我們對于TTF冬季合約目標價預期為100歐元/兆瓦時。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mangren

財經視界

財經圖文

熱門推薦

金財晚報僅作為用戶獲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8- 金財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 備案號:蜀ICP備13010463號